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以來,我們陸續有機會測試到幾款8Gb/s光纖通道規格的磁碟陣列,今年我們也把握當下這個時間點,一口氣實機測試市面上的7款相關產品。

隨著更多廠商在主要產品系列上推出支援8Gb FC的設備,並且取代原有的4Gb FC設備,現在要採購8Gb FC的儲存設備已經變得沒那麼困難,而且選擇也不少,不論外商或臺灣廠商,現在對於支援這項規格的態度都顯得相當積極。

光纖通道儲存設備中,支援4Gb FC規格的產品現在占有很高的比例,但各廠商大多在新出的相關產品上已經逐漸提供8Gb FC,甚至將這規格視為標準主機介面。臺灣儲存廠商到目前為止,普安、普樺、喬鼎等廠商的光纖通道磁碟陣列,從他們公布的產品規格上都可以看到8Gb FC的蹤跡。(請見第26頁)

廠商推出8Gb/s儲存設備,那麼使用端是不是已提出需求?從政府單位所採用的共同供應契約的資訊設備採購規範,也可以看出端倪。今年的LP5-980029電腦及伺服器類,當中的儲存系統設備有4項是關於光纖通道規格的磁碟陣列,規格要求每個光纖通道傳輸速率可達2G或4G;但最近即將確定、並進入決標階段的LP5-990026電腦設備用品,在上述產品的規格已有不同的要求。

除了將FC-SATA、FC-SAS的產品區分低、中、高的等級,因而擴增到8項之多,LP5-990026對於中、高階FC-SAS磁碟陣列,以及中、高階FC-FC磁碟陣列等4項,都要求每個光纖通道傳輸速率可達8G以上。同時,這8項產品搭配的伺服器光纖通道連接卡,對傳輸速率的要求都是可達4G或8G以上,而LP5-980029只要求2G或4G以上。顯然,接下來政府機關若要採購8G光纖通道規格的磁碟陣列,可選擇的產品類型已經相當明確。

這次由技術編輯張明德所執行的7款產品測試,過程中,我們也思考到8Gb規格的普及,雖然大幅提高磁碟陣列主機端介面頻寬,但連帶也要求磁碟陣列控制器提供更高處理能力,才能跟上主機端傳輸速率的增長,因此會不會產生效能瓶頸的問題?關鍵會是硬碟的效能、介面匯流排頻寬,還是光纖通道磁碟陣列控制器的I/O處理器、硬碟控制器、光纖通道控制器?我們將有深入的架構分析與圖解。(請見32頁)

不論是這次受測的產品,或是前面我們提到的共同供應契約規格,光纖通道頻寬的擴增的確很重要,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磁碟陣列產品的後端硬碟匯流排,也提高到6Gb/s SAS,這些規格幾乎更新一代、頻寬即提高一倍,磁碟陣列控制器該怎麼善用這樣的架構,也是值得關注,我們認為應用在整合頻寬上,也許是一種當前最務實的做法,簡而言之,就是用1個8Gb埠,來因應過去需要多個4Gb埠或2Gb埠的連線需求。

經過3年,8GB規格的光纖通道產品普及已經是趨勢,不過緊接而來的是光纖通道規格下一代標準16Gb FC,最近有很明確的進展。光纖通道產業協進會(Fibre Channel Industry Association,FCIA)在9月底宣布完成16Gb FC的標準,傳輸效能上號稱能比10G乙太網路SAN快40%,相較於8Gb FC,它有2倍的性能、耗電量可再降25%,同時能相容於既有的4Gb FC與8Gb FC。此外,對於虛擬機器的每埠I/O通道也增加60%至2倍之多。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