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將台新顧客引導到策略夥伴的場景中消費,與他們共享顧客,將來希望透過這個平臺來服務這些策略夥伴的所有客戶,進而服務到全臺灣的民眾。」台新金控吳東亮董事長在8月初一場記者會上,一段話清楚勾勒出台新金控旗下台新銀行如何打造金融生態圈的戰略核心。

最近幾年以Richart數位銀行搶下百萬用戶的台新,在這場記者會中大動作推出了一個要合支付、點數使用、生活優惠及金融服務的一站式生活服務Richart Life App平台,來建立一個新的金融生活生態圈。新推出的這支App先鎖定700萬台新信用卡顧客,來提供跨場景錢包支付,還要串聯商戶的點數,彙整各產業的生活優惠。

台新一口氣找來22家合作夥伴,涵蓋了跨百貨、零售、網購、電信到交通業的董事長、總經理來站臺,大秀自己的生態圈整合實力,也展現出這生態圈想要觸及的生活領域。未來,台新要再500家咖啡館、3千多家超商、5千臺共享機車、2萬臺小黃上提供點數折抵。更要把現有台新70億的點數導入這個生態圈中,也與大型百貨、網路電商、點數平臺合作,目前先做到在單一App上看到各店家的點數,下一接階段的目標是實現跨店家的點數兌換,或是以台新點數作為中介來跨店交換。

在生態圈經營策略上,台新希望能將Richart品牌在數位銀行的成功經驗,整組移植到新的生活App。從過去先行者的優勢中,台新花了很多研究顧客分析,也發現不能走高利優惠的路,得回到App的豐富度才行。

「目標是成為使用者每天都會打開的那一支App,」台新銀行總經理尚瑞強表示,滿足日常生活的金融需求和生活需求,顧客就不會打開其他App。如此一來,「我們與顧客的接觸點更多、接觸機會更緊密。對台新最大的好處就是獲客。」

尚瑞強這個說明,揭露了台新的生態圈策略就是,要把銀行變成平臺的發展模式(Bank as a Platform),在這個平臺上滿足顧客所有需求。他透露,短期目標是年底前完成所有功能和整合產品的建置,目前已有10家生活服務整合到台新的新App平臺,還有10~20個商戶的服務會陸續整合,但他認為還不夠,要繼續增加更多店家的服務。第二個目標則是年底前完成點數平臺,先讓台新的點數,可以到合作店家的場景中服務對方的會員,也增加台新接觸潛在會員的機會。

為何要打造這樣的生態圈?「任何創新最終還是要回到獲利,沒有獲利撐不了太久。」尚瑞強坦言,就算台新本來有幾百萬個顧客,在普惠金融的趨勢下,銀行利潤非常低,必須靠積少成多,累積到非常大量的規模。

過去很多銀行作業大量仰賴人工,成本很高,現在的技術做到高度自動化,甚至靠AI發展智能化的作業,儘管初期建置投資較多,原本台新在數位金融每年會提撥相當於損益1%的資源來投資,今年為了推動新的Richart Life會增加提撥投資的百分比,用於建立跟所有廠商的串接,各種工具的連結,以及點數兌換所需的行銷費用等。

另外,儘管第一波加入生態圈的對象,大多是數位能力較高的大型企業,但台新自行開發了多種支付模組服務,例如pay+支付模組可以在商家App中提供會員電子錢包的功能,或是One碼平臺能支援中小型商戶的收款App。甚至,台新設有一個專攻微型商店的團隊,一家家洽談合作,已經將台新支付機制帶入臺灣幾大夜市中。

尚瑞強認為,任何數位平臺,直接要在顧客本身的交易中,賺到錢很難,一定是客戶進來,黏著度變高了,到了後期,多元使用你的各種平臺,商品往來多了,平臺就會開始獲利。「只要建立規模,就會開始進入大量生財的階段。」

「透過API串接,讓店家服務來串接金融服務,台新就可能得到獲客的機會。」台新要先透過這個生態系架構,來服務其他生態系夥伴的客戶,下一步就是希望對方的客戶回頭來使用台新的金融商品,尚瑞強解釋,透過資訊蒐集,大數據分析,台新後續可以從金融商品角度,或是其他服務角度來提供服務給這些顧客。

不過,要打造這種一站夠足的金融生態圈平臺,技術上也是很大的挑戰,台新金控資訊長孫一仕表示,過去銀行與店家的串接是一對一,各自串聯,但是這個平臺可以做到多對多的串接,生態圈成員的家數和廣度,是API很大的挑戰。

也因此,台新採用了各種網路公司常用的新興技術,來打造這個生態圈平臺,如容器技術、微服務架構,「就是為提高擴充能力」。孫一仕解釋,未來最大的挑站是規模的預測和調度,尤其點數交換功能必須做到即時交易,更會是系統最大的壓力。目前台新先採用各種新技術和架構,再以現有用量所推測的規模來建置系統容量,等生意規模變大之後,需要擴充時就會比較快。

「從銀行獲客角度,我願意讓利,在不虧損的情況下,台新可以讓利,甚至把點數平臺提供給強勢通路使用,來擴大點數交換的規模。」尚瑞強表示,靠大量交易累積的獲利不會太多,長期來看,若能跟所有產業合作,了解客戶在不同地方消費的過程或行為,就更能知道,那些客戶適合發展財富管理業務,融資業務,或鼓勵信用卡消費。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