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經營決策,背後都會連帶有許多資源、財物、人力的投入。而且,當我們還沒有投入資源的時候,錢還在手上,可以悠哉遊哉地評估思考,一旦把資源資金投入案子的時候,我們很快地就被專案所制約,得不停地想辦法投入更多資源來餵飽這個案子,讓它早點開始獲利。我們也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殘酷,根據專家的統計,有80%的案子可能會面臨失敗或者表現不上不下的窘境。

把每個案子的執行動作展開,我們會看到大大小小的任務成為一個Tree(樹狀結構),大大小小的資源資金的投入也是一個Tree,可能有些分支已經確定是死路,那部分的投入就算是損失掉了。從Tree的角度來想,決策者才會比較謹慎地面對成本的問題,一個賺錢的公司,必然是有超過50%以上的員工與主管有正確成本概念的,當主管們的成本意識越明確強烈的時候,公司越能夠獲利。不過當前的競爭速度過快,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大家推演出整個Tree,然後算出最佳解決方案,就好比有時間限制的棋局,我們也只能推演出三四步之後的Tree,就必須要受迫性地下一子了。可是每踏一步,事實上不會只有一個動作,而是引發一連串的連鎖行動,所以如果我們執行了發散性的任務,後面的Tree就會一直膨脹直到無法收歛,資源耗盡卻仍找不到一條成功的路。

好的決策者可以看穿這些Tree,預見未來可以收斂的點(獲利點);有經驗的決策者,只能知道哪些路不該走,如果遇到沒有走過的路,還是得再交一次學費試誤學習才知道結果。因此,我們並不能滿足於做個有經驗的決策者,因為萬一未來遭遇到一個無法挽回的失敗,即使數十年做對了多少決策,可能一次就全部輸光。

但是要怎樣看穿背後的Tree,用最少力量直指獲利與競爭的核心呢?「先用大刀砍出一條路」是許多經營者建議的方式。具有歷史的商業交易,既有的買賣方之間的界線與切分,產業的遊戲規則,前人的經驗等等都是所謂的「大刀」,依循這些現有的切分方式,可以做到比較保險的切割,並且縮小專案執行的風險。如此可以達成「生存第一,獲利其次」的目標。

許多創業者,尤其是新興產業(例如網路業),面對的是舊有的產業秩序與新的科技工具,要能夠適當地把網路與既有的產業結合,然後發展出新的力量,所要投入的資源可能是三倍或四倍於單純只顧及既有產業的專案。以前我們常說,網路業因為新,所以沒有包袱;不過從當前的發展來看,如果單純只有網路事業,不牽涉到實體的貨物交易與運輸,網路業確實可以自由發揮,並且能夠持續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可是網路業如果與既有的產業接軌,例如電子商務,背後的Tree會因此快速膨脹,這時候還有辦法找到既定法則來當作「大刀」快速砍斷發散蔓生的資源與任務分枝嗎?

Apple當初做iPod+iTune的商業模式,或者後來的iPhone+AppStore模式,還有Amazon的電子書模式,都是連結數個產業以及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所創造出來的。這些案子所需要投入的資源異常龐大,儘管這些公司可能都有實力,但是如果失敗,或者只是浮浮沉沉不上不下,對於公司而言都會是很致命的傷害。是什麼樣的關鍵因素讓Apple與Amazon堅信自己看穿了專案背後龐大的tree而堅信自己是對的呢?尤其是在這些新模式無法適用於「切除潛在錯誤分枝」的既有知識法則的情況下,他們真的預見未來了嗎?我們有沒有辦法跟他們一樣具備能夠「預見」,並且看穿發散樹狀架構背後關鍵收斂點的能力呢?

Team的組成會是最重要的,團隊中都必須要有合適的組成份子,有些人有經驗,有些人有技術,還有行銷、談判、執行與專案的人才,所以很多成功的經營者都會說:「要找到合適的人來做,才能做成功!」人才不只是透過養成,而是要長期累積人脈,認為未來有機會共創事業的夥伴,一定要常常保持連絡才行,即使目前沒有合作,但如果能從對方的經驗與看法中學到什麼,也都是很值得的。再者,技術也必須要累積起來,並非只有高科技業有技術,物流人員的流程作業,客服中心的話術設計……等等都算是技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Know-How。

要讓事業點火起飛,我們可以從日本樂天大學校長仲山進也提出的「1.1團隊」中看到明確的做法。他認為只要積極正面地面對每一件事情,事業就會等於1.1乘以1.1……一直乘下去,很快就會加倍、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發展。可是如果遭遇困難或者團隊士氣渙散,做什麼事情都是0.9,0.9乘以0.9乘上很多次之後,就會減半甚至快速趨近於零。儘管1與0.9的水準只有0.1的差距,但是長久下來落差便很大!最好的idea不必要是主管想出來的,但是身為主管必須要隨時保持1.1的思考,任何事情只要積極正面,儘管每次只有加分一點點,隨著時間與進度的發展,要穿越發散且複雜的Tree、找出獲利競爭核心,並不見得是不可能的任務。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