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出了新的五大金融科技施政方向,涵蓋近20項措施。「會盡快落實法規,在市場上推出相關措施,協助臺灣金融科技發展。」彭金隆強調。
彭金隆當時表示,這五項沒有涵蓋到所有的金融科技政策,而是彙整各方意見,找出金融業現階段迫切需要的方向,包括了擴大容錯空間加大創新領域、鼓勵金融業者團體合作研發技術、探索金融科技發展機會、支持純網路金融發展,和全方位引領金融科技發展。
「鼓勵容錯是非常重要的改革方向。」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胡則華補充。從2020年的金融科技路徑圖1.0,去年的路徑圖2.0,到新主委提出的五大金融科技策略,都是由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負責推動,胡則華也是關鍵推手。她揭露了這五大金融科技施政方向更多的細節和新進展。
胡則華解釋,過往,主管機關對金融機構的可容錯空間較狹窄,金融機構對金融科技業者的態度亦然,限制了整個市場的創新發展機會。因此,金管會期望先打開自己的觀念,透過鬆綁試辦和創新實驗,來鼓勵金融業者嘗試創新,「試了之後不行,或商業模式不好,甚至是不賺錢,最後不落地也無妨。」甚至,胡則華期待,未來能邀請金融業者交流失敗經驗,促進更開放的容錯文化,「就算是失敗經驗,也是非常好的經驗,能讓其他人不重蹈覆轍。」
大幅放寬業務試辦和創新實驗範圍
五大金融科技策略中,彭金隆提出的第一項策略,是要擴大容錯空間,加大創新領域,其中一項重要措施,是大幅放寬銀證保業務試辦和創新實驗範圍。
胡則華解釋,過往試辦範圍僅限合法或處於模糊地帶的案例,即便申請案僅違反行政規則,也不能試辦。現在則是放寬限制,只要是金管會權責範圍內可調整的法規,即使違反現行規範,業者也能申請試辦。第一階段是開放公會和周邊單位的自律規範,以及金管會發布的行政規則、函釋作為試辦範圍。第二階段,則是納入金管會主政的法規命令、授權子法。
今年八月初,已有銀行業者遞出首例試辦申請,要以「財務評估模型」作為辦理無擔保授信業務的評估方式。近期,保險業者也跟上,申請試辦旅平險集體彙繳件靠專屬網頁完成身分驗證,取代傳統親簽程序。
除了放寬業務試辦範圍,彭金隆也要擴大創新實驗範圍。以往創新實驗申請條件嚴格,胡則華表示:「須要修法的案例才能申請,」並且,審核過程中,評估小組不只負責驗證個別實驗案商模和技術,還得評估新市場對金融業產生的影響。
「如何確定一個小小實驗可以放大至市場?」胡則華指出,這個疑慮,是創新實驗案件審核嚴格的主因。因為一旦通過單一實驗案,等同開放了全新的金融服務市場。由於審核過程繁冗,漸漸地,業者申請意願降低,創新實驗案件逐年減少。
彭金隆的策略是,開放不涉及修法的案例也能申請創新實驗,讓監理沙盒成為技術驗證場域。「類似背書、驗證機制,」胡則華舉例說明,未來新創業者欲推出創新服務或產品,可透過監理沙盒申請技術驗證,經評估小組審核後取得評估報告,「新創業者就能以評估報告向金融機構說明,這些服務或產品受人肯定。」
推動金融機構成立創投基金,促進金融科技業獲得資金挹注
彭金隆提出的第二項金融科技策略,是鼓勵金融業者打團體戰,除了開放金融機構能授權技術,讓小型金融機構能共享研發量能,也鼓勵業者共同投資金融科技技術和研發。這項策略不僅是針對金融機構,同時期望協助金融科技業者獲得更多資源。
臺灣金融科技公司得到的投資金額,僅占所有新創公司獲得資金的 5.2%,遠低於國際上的14%,這個數據反映出,臺灣投資者對金融科技業的投資意願較低。
「金融科技公司最大困難是資金。」胡則華解釋,這些業者主要投資者大多是傳統金融機構,常有一種「我投資你後,你的業務要提供給我用」的心態,這種「地盤」心態,導致金融科技業者難以爭取其他投資。甚至,目前臺灣能評估金融科技公司潛力的人才稀缺,更不利於金融科技業獲得資金挹注。
金管會的作法是,推動金融機構聯合成立創投基金,多家金融機構成為有限合夥人,委託專門管理公司尋找合適的金融科技公司作為投資標的,如此一來,金融科技公司不會因此被貼標,資金成長空間能擴大,又能培養評估金融科技公司潛力的相關人才。這是胡則華近期最想促成的一項計畫之一。
