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人創業最常選擇的方向是承接外包專案,因為它是最快能夠賺到現金的方式。此外,它同時也是最容易成局的一種。你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決定究竟要開發什麼、要開發的東西是否有意義、是否能受到歡迎、賺到錢。你要做的只是搞清楚客戶想要什麼,然後如期完成就是了。

人脈經營、協商技巧及財務管理,是創業的必修課
但即使這樣子的型態,還是包含了一些程式人不熟悉或沒有接觸過的工作。例如工作中會多出比以前更多與人接觸、協商的事情,你需要與客戶洽談專案、決定開發的範圍及內容、協商難以完成的需求以調整成為可接受的、協商價格及預算,而當專案進行得不如預期順利時,還得和客戶協調等。

你甚至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在人脈的經營,以便更容易地開發新客戶。如果你是業務性質工作出身的人,這些工作就不陌生,但大多數的程式人都沒有接觸或不熟悉這類工作,因此需要格外留意。

此外,技術背景出身的你,也容易忽略財務的重要性。自己創業和領薪水最大的差別,便是得思考錢究竟要從那裡來。或許剛創業之際,已經募了一筆資金可供營運一陣子,但是公司每天開門都需要用到錢,不能等到錢快燒光了才開始煩惱、擔心究竟錢要從那裡來。

建立口碑和擴展人脈是最重要的兩件事
在未創業時,程式人擔心專案一個接一個來,工作怎麼做都做不完。但是創業後,或許該煩惱的是沒有生意上門,因為沒有生意等於就沒有收入。如何持續地開發新專案呢?最重要的兩件事無非是建立口碑和擴展人脈。

建立口碑是要讓自己所完成的專案能讓客戶滿意,那麼自然就容易會有第二次的機會,或者客戶也會幫你介紹新的客戶。而擴展人脈則是讓更多人認識你和你的公司,知道你所提供的服務以及過去的經驗,這也有助於爭取更多新的生意。

當然,除了開發新的專案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專案能夠結案,這是良好營運的根本元素。

接案難以突破人力與報酬的線性關係
接外包專案相較而言是最容易起步的一種,但對創業這件事來說,它也存在一些困難。首先,它比較難「Scale Up」。承接外包專案像是賣人頭,大多數都是以人月或人天做為報價基準,這限制了獲利的可能性。

倘若你的公司有10個可以投入專案的成員,每個人月報價扣除必要的成本,都有一定比例的利潤,那麼你的可能獲利便是十乘以這個一定比例的利潤。如此一來,公司的獲利便受限於人數。

這是個不太妙的限制,因為這意謂公司必須雇用更多的人,才能夠提升總獲利。但是,當你的公司雇了更多的人時,你得找到更多的專案才能滿足他們,同時間,更多的人也代表更高的複雜度,也會提升管理上的困難。

用人頭來報價這一點很殘酷,或許人力素質高一點,所以可以收較多的錢,但是人力和報酬總是呈線性的關係,公司很難讓較少的人力發揮槓桿效應賺到更多的錢。為什麼呢?因為工作本身缺乏更多的價值,在整個體系裡頭,你和你的公司扮演的角色是讓某個軟體如期、有品質地開發出來,這並不是沒有價值,而是它的價值已經被認定是與人力投入程度的線性相關。

「靈魂」是成功的新興網站真正價值所在
但大多數的軟體真正的價值,在於這個軟體本身的精神。例如,一套協助企業流程運行的系統,它最有價值的地方往往是在於領域裡的知識,也就是系統本身要怎麼有效率地幫助企業流程進行。

又好比,許多新興的網站,它們成功的地方往往是在於一些創新的點子,它們想出了一些前所未有又絕妙的想法,吸引人們使用,最後成了這些網站之所以有價值的地方。

這些網站之所以成功,並不單只是因為它們被開發出來,而是在於它們有「靈魂」,而靈魂的所在就是價值的所在。

新興網站或許開發人員並不多,但是所創造的價值卻有可能十分驚人,而其中大多數的價值並非來自於人力開發的價值,而是來自於網站本身的意義。例如Twitter這個著名的網站,開創了微網誌(Microblogging)的創新想法,最大的價值便在於這個想法,基於這個想法創造出廣大用戶群,也從這個想法衍生出各種商業模型。

沒有人在估算Twitter的價值時,會以它花了多少人月開發做為估算的基礎。這使得Twitter得以利用發揮槓桿效應,以超越人力線性價值框架的方式,產生更多的價值。

因此,倘若你和你的公司總是扮演著協助客戶開發的角色,但想法通通都是「客戶的」,那麼就不容易脫離以人力線性估算價值的困境。

開發自有產品或網站,需做好財務規畫
除了承接委外專案之外,也有許多程式人的創業道路選擇了開發自有的產品或網站。這類的創業者多半在創業之前,便已經有了自己覺得很好的想法,希望可以透過創業來實現。

開發自有的產品或網站服務,相較於承接委外專案,在財務上需要做更多的準備。因為大多數的創業者,並不會在創業的第一天就有產品可以銷售獲利,此外,也不會有能提供服務的網站,可以開始對外營運,甚至開始有營收進帳。

不論是產品或者是網站,都會需要花費一段時間才能開發完成,因此,在創業之前,必須做好詳盡的財務計畫,並且募集足夠使用的資金。

募集資金以及財務規畫是大多程式人都不擅長的事情。不過事實上,即使非程式人出身的創業者也不容易做好。你可能會需要一筆自有的資金,或者是找到初期的投資者,由投資者投注初期所需的資金,此外,也必須計算究竟需要多少營運資金,才能滿足整體業務的規畫。

技術高超、功能強大,不代表就是好產品
關於怎麼募集資金並不在本文想要討論的範圍內,不過我想提的是,程式人出身的創業者,通常對於自己所要開發的東西太過於樂觀──不論是對於市場面或者是募集資金這件事。

技術出身的創業者有時會對產品的規畫有不少盲點,例如最常見到的錯誤,便是誤以為技術越好或功能越強的產品,就是越好的產品。所以從這個角度切入,一心一意要打造心目中覺得最棒的產品。

但是,產品必須考慮到許多面向,例如必須能夠真的為目標使用者解決某些問題,或是滿足使用者真實的需求、容易使用等,這其實是涉及到產品管理及規畫的能力。

程式人出身的創業者便容易忽略產品管理及規畫的重要性,常常會以重度使用者,甚至是工程師的立場思考產品的面貌,最後開發出來的東西,推到市場上的反應,往往與預期有很大的落差。

原始的創新想法,在推到市場之前,需要更多的包裝,以便讓它更具備市場性。因此,在構思產品時,必須重視是否真會有市場以及需求的問題,千萬別單方向從技術的角度思考產品。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