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aBiz
4月買下Sigfox後,身為Sigfox技術新擁有者,新加坡及臺灣Sigfox代理商UnaBiz近日首度透露Sigfox未來發展策略,首先組織策略將會有重大改變,Sigfox公司將被註銷,只保留技術,也就是說,Sigfox這家公司將不復存在,以後Sigfox就只代表技術,將從封閉走向更開放架構。
成立12年 Sigfox公司正式走入歷史,只保留技術品牌
兩家公司在合併後,新的公司一樣叫UnaBiz,原本在法國當地的Sigfox員工,大約200多人,部分員工將融入到UnaBiz團隊,包括行銷、業務、RD等,新公司總部未來1∼2年,也可能從註冊地的新加坡遷到法國Sigfox總部。
UnaBiz臺灣總經理何承翰在接受iThome記者採訪時證實:「我們現在正在進行註銷的程序,以後Sigfox只代表技術名,百分之百由UnaBiz擁有,包含旗下兩百多項的專利。」
2010年成立的Sigfox,是以提供低功耗物聯網傳輸技術為主的一家法國IoT通訊服務商,員工最多曾經達到400多人,過去10年來,Sigfox在全球業務持續拓展,在法國、英國、日本等全球各地共有75家代理營運商,負責銷售Sigfox產品及技術。而負責臺灣銷售的Sigfox代理商就是UnaBiz。
這家公司核心技術也取作Sigfox,過去和LoRa並稱兩大LPWA(低功耗廣域網路)技術,也是主要IoT傳輸技術,其通訊網路涵蓋遍及全球75個國家及地區,估計全球1,950萬個IoT裝置皆採用Sigfox作為主要IoT通訊技術,每天更要處理7,600萬條IoT訊息發送。
在Sigfox今年初決定出售後,4月經由法院宣判,UnaBiz從9家參與競標的業者中脫穎而出,取得該公司經營權。
長遠目標,要讓Sigfox也能像LoRa一樣開放
買下Sigfox後,UnaBiz內部提出未來1∼2年短中期的規畫,何承翰表示,目前內部已有擬定SOS(Secure、Open、Scale)三大策略。首先,Secure指的是在改變公司方向及策略的同時,要穩固既有客戶、供應商及合作夥伴,讓他們都能夠安心;其次,Open則是要讓Sigfox這個技術,從以往相對封閉走向更開放的路線,使生態圈合作能夠更加緊密。最後的Scale則要以大規模物聯網應用作為未來發展目標,如水表、瓦斯表、資產追蹤等大規模應用。在推動過程中,也將持續把UnaBiz內部文化和精神帶進Sigfox中。
何承翰進一步說明,併購完Sigfox後,將走向更開放路線,第一步就是將與更多通訊技術展開合作,不論是LoRa或NB-IoT等,來提供更多元的物聯網應用服務,長遠來看,「更要讓Sigfox能像LoRa一樣開放。」他說。
不過他坦言,雖然未來Sigfox要走向開放,但也不是短期就全面開放,而是會逐步開放。他表示,未來將跟LoRa聯盟能有更多專案合作,拉近彼此關係,而不是競爭關系。
在併入UnaBiz後,雖然Sigfox公司將走入歷史,不過UnaBiz強調,Sigfox技術仍會繼續發展下去。
完成收購後,目前兩家公司正在進行組織與部門的整併,像是Sigfox的RD部門,以後將會和UnaBiz的RD部門整合,兩家網路部門也會合併,變成一個跨國虛擬團隊,業務單位也是如此。他提到,未來UnaBiz底下不會設立獨立Sigfox部門,而是完全和現有UnaBiz團隊整合在一起。
在業務面上,何承翰指出,後續將由UnaBiz直接與70多家代理營運商來談,雙方將重新擬定新合約,合約內容和程序也會簡化。
他解釋,以往Sigfox公司和各地代理商簽定合約時,不管是價格或拆帳,或是最終提供市場的售價,都太過複雜,且設有諸多限制,因此未來希望要把這部分合約加以簡化。
未來硬體製造將遷到亞洲,開放臺灣在內硬體商生產
為了減少不要的開銷,UnaBiz目前已關閉Sigfox巴黎辦公室,改租用共享空間。
在生產方面也重新規畫,要把Sigfox基站設備和相關解決方案的製造生產,從歐洲移到亞洲地區,以便降低生產成本。臺灣也在這波候選名單內,尤其UnaBiz的RD團隊就在臺灣,臺灣也有許多硬體廠,都能協助生產Sigfox相關設備。
不像過去僅由Sigfox公司指定一家業者來生產,何承翰表示,未來硬體製造遷到亞洲後,將開放給更多硬體商一起加入Sigfox設備生產,希望藉由公開競爭降低價格,讓營運商投資Sigfox技術的成本也能因此降低。
熱門新聞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6
2024-09-02
2024-09-03
2024-09-02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