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競爭激烈的企業IT市場中突出自我,廠商們的新概念與新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新技術名詞也層出不窮,各自都宣稱自己代表了未來趨勢,但也讓人無所適從,難以辨別哪些確實是有前景的新興技術,哪些只是一時的炒作。

面對這種情況,市調研究機構Gartner定期發表的《儲存技術發展循環(Hype Cycle for Storage Technologies)》報告,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訊息,可以讓我們迅速總攬了解新興儲存技術的發展情況,幫助確認未來關注與投資的方向。

Gartner這份報告包含兩大部份,一為新興技術的發展循環階段曲線,另ㄧ為新興技術的成熟度表格。

新興技術的5大發展階段

Gartner將新興技術的發展歷程分為5大階段,首先是新發展的觸發(Innovation Trigger),然後是期望膨脹高峰(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再來是期待破滅低谷(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隨後是復甦回升(Slope of Enlightenment,直譯是啟蒙坡度),最後是生產力高原(Plateau of Productivity)。

2017年的儲存技術發展循環曲線一共包含了34項技術,其中處於新發展觸發與期望膨脹巔峰等2個新興階段的技術,分別只有3項與6項;落入低谷的技術則有13項;處於復甦回升的有9項;進入穩定階段的只有重複資料刪除、固態儲存陣列與外部儲存虛擬化等3項技術。

Gartner把新興技術的發展歷程區分為5個階段,2017年的發展循環曲線一共列入了34項新興儲存技術。

資料來源:Gartner,2017年

 

新興技術的成熟度

Gartner把新興技術的成熟度分為兩方面,首先是進入主流應用所需的時間,包括2年以內、2~5年、5~10年與10年以上等4個時間區間:其次是對對業界影響力的大小,包括對產業造成重大變革轉型(transformational)、高影響力、中度影響力與低影響力等4個等級。

以2017年來說,會在2年以內進入主流,並造成重大變革的技術只有固態儲存陣列,高影響力技術則有連續資料保護、線上資料壓縮與公有雲儲存。

把時間放長一些,會帶來重大變革的技術還有重複資料刪除,但需要2~5年才會到達應用高峰。拉長到更遠的5~10年區間,基礎設施型軟體定義儲存也是ㄧ項重大變革等級的新技術。

分為兩方面,一為進入主流應用所需的時間,包括4個時間區間:另一為影響力的大小,包括對產業的重大變革轉型(transformational)、高影響力、中度影響力與低影響力等4個等級。

資料來源:Gartner,2017年

 

值得關注的新興技術

接下來我們檢視幾項iThome近期介紹過的重要新興儲存技術,在Gartner評估中的位置。

首先,從新興技術發展循環階段曲線可以看到,Gartner認為雲端儲存閘道器這項新技術,在達到穩定之前便會遭到放棄,也就是ㄧ種暫時存在的產品而已。這點與我們看法相近,在這項產品問世之初,我們便認為雲端儲存閘道器的功能,會逐漸被納入到備份、複製軟體或儲存設備軟體功能中,而不會以獨立產品形式存在。

其次,Gartner評估的34項新興技術中,列為進入穩定的只有固態儲存陣列、外部儲存虛擬化與重複資料刪除,以成熟度來看,固態儲存陣列與重複資料刪除都屬於重大變革等級技術,前者在2年內就會進入主流,後者則要慢一些(2~5年)。至於外部儲存虛擬化則只是中度影響力的技術。

以我們來看,固態儲存陣列市場確實已逐漸趨於穩定,廠商與產品定位大致都已確定,不易再有大變化。重複資料刪除則已相當成熟,已被整併成為許多儲存設備底層系統、與儲存應用軟體功能的一部份。

第3,公有雲儲存、虛擬機器備份與還原、自動分層儲存、連續資料保護等技術,都已進入復甦上升期,其中公有雲儲存與連續資料保護(CDP)都屬於近期內會達到成熟、且高影響力的技術。

我們同樣認為公有雲儲存正處於上升期,不過虛擬機器備份還原的需求,有許多其他方式可以滿足,這方面專用產品的需求恐怕增長有限。至於基本的本地端自動分層儲存技術也已經很成熟,發展有限,必須整合雲端環境才有比較高的發展前景。CDP雖是資料保護技術的一大變革,但需求很窄,近CDP的密集快照技術適用範圍更廣一些。

第4,Gartner把軟體定義儲存(SDS)區分為管理性(management)與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兩大類,前者如EMC ViPR與DataCore的產品,主要是作資源的重新配置與管理;後者如EMC ScaleIO與Nexenta的產品,屬於架構儲存底層。我們也認為SDS軟體的類型非常廣,區分成這兩類是必要的,前者是架構在既有系統上,本身只負責管理上層與前端存取服務,後者則是架構在「裸」的系統上,本身還管理底層。

第5,近年日趨熱門的超融合整合系統,目前正處於期望膨脹的高峰階段,就成熟度來說屬於高影響力,但需要2~5年才會進入主流。就我們來看,超融合系統已從有些過熱的高峰逐漸冷卻,廠商陣營與產品定位逐漸固定。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