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Line臺灣
Line臺灣近期預告將在明年釋出3大數位行銷新產品,分別是Line Clova涵蓋的3大AI解決方案、鎖定集團企業用戶的Line Business Manager、瞄準中小商家App開發需求的Line Mini App,今年Q4也即將在Line貼文串推出Line Voom短影音貼文,要透過這些新增功能,讓品牌主深化官方帳號與Line廣告平臺(Line Ads Platform,LAP)的行銷運用。
Line三大AI服務終於落地,整合官方帳號強化行銷運用
Line臺灣去年底就預告發佈AI解決方案Line Clova,其中包括了Chatbot、OCR與Face人臉辨識三項服務,不只能夠以獨立軟體形式販售,Line更聚焦這三大服務與官方帳號的整合應用情境,瞄準超過200萬個官方帳號持有者來推動服務,「跟Line產品深度整合,是我們初期販售的賣點之一。」Line臺灣直言,與自家API相關產品的整合,就是Line AI服務差異化優勢之一。
比如Chatbot能結合官方帳號管理後臺CMS的功能,自動以貼圖或多元訊息格式來回覆,讓對話更加生動;Chatbot也能與官方帳號API整合,從智能文字機器人,切換為真人文字或語音客服,甚至能擴展到品牌的自有媒體上,如品牌官網、部落格等,成為品牌全溝通管道的智能客服。
OCR也可以結合官方帳號的行銷活動來運用,比如品牌舉辦抽獎活動時,可以讓顧客將實體抽獎券的序號拍照、上傳官方帳號,再結合OCR自動識別序號字元,讓顧客不需要手動登打序號內容,即可參加抽獎。
Face功能,同樣能用於官方帳號的活動報名流程中,未來品牌若舉辦實體活動,報名者只要透過官方帳號,填入基本資料並上傳自己的照片,後續實體活動報到時,即可透過人臉辨識服務,識別報名照片與實際參與者是否為同一人。
官方帳號結合Face人臉辨識功能的活動報名流程。
另一大優勢,則是在技術層面上,這三大AI技術都正在針對臺灣場景在地化,比如臺灣團隊提供了40萬組對話來訓練中文NLU引擎,推動Chatbot服務落地;OCR這項服務不只支援中文,Line臺灣也建立了多種臺灣常見證件或文件的特製辨識模型,包括了臺灣的身分證、駕照、健保卡、行照、發票、車票、罰單、提款卡等;就連人臉辨識,都針對東方人的臉孔加強訓練,讓精準度再提升。
目前,這三大AI解決方案,都已經與限定品牌主展開合作測試,預計在明年4月正式推出。
瞄準多品牌經營集團,新推跨官方帳號顧客資料整合服務
此次發布上,Line臺灣也揭露了一項瞄準多品牌集團企業的服務,稱為Line Business Manager,這項服務要讓集團企業在符合個資法規的前提下,交互運用旗下各品牌採用Line服務所累積的顧客數據。Line臺灣企業解決方案事業部策略企劃資深總監許嘉真指出,這項服務除了打通官方帳號、LAP與促銷活動解決方案(Line Sales Promotions),讓數據可在三個平臺中互相串連,更關鍵的功能,是讓同集團不同品牌,所持有的官方帳號與LAP累積的顧客數據,更容易交互分享運用。
許嘉真解釋,大多擁有多個品牌的集團,會透過自身的CDP或CRM來整合不同品牌的顧客資料,並進一步用於跨品牌的廣告行銷,但這些數據的整合運用,過去得靠品牌自己媒合用戶資料,來進行行銷操作。
為了讓集團可以更直接媒合不同品牌的用戶數據,Line推出Business Manager功能,讓跨品牌的數據媒合更便利,比如同集團A品牌與B品牌在廣告投放上的受眾類型相似,透過Business Manager,當A品牌在LAP上投放廣告時,除了能將自家官方帳號的用戶打包,匯入LAP平臺作為目標受眾,未來也能將B品牌官方帳號用戶打包匯入,相互媒合後,作為廣告投放之用;反之,若兩品牌的受眾類型不相似,也能在A品牌投放廣告時,把B品牌用戶打包從A品牌用戶中排除,再將剩下的用戶用於廣告投放。
Line新推瞄準多品牌集團企業的服務Business Manager,這項服務要讓集團企業在符合個資法規的前提下,交互運用旗下各品牌採用Line服務所累積的用戶數據,包括Line官方帳號、廣告帳號等數據均能交互運用。