虛擬資產監管採自律規範先行、傳統金融業者合作實驗實體資產代幣化
五大金融科技策略中,彭金隆特別針對虛擬資產提出相關措施,包括要推動實體資產代幣化、開放金融業辦理虛擬資產保管業務,和促進VASP規範化發展。
金管會對虛擬資產的監管作法開始不一樣了。胡則華解釋,以往訂定監管法規,多由主管機關訂出監管框架,「現在則和虛擬資產業者合作訂立框架,讓產業生態圈能符合大家的需求。」例如,VASP業者採自律規範先行的監管模式,待自律規範發展成熟後,才會進一步形成VASP專法。
今年六月,集保公司和六家金融機構成立「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小組」(簡稱RWA小組),分為基金組和債券組,共同實驗相關技術和推動事宜。
胡則華解釋,實體資產代幣化跟虛擬通貨保管緊密連結,先藉由成立工作小組,讓金融機構探討實體資產代幣化所需的基礎建設和法規調整方向,再逐步開放金融業辦理虛擬資產保管業務。她進一步透露,RWA小組預計今年12月開始POC,債券組預計採用公鏈方式運作,基金組則預計採聯盟鏈形式。
放寬純網銀業務範圍與線下活動限制,還要重啟純網保申請
除了虛擬資產,彭金隆也相當關注網路金融業的發展,計畫放寬純網銀業務範圍與線下活動限制,並將重啟純網保。業界習慣將網路銀行和網路保險公司,稱為純網銀、純網保,彭金隆曾指出:「深植人心的概念是,這類公司不可以有實體,但觀察國際的網路金融業並不全然如此。」因此,他表示,未來會以客戶體驗和安全角度,來考量網路金融業的業務擴展方向,「不會硬性規定一定要在網路上完成。」甚至,也計畫未來更大幅度檢討網路金融業政策,以貼近民眾需要和市場需求。
完善資料共享、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預計年底開始試辦
彭金隆的最後一項金融科技策略,是全方位引領金融科技發展,包括要完善資料共享機制,續辦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和簡化金融數位身分驗證等措施。
針對資料共享機制,胡則華表示,金管會預計年底前發布「金融機構資料共享之資料治理指引」,作為金融機構進行資料共享的參考依據,提供不同資料對應的資料保護機制。接著,金管會將著手修改金融機間資料共享指引,逐步開放非金融機構的金融業者參與資料共享。
胡則華補充了另外一項做法,要從金融服務角度扶植創新,金管會在8月甫將「金融FIDO」更名為「金融Fast-ID」,就是為了實現這項政策。「不會只對金融業特別照顧,而是同時支持金融服務在新技術的運用和發展。」胡則華點出彭金隆主委的期望。透過金融Fast-ID,金融業能以驗證過的身分作為基礎,逐步將數位身分驗證應用擴展至其他產業,最終成為一個跨產業的數位身分驗證機制。
金管會的作法,是先藉由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讓小型金融機構能運用大型金融機構驗證過的身份,接著讓金融周邊單位適用金融Fast-ID,最後再逐步擴展至跨領域場景。例如,胡則華提到,數位部MyData平臺開始計畫要採用金融Fast-ID,這意味著,其他政府機關提供的服務,未來也能用金融Fast-ID作為身分驗證機制。時程規劃上,胡則華表示,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預計年底開始試辦,於明年六月正式運作。
這些重大政策推動,未來將由金管會增設的金融市場發展與創新處統籌辦理。胡則華提到,彭金隆主委特別叮囑,未來這個單位需要即時了解外界想法,「尤其是法規面建議,」包括專家、學者,和業者意見。
熱門新聞
2024-10-13
2024-10-13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12
2024-10-11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