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放寬通訊診療適用對象,允許居家檢疫和隔離民眾透過視訊看診,甚至取藥。臺北榮總二月加入當地衛生局通訊診療指定機構,以自家平臺提供掛號和視訊看診服務,不須任何手機號碼,來保障醫病隱私。

圖片來源: 

臺北榮總

今年初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急遽升溫,政府不只祭出居家檢疫和隔離手段,還特地在二月發出函釋、放寬通訊診療適用範圍,讓居家檢疫和隔離者可透過視訊看病、拿藥,不只照護就醫需求,也降低民眾於居家檢疫或隔離期間內,為了就醫而擅自離開規定場域的問題。

這個做法,也大幅降低第一線接送人員、醫護人員的風險。根據健保署統計,截至五月中,加入衛生局指定通訊診療的醫院,就有4,002家,而自二月啟動以來,已有641次使用人次。也就是說,這套通訊診療措施,成功擋下了至少641次的高風險接觸。

針對檢疫隔離就醫需求,衛福部決定放寬遠距診療限制

自一月底啟動居家檢疫和隔離以來,二月份居家隔離和檢疫人數累計近3萬人。這些民眾在檢疫或隔離期間,難免出現身體不適、需要就醫的情況,但過去各縣市並未有統一的做法,導致民眾就醫有所困難。後來,衛福部決定放寬遠距醫療的適用對象來分流。

原本,通訊診療法規適用對象,只限於診療境外病人、剛出院病人,且無法開藥、無健保給付。因此,衛福部先放寬法規適用範圍,在2月10日(第1091660661號函釋)和19日(第1091661115號函釋)發出兩次函釋,將居家隔離和檢疫民眾的就醫需求,擴大列入通訊診療的適用範圍,讓醫生可在醫院透過電腦、手機或平板上的視訊,來進行診療,開藥給居家檢疫或隔離的民眾,甚至,連初診病患都可以適用。居家檢疫或隔離民眾透過所在地市政府衛生局轉介,可與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遠距視訊診療。

不過,不是每一家醫院都可以自行提供遠距診療,而由各縣市衛生局把關,列出可診療的指定機構。另外,衛福部還是有提出了一些要求,來確保遠距醫療的品質。例如進行過程中,醫生的位置必須在醫院中進行,以確保病患隱私,而且要再病歷上註明是採通訊方式進行診療,而醫事人員執行通訊診療的醫囑時,還要同時保存執行紀錄和病歷。

臺北榮總分5步驟實施遠距診療

我們也特別找來2月就加入臺北市衛生局指定通訊診療機構的臺北榮總,從第一線的角度來分享實際執行這次遠距診療政策的情況。

遠距診療執行流程,大致分為五個步驟。首先,居家檢疫或隔離民眾有就醫需求時,可撥打當地衛生局專線,只要符合無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或是慢性病患者,就能進行通訊診療。

接著,衛生局會轉介民眾至通訊診療機構,比如臺北榮總。之後,醫院專員會詢問病情、約定診療時間,並完成掛號。對臺北榮總來說,這套讓民眾線上掛號的系統,是以去年自行開發的一套通訊診療掛號平臺和通訊診療系統為基礎,另外民眾可透過手機專用App來操作。

掛號完成後,系統會發送簡訊給醫生和病人,包括診療日期和一次性視訊的網址連結,讓雙方在應診當天開啟,不洩漏任一方手機號碼。但是,臺北榮總醫企部主任李偉強指出,在視訊當天,家屬或代理人還需攜病人健保卡到診間候診,「這樣才能開藥。」


以臺北榮總遠距診療作法為例,完成通訊診療掛號後,系統會發送簡訊通知醫生與患者,包含診療日期和視訊網址。

看診後,院方會製作病歷、開藥,同時附上相關證明影本。最後,家屬或代理人還須至醫院刷健保卡,來繳費、領藥,整個遠距醫療就算完成了。

李偉強指出,通訊診療開放以來,臺北榮總每周約有1至2例使用案例,以慢性患者居多。另一方面,他也表示,臺北榮總自去年投入分級醫療,提供視訊看診服務給離島、偏遠地區的民眾,以及不便到醫院的患者。臺北榮總便將過去打下的基礎,運用於居家檢疫隔離的遠距醫療上。

這次為因應疫情,衛福部擴大通訊診療對象,不過,不同縣市醫院對於提供遠距診療的作法也不盡相同,有些縣市則提供統一的視訊App,而有些縣市的醫院則直接使用民眾手機上App的視訊功能,例如Line視訊來進行診療。

儘管這兩次函釋是為了因應武漢肺炎疫情而放寬適用對象,不過,目前,衛福部也沒有明確訂定出擴大適用的終止期限,這也意味著,遠距診療將成為4千多家指定醫院,越來越熟悉的例行診療模式之一,無形中也擴大了遠距診療的實施經驗,讓各地更多臺灣醫院和醫生,更熟悉這個新模式。日後若要主管機關有意放寬成常態作法,醫院也能更順利的銜接。文⊙王若樸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