許嘉真也強調,Line臺灣目前正在與品牌合作試驗這項功能,明年產品正式上市前,會進一步釋出同集團跨品牌數據運用規範,「我們會進一步釐清,什麼狀況下可以使用數據、什麼狀況下不行,」以確保跨品牌的數據運用符合臺灣法規及Line的個資政策,「一定會在取得用戶同意、符合個資法規範的情況下實施。」
現階段,Business Manager這項服務已經整合了Line廣告解決方案的所有資料,包含官方帳號、Beacon、Mini App等,並能與客戶第一方資料包括CRM、Web與App資料串連,未來更要整合Line家族服務資料與第三方資料,實現數據完全整合的目標。
Line小程式開發平臺Mini App正式進軍臺灣
Line這次也將去年已於日本推出的OMO解決方案Line Mini App,正式帶進臺灣。為了確保應用情境與流程的順暢性,目前仍採審核制度,僅申請並通過審核的企業能夠使用該服務,預計在明年初才會正式推出。
Mini App是Line日本在2019年就發布的一項產品,這是基於Line的Web應用程式平臺,鎖定中小規模商家的應用程式開發需求,讓商家不必從頭開發一個App或網頁,只要透過Line就能開發簡易的Web應用程式,直接在Line上提供如點餐、發送優惠券、辦會員等服務,目標要將實體購物的顧客導流到Line官方帳號,實現OMO服務串連。
比如手搖飲料連鎖品牌迷客夏,就打造了一個線上點餐程式,讓消費者在實體店掃QRCode,能開啟基於Line的線上點餐服務,完成點餐後,還能由這項Mini App服務官方帳號,提供對應的通知訊息,比如消費收據訊息,讓消費者能依據通知在實體店取餐。運用這項服務,迷客夏新好友數增加了5.4倍,封鎖率也僅有5~8%。
又或是日本生活用品連鎖品牌3Coins,則是以Mini App打造了掃描QRCode就能加入會員的流程,讓消費者不必如過去下載應用程式、填寫資料,能直接在掃描QRCode之後,從官方帳號認證用戶身份來加入會員,將原先要3~4分鐘的流程縮短到5秒,現在更已經有8成以上的新客都是透過這個做法來快速成為會員。
而Line 2018年就已經在臺推出了類似的Web應用程式平臺,稱為Line LIFF App(Front-end Framework),同樣讓中小企業商家,能在Line上開發簡易的Web應用程式,來打造多元行銷應用,比如抽獎、瀏覽網頁、發紅包等,這項服務上線至今,許多品牌都已用來打造相關應用。Line臺灣指出,Mini App可視為LIFF App的延伸,兩者都需要在Line中整合LIFF軟體套件,才能進行應用程式開發。
雖然都是Line提供的應用程式開發服務,Mini App與LIFF App的一大不同之處,在於Mini App更強調從外部環境連入Line來呼叫服務,比如透過QRCode掃碼,串連線上線下流程,LIFF App則大多從品牌官方帳號中開啟應用程式URL,來使用相關服務;另一大不同之處,則是Mini App擁有服務訊息聊天室的功能,所有透過Mini App開發的服務,都會從這個聊天室來發送通知,比如迷客夏回傳的消費收據,就會從該聊天室回覆。
由於要打造Mini App服務,需要程式開發的能力,Line臺灣企業解決方案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王俞蓉也表示,有意願採用的商家,可以先尋求Line技術合作夥伴的支援,在共同討論合適的服務場景與流程後,並經Line臺灣審核通過,再投入開發。而這些多元的服務場景,未來也能在Mini App應用更加成熟後,加速複製到其他品牌與產業中。
預計Q4改版貼文串,新推短影音創作社群平臺
最後,面對短影音當道,Line臺灣預計在今年Q4改版既有的貼文串,推出影音創作社群平臺Line Voom,讓用戶在發布原有的圖文內容之外,還能夠發布15~20秒的影音內容;而對品牌主來說,則多了一種廣告內容形式,未來能自製短影音來作為廣告素材,再透過LAP進行即時競價與廣告投遞,以觸及Line臺灣用戶群。
2021/11/25 更正啟事:文中原先提及,針對Line Clova三大AI技術已經完成在地化的說明有誤,Line臺灣來信指出,三大AI技術尚未完成在地化,目前仍在開發中。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08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