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全球有九百多個ICO(首次代幣發行),其中有46%是失敗的,」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陳凱迪表示,但對全球加密貨幣的資產規模相對傳統金融機構而言,還不到0.5%。所以,對於這類加密貨幣而言,除了是新的集資手段外,以及是一種可信任的數位投資機制外,某種程度上,現有的法律規範仍不足,還有法遵調適的空間;其他所衍生的議題還包括詐騙洗錢以及投資人保護等議題。
加密貨幣總類與募資規模持續增加,企業有意導入公鏈
陳凱迪援引CoinMarketCap和Elementus的統計資料指出,全球加密貨幣的總數,從2014年上半年的336種,到2017年上半年871種,貨幣總數增加1.5倍,但到了2017年下半年,貨幣總數暴增1,249種,相較2014年上半年成長2.7倍,相較2017年上半年成長43%,都可以證明,數位加密貨幣的總類還在持續增加之中。
此外,陳凱迪表示,加密貨幣也是另外一種新型態的募資工具,根據CoinMarketCap和Elementus數據也可以觀察到,2014年上半年加密貨幣募資金額達8百萬美元,但到了2017年上半年,募資金額達10.85億美元,成長近135倍之多;但到2017年下半年,加密貨幣募資金額高達63.91億美元,比2014年上半年成長將近800倍;若與2017年上半年相比,也成長將近5倍。
若以整個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系統發行的過程來看,陳凱迪表示,目前企業對於導入區塊鏈的應用,以導入公有鏈比私有鏈或是聯盟鏈更容易。
他指出,區塊鏈剛開始是作為純粹的貨幣系統之用,只有單純的數字,也就是比特幣1.0(Bitcoin 1.0),過去發展將近10年,已經達商用階段,但因為市場規模受限於技術門檻、波動風險、監管態度,以至於市場普及度低、集中度高。
但慢慢的,區塊鏈發展到內容存證之用,陳凱迪表示,主要是作為服務憑證的一環,發展將近5年,主要是以太坊推出的技術,可以保存文字記錄並不可竄改,此時的加密貨幣生態是處於技術相對成熟,但法規仍在萌芽的階段。在2017年迅速崛起,成為個各產業募集資金、行銷推廣的新興手段。他也說,此時的發幣是為了可以用在平臺服務上,程式碼要結合服務系統才行。
區塊鏈後來則發展到具備智能合約的功能,相關的程式碼都不可以竄改,發展近2年,可以作為股債憑證,演變成一種更直接的募資工具。但陳凱迪說,因為受限於各國法規,這種數位貨幣發行也遇到較多的管制,普及率也較低。
電商平臺透過發行區塊鏈代幣,解決複雜金流與供應商管理問題
在很多區塊鏈的應用中,陳凱迪指出,像是有新創業者就透過發行電商區塊鏈代幣,顛覆傳統電商的服務型態。
他進一步解釋,傳統電商面對的產業現況包括:多仰賴銀行與金流整合公司,以支付平臺收付;以及客戶資料掌握在電商平臺業者手中。
但他說,電商業者在面對金流費用名目多、價格貴,以及多方對帳成本高且費時,加上品牌商要求更清楚的客戶輪廓以及行銷自主化的情況下,電商區塊鏈新創公司INS Ecosystem則針對痛處著手,首先,結合區塊鏈打造替代性金流系統,將金流服務做到集中化,也降低金流成本並增加效率,另外,結合區塊鏈分散式資料保存的技術,在取得客戶同意下,電商平臺業者和品牌商可以即時共享客戶資料。
陳凱迪表示,INS Ecosystem提供食品、雜貨、個人健康和居家清潔等用品項目,消費者如果使用INS代幣結帳,則享有4%的折扣,對消費者有利多,會吸引消費者使用INS代幣消費。當INS代幣使用可以普及時,接下來就要解決電商平臺面對的傳統金流問題。
