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2023年的到來,許多人對於未來發展充滿許多期許,然而,我們也無法忽視2022年,甚至COVID-19疫情這三年來發生的各種重大災變事件,以及造成的各種衝擊,這些可能是我們繼續步上轉型、創新之路同樣不可或缺的動機,需要好好想清楚、制定行動方針,才能及早做好準備,因為沒人能保證同樣的事情會在多短時間之內重新上演。

首先,我們必須趕快採取行動的議題,是如何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在我們1111期封面故事《展望2023要知道的10件事》,當中提到的永續IT,以及碳排數據揭露、供應鏈盤查,都與此有關。

正如最近一些新聞媒體在展望未來時,也紛紛提及「綠天鵝」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在2020年1月,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名為《綠天鵝:處於氣候變遷時代的中央銀行業與金融穩定》,標示著氣候變遷將帶來劇烈而極致的危機,由於環境保護議題涉及社會、政治、經濟,因此,氣候危機將帶來廣泛的連鎖反應,對我們的生存造成深遠的影響。

為了減緩與避免這類風險,國際合作組織與各國政府勢必加強相關法規的制定,以及監管力道。企業、組織、個人該如何著手?我想到品質管理大師愛德華茲·戴明的名言:「It is wrong to suppose that 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 – a costly myth.」後續被大家簡化成「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或是「You Can’t Manage What You Don’t Measure.」。先從測量、盤點自身碳排放量與碳足跡著手,才能規畫有效減少的做法,以符合規範為目標,再按部就班地推展。

除了省電節能與減碳,要維護地球環境的永續、實現循環經濟,廢棄物處理也是我們無可迴避的議題,例如,減少塑膠使用、電子垃圾同樣刻不容緩,不只是能源、產業要轉型,民眾的生活與整個社會也都要轉型。

第二個重要趨勢是與資料運用有關,就像本期封面故事提到的三件事:生成式AI應用大爆發,從企業商用走入更多個人端工具;金融與醫療新一波上雲浪潮來了,本地多雲混合雲成新主流企業異質大數據管理需求大,資料治理再度熱門

這些議題呼應AI、雲端服務、大數據等當代IT顯學,許多廠商強調的資料驅動(Data Driven)、以資料為中心(Data Centric)、資料優先(Data First),確實是全球技術發展的大勢所趨。而且,我們對於資料的運用方式,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舉例來說,臺灣11月底舉行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許多人都很好奇各政黨勝選與敗選狀況,可惜的是,在政黨公開內部檢討報告摘要的新聞報導雖然提到一些可能原因,但並未看他們揭露調查統計數據可供佐證,也未看到是否運用更多資料分析以透視原因,從而驅動後續改革的策略調整。

第三個重點趨勢則是身分安全,本期封面故事提到兩個臺灣IT技術趨勢:虛擬健保卡走出醫療生態,身分驗證有新選擇政府機關加速採用FIDO,行動自然人憑證成推手

以虛擬健保卡而言,截至去年11月30日,持有者為36萬3,582人,完成虛擬健保卡系統介接測試的特約醫療院所為967家。而行動自然人憑證的部分,截至今年1月5日為止,總累積使用人次已逼近50萬。

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不斷推陳出新,要徹底發揮優勢,仍需要彼此溝通,不能輕忽人(People)、流程(Process)因素的阻礙。以去年大選同步進行的18歲修憲複決公投為例,執政黨自認「從上到下無不極力宣傳」,結果卻不如預期,顯然這樣的方法並未奏效,想要促使全民建立共識,可能比大家想像的還要困難,需要更廣泛、長期而持續的討論,除了強調這是世界潮流、臺灣不能落後,關鍵仍在於引發更多民眾去思考不合理之處,才有可能獲得更普遍的認同。

因此,對於很多事情的推動,就算很多人都認為是理所當然,如果我們想要讓更多人接受,有些環節與條件仍是不可略過的,提出更多證據、從不同層面理解其必要性,應該會是關鍵。

 相關報導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