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企業而言,當面臨IT基礎架構轉換平臺的時機,往往也會面臨類似價值觀須跟著改變的衝擊。

以伺服器為例,從原本企業在機房自行管理改成放置到其他業者機房代管,甚至改用主機租賃服務,我們很快就會發現成本結構的變化——雖然管理負擔變輕了,能夠省下更多機房空間、設備電力、溫溼度環境維持費用,以及維護這些設備與環境的人力與時間,比起長期聘用專人負責設定管理維護、採購建置合適的機型,以及最終需要處理汰換、轉移等程序,相關支出可能得以精簡、趨於單純。

然而,如果企業需要對這些不在直接控管範圍內的伺服器,進行細部處理時,勢必要犧牲一些原本大家不太在意的彈性與便利性,像是:企業或廠商提供的設備規格會受到機房環境的限制,而可能無法完全滿足客戶對於特定組態配置的偏好;系統管理人員無法馬上到設備前操作,而必須跨越實體距離,可能要搭乘交通工具,或經由網路對該設備進行遠端存取,或委託業者的人員就近操作。

到了伺服器虛擬化平臺、軟體定義資料中心席捲企業IT基礎架構時,所涉及的IT服務能量調度,已不僅止於實體的伺服器、儲存系統、網路交換器等設備,而是同時夾雜經由虛擬化技術轉換而成的運算、儲存、網路資源,該如何決定各種應用系統該放在伺服器虛擬化平臺,進行系統與資源整併,或是交由獨立實體設備來承載,也成為關鍵考量。以企業自行管理機房的狀況而言,此時權衡整體IT成本的因素,還必須涵蓋到系統軟體使用授權的計價方式,因為不同廠牌、版本的伺服器虛擬化平臺、伺服器作業系統,以及使用的處理器核心數量、記憶體容量,可能影響IT支出,而為了避免過度負擔所謂的虛擬稅(vTax),企業在這些平臺執行的應用系統,勢必要進行某種程度的調整。

而隨著雲端服務、容器化的浪潮崛起,企業導入這些技術的風氣越來越盛行,從單體走向分散式、微服務等架構的應用系統越來越多,再加上這幾年經歷COVID-19疫情、烏俄戰爭衝突,企業與組織都面臨數位轉型需加速推動的沈重壓力,使得各界對於「上雲」已不再像過去那麼排斥,然而,對於實際使用雲端服務的單位而言,除了因此更快取得可用的IT環境或應用系統服務,更大的規模擴充彈性,是否會出現預期之外的成本支出,仍是大家所擔心的部分。

在7月19日舉行的2023 iThome 臺灣雲端大會,國泰世華銀行資深副總王志峰在主題演講中,提到他們將一套內部系統上雲時,就曾遇到這樣的成本衝擊與調整模式的經驗,我們的採訪主任余至浩也在後續發布的報導談及此事經過

他們起初是在公有雲服務設置一臺虛擬機器,將執行在虛擬機器的系統搬到這臺雲端虛擬機器執行,所有組態都沿用原本虛擬機器的設定,但他們後來發現這臺虛擬機器/應用系統的使用頻率並不高,每月只有一兩百次,卻要花上5萬元;後來他們決定將此系統搬回企業內部資料中心執行,並將其改寫為支援雲端原生架構的應用程式,之後再放到公有雲執行,若需要使用此系統時,才會啟動承載應用程式的雲端服務,平時沒用到就關閉、不啟動。當他們把這個系統調整成這樣的模式之後,他們觀察到相關雲端服務費用大幅縮減,相較於先前持續以整臺虛擬機器的方式執行,節省了一半以上。

上述使用經驗的分享,其實只是該場演講內容的一小段,副總只講了3分鐘,很多人可能不一定注意到,我們卻覺得這十分寶貴,相當具有啟發性。因為過去我們聽過很多公有雲業者與協力廠商積極宣傳上雲好處,也聽過系統廠商提醒大家關注上雲成本,其實並不低,雙方各執一詞。企業與組織夾在中間無所適從,卻很少聽到大家討論如何調整既有系統的使用方式,以獲得最大好處,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企業與專家現身說法,讓所有人了解興利除弊的關鍵概念與具體作為。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