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新加坡現場直擊】國際刑警組織(Intelpol)在今年4月14~16日首度於新加坡舉辦第一屆國際刑警大會(Intelpol World 2015),是針對國際刑警組織全球190個會員國警政相關人員所舉辦的資安技術會議,超過280間安全業者共同參與,預計每2年舉辦一次。因為臺灣不是國際刑警組織的會員國之一,此次則有刑事局資深調查員自費參加該場活動,藉此與其他會員國建立聯繫窗口。
國際刑警組織將網路犯罪偵防重心從歐洲移到亞洲
國際刑警組織是全球最大的跨國警察組織,肩負網路安全、邊境管理、城市安全以及供應鏈安全等4大功能,全球總計有190個會員國,總部設立在法國里昂。
不過,一位來自法國總部國際刑警組織專員表示,由於目前犯罪型態多變,除了需要落實全球警察跨國合作外,也越來越需要更多高科技和行動設備支援,藉此遏止各種犯罪行為,甚至收到預防犯罪之效。
在各種跨國犯罪行為中,網路犯罪是近年來危害最大、影響層面最廣的跨國犯罪行為。國際刑警組織法國總部專員表示,網路犯罪無國界,加上許多網路犯罪的攻擊來源以亞洲國家居多,為了遏止日益橫行的網路犯罪,國際刑警組織便在2014年,於新加坡成立國際刑警全球綜合性創新總部(Intelpol Global Complex for Innovation,簡稱IGCI),主要目的就是作為打擊網路犯罪的偵防中心,協助進行各種跨國性網路犯罪的調查行動,也會和各個網路與資安相關的專家合作,共同打擊網路犯罪。
國際刑警組織法國總部專員指出:「成立這樣跨國網路犯罪偵防的專責機構,這也意味著,國際刑警組織將打擊網路犯罪的重心,從原本的歐洲移往亞洲。」
不過,在新加坡設立創新總部還不夠,為了更積極獲取更新的安全技術資源以及會員國之間的合作,國際刑警全球綜合性創新總部則在今年1月初決定,將於4月中旬舉辦第一屆國際刑警大會,由國際刑警組織正式發文全球190個會員國的警政單位,共同參與此次活動。
國際刑警組織和資安公司殲滅Simda傀儡網路
打擊網路犯罪一直是國際刑警組織重要任務之一,在國際刑警大會開幕之前,該組織才和美國國土安全部、聯邦調查局,微軟、趨勢科技和卡巴斯基等三間安全公司,殲滅Simda傀儡網路(Botnet)。
Simda傀儡網路危害全球甚烈,從2009年開始,全球總計感染77萬臺電腦,使用者電腦一旦成為Simda傀儡網路的一份子,除了會將使用者的網頁重新導向到惡意網址外,也會趁機植入其他惡意程式,不僅可以遠端控制使用者電腦,也會竊取使用者銀行帳號等重要資料,每隔幾個小時都會有新的變種,降低防毒軟體的偵測效果也便於隱匿自身的行為,駭客甚至會針對特定攻擊對象,提供客製化的攻擊服務。
國際刑警組織雖然成功殲滅Simda,但這只是跨國網路犯罪偵防的第一步。根據趨勢科技核心技術市場總監Myla Pilao觀察,許多新的網路攻擊模式,都會先從北美出現概念性驗證的攻擊手法後,陸續傳播到歐洲以及亞洲,當網路犯罪已經不是新鮮事時,亞洲正面臨網路犯罪的鎖定與攻擊。
臺灣非成員國,難以共享犯罪資料庫資源
國際刑警組織表示,為了跨國偵辦各種犯罪行為,該單位提供許多第一線的犯罪資料庫供會員國使用。來自法國總部的專員私下透露,像是2014年7月發生馬來西亞航空MH17墜機事件,雖然迄今仍無法找出真正出事原因,但經過調查卻發現,當時那班馬航乘客中,有2名使用假護照的乘客成功登機,而這2名假護照資料卻早已存放在國際刑警組織的旅客遺失文件資料庫(Stolen and Lost Travel Document Database,SLTD)中。
因為馬來西亞的海關無法與國際刑警組織的犯罪資料庫資料同步連線,也就無法即時發現到使用假護照資料的乘客,「如果能夠及早發現乘客異常,或許,就不會發生馬航墜機的憾事。」該名專員說。
此次,臺灣也有刑事局資深調查員自費參加該次的活動,他表示,因為刑事局預算去年就已經完成編列,這次活動是今年初才確定,所以該單位並沒有編列相關預算,只能自費參與。他繼之指出,目前臺灣因為不是國際刑警組織的會員國,無法使用許多犯罪資料庫,也只能透過參與活動,與其他國家的警政單位建立聯繫窗口,彌補臺灣無法使用這類網路犯罪資料庫的機會。
臺灣因為政治問題無法加入國際刑警組織,在國際刑警大會結束後,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日前舉行聽證會時,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則表示,為了支持臺灣在國際執法上能有完全貢獻,建議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加入國際刑警組織與各組織互動,或是從其他機構的各項技術性計畫合作,支持臺灣在國際執法上有發揮的空間。
在國際刑警大會中甚至可以發現,許多來自阿拉伯國家的警政高層現場參觀各個攤位,聽取最新的資安趨勢簡報。
在國際刑警大會中還罕見地設立以色列專區,該國資安相關業者紛紛進駐專區,展現以色列資安業者合作態勢。
有參展廠商Gemalto展示最新的海關通關閘道系統,一旦偵測到通關者背後有人尾隨闖關時,閘門基於安全因素並不會開啟。
熱門新聞
2024-11-29
2024-12-08
2024-12-06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