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消費者,有很大的自主權。」華南銀行副總經理許柏林坦言,連他自己都近20年沒有親自到銀行臨櫃提款,直接使用全臺到處都有的ATM或直接透過線上網銀轉帳。在數位金融的新世界,消費者不一定非要找知名銀行,或分行數量多的銀行。所以,「銀行得從四個角度來思考數位轉型,包括了通路、產品、行銷和異業結盟,華南也從這四項來思考數位通路的策略。」
例如在通路面,銀行得考慮如何更方便,產品上則是要不斷追求更好,行銷面則著重如何跟顧客對話,而最後一項異業結盟,關鍵就是得擁抱Open Banking趨勢。
尤其在數位金融來臨的浪潮下,銀行通路的改變最明顯。,根據華南銀行自己的數據,2016年底,顧客在ATM上的交易量遠大於網銀,手機行動銀行的交易量,更是遠遠落後於網路銀行和ATM,但是到了2017年第三季,個人行動銀行交易規模,開始超越ATM,2018年第一季更是出現黃金交叉,華南行動銀行交易量不只超越了網路銀行持續成長,網銀的用量也在這階段開始下滑。
他解釋,以前傳統銀行帳戶的優勢正是分行的通路,顧客所有活動大多得到銀行櫃臺,分行數量決定了顧客的方便性,但是未來的通路不是實體分行,「如何讓顧客感受到便利的關鍵,取決於銀行可以到多少地方來提供服務。」
尤其未來即將來臨的Bank 4.0趨勢是,金融服務無所不在,銀行希望顧客的所有的活動,都可以跟銀行往來,「要和各種生態圈串接的關鍵就是API。」許柏林指出。
過去,華南銀行已推出不少專用API來和不同的顧客串接,包括了消費扣款業務、全國繳費業務、微信支付業務、基金投資業務、或是與證券業串接的餘額、圈存、明細等,另外還有線上授權約定、帳單等多種API。不只與其他金融業者串接,還包括零售業者、便利商店、電信業者等。
許柏林指出,銀行擁有的顧客資料其實只有片段,因為金流與資訊流的運作常常是斷開的形式,但是,若透過API異業串接後,對銀行而言,有一個好處是,可以掌握更多顧客的資訊。而且串接的合作廠商越多,顧客更會覺得這家銀行就越方便。
另外,他認為,這些現有API所串接的應用,大多是集中式、單點式的應用,到了開放銀行之後,Open API可以發展成全面性的應用。「要走入金融無所不在的境界,得透過標準、安全的方式,來跟各行各業連結。」
不過,現在銀行的API欠缺了一套標準,所以,他坦言,銀行只能自己挑選大型、安全措施完善的TSP業者來串接。在API技術上,許柏林評估,這不是最難的事,法規面才是最大的挑戰,尤其目前臺灣在開放銀行的法規要求上不夠明確,還沒有一套清楚的遊戲規則可遵循。
舉例來說,目前銀行將資料提供給TSP業者之後,銀行跟TSP的關係該如何界定?許柏林指出,若是委外關係,銀行得負責TSP業者的資安水準跟資料管理。未來一旦發生個資外洩事件,消費者先對銀行求償,再由銀行與TSP分攤。所以,過去的作法上,銀行先對有意想要串接API的業者進行資格篩選,「只有具備足夠資安能力的大型業者才能獲得合作。」他強調。
發展Open API上,華南的策略是務實挑選釋出的API,許柏林用抓粽子頭來形容華南的策略,抓住一個主要環節,就能帶出後續一大串機會的作法。例如銀行薪資帳戶、證券帳戶,都是有機會發展成一整套衍生服務的粽子頭。或像是與大型企業的數位服務串連,就有機會進一步串連到這些大企業的客群,發展出類似供應鏈金融的服務。
開放銀行技術面和法規面仍有不少挑戰待克服
在技術面目前最大的挑戰是「客戶確認」。過去客戶會親自到分行櫃臺,透過真人直接確認,而現在則是透過第三方業者TSP來告訴銀行,他們獲得了客戶的授權。可是,許柏林表示:「技術上,如何知道這樣的授權有效、合理?」這是第二階段要解決的技術課題。
尤其在Open API上,更大的挑戰是異業整合,在法規上還有幾個議題需要處理。許柏林指出,第一,客戶同意的表示,如何合規?而且,客戶確認要如何達到有效性?據他觀察新加坡或澳洲的作法,主管機關訂定了一套「同意表示」的明確規範,就有助於業者採用。
另一個法規議題也是多數銀行都在意的責任分攤問題。發生資料外洩事件後,誰負責?責任如何分攤?
