雲端運算已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整個IT界未來的技術發展,皆與雲端運算息息相關。就以伺服器來說,不論是硬體或是軟體,在新推出的產品上都可以看到為了雲端運算做準備。

在本期封面故事──「4路伺服器採購大特輯」,我們檢視好幾臺市面上主流的產品,不難發現新一代4路伺服器在規格上有很大的突破,像是AMD平臺的伺服器,處理器核心數可以多達64個,而英特爾平臺的伺服器,記憶體容量則高達2TB。這些規格都相當驚人,尤其是在一臺尺寸4U的伺服器,能擁有這麼強大的運算量,更是讓人對4路伺服器改觀。

伺服器機箱的空間就像大都會一樣,寸土寸金,大都市為了容納更多人口,建築物就開始往上蓋,而伺服器也是如此。在英特爾新一代的伺服器平臺,為了達成2TB的超大記憶體容量,記憶體的安裝方式整個徹底改變。一般記憶體是插在主機板上,但英特爾新一代4路平臺特別設計了記憶體專用模組,這些模組是垂直插在主機板上,一整臺伺服器可以插滿8個模組,而每一個模組上則可插8條記憶體,所以整臺伺服器共有64條記憶體,若是採用單條32GB記憶體,那麼總容量就是2TB了。

相較於過去記憶體直接插在主機板上,最多只能插32條,在改變了記憶體的安裝方式之後,新平臺的記憶體容量一下子就倍增了。單機有了2TB超大記憶體,許多運算上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例如企業擴大使用虛擬化之後,直接面對的挑戰就是效能不足,而新平臺的大容量記憶體,則有助於抒解部分問題;若在過去,可能就必須採購特別機種才能解決問題,例如可額外加裝記憶體擴充模組的產品,或是刀鋒伺服器。

此外,在本次採購特輯中,我們雖然沒有測試到HP最新一代Generation 8伺服器,不過本期有一則關於HP新一代伺服器的報導,亦可看到伺服器廠商如何針對未來雲端化的需求而做準備。

據HP指出,新一代Generation 8伺服器採用特別研發的架構,考慮的是伺服器生命周期管理、動態調整負載、自動監控用電、主動式支援服務等自動化機制。

在這臺伺服器中有9百多項軟硬體配合的自動化管理機制,搭配比前一代多了1倍的感測器,透過軟硬體的自動化監控、診斷與更新等功能,可以達到伺服器自我管理的目的。這麼做一來是避免人工操作錯誤,但更重要的是透過伺服器自主管理達到高度自動化,這對於雲端服務的動態運算模式就很有幫助。

4路伺服器本來的定位就是高效能機種,所以適合一些對於效能要求較高的應用,如ERP、虛擬化應用等,而新一代4路伺服器的規格爆炸性成長,運算密度越來越高,提供更強大的運算能力,對於虛擬化、雲端運算的擴大使用,無疑是如虎添翼。

除了硬體,伺服器軟體亦朝向雲端運算靠攏。微軟即將在今年發表的Windows 8伺服器,日前正式命名為Windows Server 2012,雖然名稱看起來與目前的Windows Server 2008毫無不同,但骨子裏Windows Server 2012可是截然不同。

微軟在Windows Server 2012注入了先前開發Windows Azure雲端服務的經驗,將其打造為一個更容易與雲端服務整合的伺服器作業系統。例如檔案系統整個翻新,大家熟悉的NTFS檔案系統將走入歷史,由全新的ReFS檔案系統接棒。而非得這麼做的原因,就在於雲端運算對於運算資源的使用方式不同,雲端服務視運算資源是無窮盡的,可以無限制且彈性取用,但傳統的作業系統是針對有限的運算資源所設計,而非動態資源;所以非得改變根本的檔案系統,伺服器本機的運算資源與雲端服務的整合才能更順暢。

微軟還透露了一些Windows Server 2012的新功能,在網路、儲存、虛擬化方面,都有重大的改變,而這些都與雲端運算有很大的關係。

吳其勳/iThome電腦報周刊總編輯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