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十九世紀開始,西方文化認為所有東西都處於改變狀態,「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從二元對立的改變往前走。布雷克(William Blake)在《天堂與地獄的結合》(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中以《聖經》最後一章〈啟示錄〉的概念,強調要破除舊思想,達到成長。

布雷克提到,傳統觀念將肉體視為「惡」,靈魂才是「善」,但這已是舊觀念,肉體和靈魂應該互相搭配;之所以限制肉體,是因為心靈能量不足,如果一直壓抑肉體,靈魂反而無法成長。真正的善是欲望與節制等「地獄」與「天堂」元素的結合,是「正」、「反」兩面衝突後朝向「合」的境界。

任何成長都是兩個對立衝突後產生,這也是十九世紀唯心論哲學代表人物黑格爾所說「正、反、合」的基本理念,正反合循環不息,歷史因而前進,就像《三國演義》「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有對立是好的,有對立才有往前的動力。

然而,正反二元對立的改變,一定能導向成長嗎?其實也未必,本章將討論「改變」與「成長」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這幾年,「改變」堪稱是流行詞彙,歐巴馬高喊改變的口號,深得人心,讓他贏得總統大選,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標榜打破藍綠,改變現況,試圖創造新局。許多企業、組織也把改變視為向上成長的過程,深信改變能帶來不一樣的力量。

改變=成長?

然而,改變未必等於成長,移動也未必是向前行。

社會上充斥著改變、改革的概念,例如教育改革、績效改革,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彙,但改革一定是好的嗎?看看教育改革的結果,過度強調績效,導致教授成為論文機器,這絕不是好的改革。

遺憾的是,改革、改變這兩個概念已經幾近神化,有時候只是「為了改變而改變」,結果可能更糟。事實上,改革與改變應該是中性的詞彙,可以帶向好的結局,也可能導向壞的結果,改變只是過程,成長才是最終目標。

究竟如何改變才能導向成長?

有衝突才能刺激成長。布雷克以彌爾頓的《失樂園》為例,書裡描寫魔鬼的段落,堪稱才華洋溢,但描寫上帝的文句就相當無趣;布雷克認為,上帝也需要魔鬼,因為魔鬼是激勵向前走的力量。壓抑魔鬼是不對的,不同的意見其實帶來成長的可能,就像連續劇裡壞人使壞都是重頭戲,壞人完了,戲就結束了。

布雷克又說,好的應該要留下來,同時搭配不同想法才能往前成長,不論上帝、魔鬼都應該同時存在,如果只留下魔鬼或上帝,那就是獨裁,因此改變過程中「讓魔鬼發聲」,是很重要的。

另外,好的改變背後一定要有成長的邏輯。很多領導者都是隨機式改變,例如辦公室擺設、衣著等規定,如果改變沒有合理的脈絡可循,很難說服員工,然而,如果改變是為了成長,就有可能強而有力地持續下去。

身為領導者勢必承擔改變的風險,未必要全盤否定舊的作法,如何維持好的舊傳統,但是又與新的作法不發生衝突,這都必須細細考量。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說,那麼我不要隨便提倡改變,然而,現實狀況是,你不動,別人也會動。

過去在 EMBA 上課時,常跟一些中高階經理人分享新穎的財務時事與商業模式。台下認真聽講與熱烈的回饋,深受感動,這些經理人都是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進修,事業、課業,蠟燭兩頭燒,有些人甚至還要兼顧家庭,他們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其中一位學生有感而發說:「老師,職場競爭很激烈,什麼時候被取代的都不知道。」這讓我聯想到著名的紅皇后理論。

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裡,愛麗絲跟著紅皇后在森林裡奔跑,跑了很久才發現她根本沒有移動,紅皇后告訴愛麗絲,如果真的想到達目的地,必須要比現在跑得快一倍才行。從紅皇后理論到 EMBA 中高階經理人上課時的努力,足以證明成長無分年齡,無論老少,個人與企業都必須無時無刻與時俱進。

改變與成長的時機:沒有魔鬼的聲音

何時是推動成長策略的最佳時機?回到布雷克所說,「讓魔鬼發聲很重要」,試著觀察一下,如果開會時都沒有其他聲音,毫無異議,團隊裡沒有魔鬼,當心團隊可能會開始走下坡。其次,如果發現工作越來越少,代表公司欠缺新刺激,發展停滯不前。

身為領導者,有責任發掘成長、改變的機會與時間點,特別是市場趨勢與企業經營方向出現差異,產品、服務甚至品牌價值無法滿足需求時,經營管理階層必須引領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重新思考,調整經營策略與營運方針。

另一種思考方向是,當業界都投入資源發展時,正是改變的契機,也就是所謂的藍海策略。

不過,這不代表要放棄原有的優勢。賈伯斯運用舊技術加以調整,更重要是調整心態,例如將光學儀器使用的高階玻璃運用在手機,並且降低成本,他轉了一條路,而不是繼續跟人家拚高階的產品。

有時候技術和成本也要達到平衡。例如幾十年前的技術早已可以落實,但基於成本等考量,消費者不買單,此時就不適合改變。換句話說,除了公司內部的改革,成長也必須搭配外部環境的轉變。

成長與改變其實是一體兩面。如果團隊經營管理得好,就會有好的成長。成長以後必須伴隨改變,而轉變有個演化過程,例如企業結構、市場定義,過程中要花很多人事成本、研發費用來測試市場。成長到改變的布局就相當重要,好的領導者和經營團隊都要抓好時機,才能成功。

態度決定一切

面對成長,企業的態度通常分為兩種:「敢」或「不敢」。

「敢」的企業通常充滿衝勁與勇氣,十足的風險愛好者,1995 年網際網路開始萌芽,Amazon 看準網路提供方便且舒適的購物環境,搶先各大實體書店,成為網路書店的領導者,這除了象徵 Amazon 的洞燭先機,更說明了他們慎謀能斷、願意賭一把的勇氣。

敢衝的企業除了要有衝勁,還要有能夠承擔與管理風險的韌性,畢竟,高報酬相對而來的是高度風險,過度追求成長,也可能傷害自己。

管理學上有普克定律(Packard's Law),是指當企業的成長速度超過人才培養的速度,則無法成為一家卓越的公司;企業追求成長固然是好事,但必須配合內部的人才與資源規畫,裡外相應才能真正與時俱進。

企業另外一個態度就是恐懼與不安全感,因而不願追求企業成長,害怕辛苦建立的大好江山就此毀於一旦,致使很多企業主完全不想改變。官僚主義是這類大企業的通病,普遍也會缺乏效率。不願走出舒適圈,可能就是企業不敢面對改變的保守心態。

「創新」代表創造新的價值,企業想要無時無刻領先群雄,就必須讓創新與學習的元素注入企業,為顧客建立起其他競爭者難以取代的服務,才算真正勇於成長與轉變的企業。依照浪漫詩人布雷克的看法,連上帝都在成長,都能容忍魔鬼的存在,那我們還等什麼?(摘錄整理自第13章)

 

用簡單方法做複雜的事:文學與管理的對話

陳超明、謝劍平/著

聯經出版

售價:290元

 

作者簡介

陳超明

現任實踐大學講座教授(應用外語系及創意產業博士班)、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執行長。漢聲電台節目製作及主持。曾任政大英文系主任、政大外語學院院長、政大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教育中心主任。

謝劍平

理論實踐型學者。現任教於台灣科技大學,並擔任國發會等各類公益性質委員會,以及數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曾任財政部各類公益性質委員會,以及兆豐金控副總經理、中華電信財務長及中華投資董事長等職。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