許柏林坦言,銀行沒辦法單靠委外關係或契約,要求對方做到像銀行內部系統那樣等級的安全設計,過去的作法是,除了篩選合作對象之外,也會在契約上約定各自負責,顧客資料離開銀行後的責任,各自分攤。
「當開放銀行將API串接的資格,放寬到一般客戶跟TSP,銀行風險可能會大大的提高。」就算是找來會計師對TSP進行查核,也很難控制銀行得面對的風險。例如螢幕拍照外洩的防範難度就很高。
準備改造十年IT老架構,開始打造微服務中臺
不過,與其等到法規面完善了才開始準備,華南銀行自己早就先開始因應未來可能的Open Banking應用需求,兩個改善自身IT體質的作法,一是擁抱雲端技術,第二是調整銀行核心業務的系統架構。目前華南也計畫擁抱微服務架構,幾個月前,展開了銀行中臺系統的大改造。
許柏林比喻,過去的應用系統是大型單體應用,要跨大服務容量,得複製全套系統來建立新主機才行,但是改用微服務架構後,可以針對其中一項功能性服務來進行擴充。
就像是過去為了提高產能,得複製整條生產線才行,可是一條生產線上有不同的裝配工作、組裝任務或運輸任務,若只是需要大量的組裝任務,在微服務的新架構下,只需要增加組裝部門的人手就好,不用整條生產線複製一套。
同樣的概念,可以運用到金融服務上,如果今天有一項活動,需要大量的轉帳交易,就可以直接擴充負責轉帳交易的那一組微服務,來滿足臨時暴增的需求。不過,華南銀行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這個中臺架構大改造。但是,許柏林認為,數位金融的時代來了,各家銀行也都逐漸走向這種可以因應不同需求的新架構。尤其,「前端需求越來越多元,不同時間點的需求也不同,銀行需要一套更容易調度資源的新架構。」
數位金融和IT共組敏捷團隊,不用最新技術但求應用快速上市
在組織面上,華南銀行從400人的IT團隊中,指派一個百人團隊來配合數金部門的開發需求,Open API就是這個數金和IT聯隊共同負責的任務之一。另外,華南銀行也開始擁抱敏捷開發,「尤其是面對消費者、大環境變動快的數金部門,全面擁抱敏捷。」許柏林指出,華南數金部門目前約40人,採取1 比1的作法,搭配另一組40人的IT團隊,組成一個80人的敏捷團隊,另有60人負責基礎架構的維運。
華南在新技術的採用腳步上,「不一定在第一時間擁抱新科技,而是先觀察技術的成熟性,有實際應用出現後,才會考慮。」但是,許柏林的秘訣是「技術上等待成熟技術,而應用就要走在前面。」
所以,對許柏林旗下的數金團隊而言,他們不是在技術上求最快,而要在金融應用上比速度,找出對的應用和別人還沒想到的應用。「這就是數金業務團隊真正的價值,要有執行力和規畫力,從應變的角度來思考。」
「有些事,做了不一定成功,只是有點機會,但你不做,會損失更多。」許柏林強調,Open Banking浪潮就是這樣的趨勢,若銀行不願意合作,或抵制這個趨勢,在客戶心中的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小。
熱門新聞
2024-09-06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