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0日起,全臺2千3百萬人民、1百2十萬家企業,都將面臨電費調漲危機,台灣電力公司(台電)此次大動作調漲了20%的企業用電,堪稱為民國97年以來,漲幅最受注目的一次。

早從今年3月起,臺灣油電雙漲的消息就已傳全臺灣,經濟部4月正式宣布新的電價政策,電費在5月時將一次漲足來彌補虧損。受到新電費政策衝擊最大的企業,企業用電電費漲幅最大,平均調漲幅度近40%,影響範圍遍及全臺數百萬家企業。這個消息更是引起全臺企業與民眾怨聲連連,抗漲、凍漲等輿論要求如雪片般飛來。

迫於各界壓力,5月時,台電的電費政策急轉彎,將原訂一次漲足的作法,重新修改為三階段調漲電費。新的電價調整將依序在今年6月10日實施第一階段電價調漲,漲幅20%,而在今年12月10日實施第二階段電價調漲,漲幅同樣是20%,共依序較現有電價調漲40%電價。而後續在2013年時,台電再依當時經營狀況來決定是否執行第三階段的電費調漲。無論作法如何,隨著台電公布新電價政策,臺灣電費調漲已拍版定案,成為全臺企業不得不面對的鐵證事實。

在今年6月10日實行的第一階段新電價政策中,也依照企業用電狀況,區分為多種不同的收費機制。

台電電價計價方式與企業和民眾較相關的有兩種,一種是以電費單價乘以使用者用電總量的數值來計算的計價方式,統稱為「非時間電價」,另一種是「時間電價」,以簽約式的基本電費,再加上動態累計的流動電費,兩者電費的合計來計價。

採非時間電價者,重度用戶每度電價最多漲16.9%

「非時間電價」簡單來說就是使用者用多少瓦數的電量,就付多少錢。另外依據用途不同還區分為營業用和非營業用,單價不同。一般家庭使用非時間電價的非營用電價計價方式,而其他營業規模較小的中小型企業,則採用非時間電價的營業用電價。一般企業用電規模較小,或營業模式較為單純,多數則採用此計價方式。

此次6月10日調漲新電費之後,一般非時間電價中,330度以下的家用電價,新電價並無調漲。而針對111度到120度等超低電能使用量的用戶,新電價不增反減,夏季用電量調降最多30.5%的電價。

而企業營業用電價則從331度以上用電量開始調漲,非夏季用電331~500 度電價調漲12.5%,依照用電幅度也依序調漲,調漲最高的為每月用電度數超過1,500度的用戶,每度電費漲幅高達16.9%,從原有非夏季1度電3.97元調漲至每度4.64元,因此光是電費支出,採用這種「非時間電價」的企業每一度電就要增加0.67元的用電成本。

採時間電價者,基本電費不變,流動電費上漲

「時間電價」的計費方式,會依用電尖峰和離峰而有不同的電價。另外也採基本電費搭配流動電費的作法。以企業營業時間較長,例如主打24小時營業的便利超商,或是營業規模較大,用電需求也較大的企業,例如整棟式百貨大樓,或需要一定製造工程的傳統製造業等,通常都會使用依照用電時段來收費的時間電價。

台灣電力公司業務處費率組陳建嘉表示,而過去企業如果選用時間電價收費機制,除依照使用時段,來計算實際需繳交的價錢之外,也需依照企業平均用電,與台電簽訂基本用電費率,稱為企業用電契約容量。

舉例如果企業每月最高使用900瓩用電,就必需以此為依據向台電簽訂每月基本900瓩用電度數的用電契約,陳建嘉舉例,企業用電契約容量就如同電信費用中的最低月租費,每月都必需繳交基本的用電費用。

而除基本用電費用之外,企業用電計價還需再實際依照企業所使用的電量,區分為不同使用時段電價,來計算實際所需繳交的價錢。這部分依照企業實際使用的電費額度來計價,就稱為時間電價內的流動電價。

非夏季離峰時段電價一次調漲2成

6月10日即將實行的新電價政策中,陳建嘉表示,企業用電契約容量內的基本電費並無調漲,主要電費調幅在依照使用時段收費的企業流動電價,新電價以一般無特定電壓限制的企業用電為例,週末假日等離峰用電時段電價漲幅高達2成,原訂1度電1.42元,調漲後,非夏季離峰時段電價將調漲至1.71元。

而過去電價相對收費較高的企業尖峰時段用電,夏季每度電費從3.22元,調漲12.4%至3.62元,如以企業每月1,500度用電來看,每月就要支付5,430元的電費支出,一年下來,總電費高達6萬6千元不等,對臺灣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來說,確實一筆不小的成本支出。

百貨業新增逾3千萬元的電費支出,企業營運負擔加重

電價上漲對越大型企業,衝擊越大。掌管全臺7家營運百貨設備的太平洋SOGO百貨工務本部彭明章協理表示,原本太平洋SOGO百貨忠孝館一個月的電費約4百萬元,只佔整體營運的2%,花費比例並不算高,但改以新電價計算後,全臺7家百貨的營運電費成本總計,預計就要增加3千1百萬元的電費成本支出。

而遍布全臺24小時營業的便利超商,每年所需花費的用電量更是可觀,便利超商預估新電價調漲後,一年電費將增加7億元。而新增的電費也將交由每日營業額來補足,企業負擔十分沈重。

甚至不只臺灣電價調漲,全球各國,包括日本、韓國、香港,甚至加拿大等地區的企業,也都將面臨電費調漲問題。

例如日本去年因海嘯與核災,而陸續關閉核電廠進行整修,並在日本國內用電開始分時段進行限電措施。時至今日,日本311災情已屆滿一年,但海嘯所造成的用電減縮,依舊影響現今的日本企業。今年夏季,日本也將進行一連串的節電措施,其中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預計將調漲企業下午1點~4點的尖峰時間電價,估計調漲後電價較夜間電價高4~6倍,漲幅十分驚人。

不只日本,韓國電力公社則在去年已經兩次調整電費,但仍然不足以彌補過去4年高達8兆元的虧損,因此,韓國電力公社也繼續向韓國知識經濟部提出今年的電費調漲案。香港電力供應商之一的中華電力公司去年已經調漲了4.9%,最近中華電力公司還揚言,未來3年電費將調漲40%。

在臺灣的跨國企業,不僅要面對臺灣電價上漲,還得要因應各國電價上漲的挑戰。

雖然對不少資訊主管而言,電費不是IT部門的責任,但隨著IT機房的建置規模越大,IT設備的耗電也逐漸成為CIO不容忽視的議題,這次電價調整雖然不一定會接衝擊到IT部門,但更加強化了IT部門重視省電節費的必要。

就算企業是租用代管機房也會受到波及,有不少機房代管服務供應商,今年已有調漲服務收費的打算。例如主機代管服務廠商第一線,在今年5月就已先行調漲15~20%的代管服務費。

隨著企業e化運用的深化,企業省電,不再只是總務、設備等管理部門的事,也將成為各行各業CIO必須與企業共同面對的新問題。


相關報導請參考「電費狂漲,企業省電非做不可」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