目前電商平臺的支付流程,至少超過10個不同交易結算步驟以及最多15個支付閘道,結算程序長達7天~10天,也造成品牌商金流週轉效率低落,消費者退款緩慢等問題。不過,陳凱迪指出,當使用區塊鏈技術打造的INS代幣後,不僅可以減少交易費,品牌商與消費者之間的金流關卡,更縮短到5道流程以內,並且透過智能合約方式,更簡易的處理帳務資訊,提升金流處理的正確性。
消費者與INS電商平臺建立關係,用法幣購買INS代幣,消費者將代幣存入INS個人帳戶;透過智能合約的方式,將INS個人帳戶費用,存入INS品牌商商用帳戶;而INS品牌商商用帳戶可以提取資金後,法幣存入銀行中,INS代幣則透過區塊鏈記錄在相關帳戶中。陳凱迪表示,這中間的交易過程的資訊流,都會被交易雙方和INS平臺保留,而金流款項就可以直接存入品牌商帳戶。
電商平臺透過發行區塊鏈代幣解決金流交易的問題後,也進一步用區塊鏈解決供應鏈管理問題。他表示,傳統供應鏈各方資訊不容易互通,加上交易流程繁瑣、處理時間過長等問題,以及遇到消費糾紛時,也會因為轉介時間過長,導致消費者滿意度及消費意願下降;再者,以往電商的集中化平臺會儲存大量消費者資訊,品牌商難以掌握消費者資訊外,也隱含當系統故障時,容易導致許多交易爭議的風險。
因此,INS電商平臺與品牌商透過區塊鏈技術,以共同營運節點的方式來分享客戶資料系統,有助於品牌商掌握顧客資訊,進行規畫定價策略與行銷方案。在這個INS平臺模式下,所有的資訊可以即時安全共享外,也可以減少資訊流通時間,進而提升效率。
區塊鏈公有鏈應用早於私有鏈,金融保險是應用先驅
陳凱迪表示,區塊鏈在企業市場應用不成熟,主要的原因在於:缺乏技術、缺乏監管、缺乏國際共識等共通標準,以及區塊鏈應用與聯盟規模化仍具有很高風險,加上因為認知程度、人才招募以及組織結構等組織準備不易等因素,都成為企業在區塊鏈私有鏈應用與普及推廣上面臨的共通難題。
因此,他認為,目前區塊鏈企業應用發展,專注在特定垂直領域,擴展的程度有限,普及需要5年~10年的時間,但現在已經有一些先進使用者,逐漸開始從PoC(概念驗證)階段,進一步推展到Pilot(先導應用)階段。
若以各個垂直領域來看,陳凱迪說,金融保險領域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是屬於領先的產業應用;崛起中的垂直領域則包括:電信服務、物流運輸和公共事業;萌芽中的垂直領域應用則有製造工業、零售批發以及醫療服務等產業。
他指出,若將區塊鏈應用分成鏈市、幣圈和礦場等三類,鏈市目前以公有鏈代幣強勢崛起,代幣成為當前產業區塊鏈的應用新寵,具有市場紅利且便於財務操作與行銷推廣;但私有鏈的商用市場,因為缺乏監管標準化、規模化以及企業組織結構變革等政治性因素,整體發展仍是漫漫長路。
至於幣圈的發展,他說:「幣圈一日、人間一年」可以證明幣圈發展迅速,但卻也產生種種亂象,包括詐騙、權責不等的募資與交易活動,已經觸及監管機關的底線,加上全新的經濟生態監管需要時間調適,需要有良好的市場監理機制後,才可以吸引傳統資金加入幣圈;另外,2017年市場榮景引發業者爭先恐後加入加密貨幣交易市場,形成另類的市場新紅海。
而挖礦市場也因為區塊鏈共識機制逐漸成熟,以往高耗能的挖礦機制將會逐漸淘汰,業者布局則會考量監管,傳統資金入市進程(與幣價相關),以及「新主流共識機制比例」,作為投入相關市場的參考。
熱門新聞
2024-10-14
2024-10-13
2024-10-13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