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出版

談到商機,最重要的是觀察和懷抱高度好奇心。抓住世界潮流,從中分辨發展的軌跡。若能把趨勢作為標竿不斷推進,就會提升事業的成功機會。

徐重仁:虛實整合,創造共好

以統一超商來說,為什麼會開始二十四小時經營?回溯源頭,當時我擔任統一超商的課長,有一天,有家分店的鐵捲門故障,無法在深夜時段拉下,不得已只好營業到天亮,等到維修廠白天上班,才能派人來修理。這個意外轉折,卻讓我觀察到深夜時段中,都市人仍有大量的消費需求,這才轉變為日後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便利超商。

認真觀察,勇敢突破,我相信才能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今天,更抓準因應之道。

在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興起時,很多人憂慮虛擬通路將取代實體通路,但從以下幾個例子,可以看出虛實之間的關聯。

例如日本的體驗型商店DIY FACTORY,目前在日本有三家店。不同於特力屋等大型賣場,走的是小而精緻的路線,強調顧客可實際體驗,提供工具試用、小朋友實作、焊接工房、木工空間等服務,讓消費者直接動手,增加購買意願;同時還可宅配到府,折扣甚至比上網訂購更便宜。

我認為,未來實體和虛擬通路將會並存,不會只偏廢某個方向。畢竟,科技進展是為了滿足人類需求,最後還是回到基本面。從核心價值出發,再延伸出附加價值,從中掌握優勢,不管下一波商機何在,都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不變準則。

詹宏志:電商、金融科技、物聯網與你我

從電腦到手機的現在進行式

開始接觸電商時,我原以為它會如百貨公司、超市、大賣場,是一種全新的販賣方式。但電商的發展卻不像大賣場那樣,不是單一的賣場,而是眾多賣場組成,運用各種不同模式經營販售。

當新模式興起時,舊模式也跟著成長。舊的模式如亞馬遜,像是大型百貨公司,至今仍不斷擴充;新的模式如樂天市場、ebay等C2C(顧客和顧客直接交易)型態;或是coupon economy(折價券經濟),把實體商店裡的服務全都票券化,當它以商品送達形式給消費者,看起來就像團購。

電商雖已行之有年,卻還有許多可做、做得更好的部份;它就像書籍進入第二章後,把第一章的內容推翻,新的觀念和價值正在不斷實現。

以PChome線上購物來說,剛起步時只考量兩件事。一是讓商品盡量多樣化,因此提供了近一百四十萬種商品。但一百四十萬種商品需要面積四萬坪的倉儲擺放,當一張訂單成立,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從倉儲中找出商品,是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二件事是確定商品送達的時間,不只要快速,更要是能被消費者信賴的效率。例如在都會區,客戶早上訂、晚上送達。規則確立後,消費者更方便規劃自己的購買行為,即使有臨時需求,也能推算貨品送達時間。

然而,當電商的搜尋載體從電腦轉為手機時,商品數量多,反而變成不利的因素。因為對手機使用者來說,習慣先搜尋出最適合的三至五種,再做挑選,資料的準確率在手機載體上更顯重要。

這再次印證了,電商的消費行為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目前看來,手機App模式把內容呈現的可能性相對限縮了,但人們使用網路的動機最終仍是希望接觸面更廣,或許未來會有新的mobile web模式,讓手機瀏覽能達到與電腦網頁相近的功能。

手機的另一個特色,是使用者通常在持續移動中,因此,定位功能讓實體店面的優勢重新展現,消費者可以透過App推播通知,到此刻離自己最近的賣場購物。另一種App發展,是和使用者建立密切關聯,例如住家附近的洗衣店,關係網路可能只涵蓋附近服務的幾千人,若能透過App傳送訊息通知衣物收送,即可帶給顧客更多便利。

移動金流,改變錢的未來

傳統的銀行借貸首重借貸者有無穩定薪水、是否有不動產等條件,徵信後才能決定放款,這種徵信模式放在電商時代卻大不適用。像一位母親如果在PChome商店街開店,她想到銀行借錢,勢必會碰一鼻子灰,因為她沒有實體店面可作徵信,也沒有房子拿來抵押。

但若能提供P2P lending(個人對個人的網路借貸)服務,就能從系統中的資訊判斷借款人是否具還款能力,可預先設定篩選門檻。例如連續三年穩定成長、和消費者有無重大糾紛,回覆速度等條件,系統甚至能在後台預先備有資金給符合條件的店家,當店家出現需求,徵信和放款的動作一秒內就能完成。

「The future money end the future of money」(未來的錢終結錢的未來),未來的移動金流可以很有彈性、不折磨人、而且幾乎免手續費。就像一般跨國轉帳需手續費和電報費,但使用PayPal,一秒就轉帳成功且不用手續費。

而Mobile行動支付,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衍生運用。比如外出吃飯分攤費用、小額借款還款,只要輸入對方手機號碼,立刻輕鬆達成,因為已經事先將一筆款項放在雲端。

當網路上許多人一起做這個動作,匯集成金流,就是中國大陸目前盛行的「餘額寶」服務。

餘額寶簡單來說,是電子錢包和理財專戶的結合。金融帳戶一般分為支票帳戶和存款帳戶,支票帳戶不會孳生利息,存款帳戶才有。餘額寶出現前的支付寶或PayPal,是第三方電子支付服務,先將一筆錢預先存在雲端,沒有利息,形同支票帳戶;而餘額寶更進一步,替大家管理、操作帳戶中的貨幣基金,利得分享回到帳戶本身。

當網購需要支付時,可從帳戶解約提取所需款項,既能得到理財收益,也能得到支付彈性。基金操作目前只是一種模式,當電子錢包和理財專戶結合時,勢必會再催生出更多變形服務。

成就物聯網時代的三要件

過去人們通常只透過電腦上網,一個電腦代表一個上網單位。現在全球有十九億台電腦、七十億隻手機,約有九十億個上網裝置,但這些裝置都需透過人為操作,才能上網。

然而想像一下,若運動員身上的衣服能夠連上網路,隨時傳送練習或比賽中的心跳、呼吸、肌肉運作狀態等資訊給教練;如果假牙能夠上網,監測假牙構造是否遭到破壞、口腔酸鹼值數據給牙醫分析;或是住家前的草坪撒水器,能感測泥土溼潤程度,避免定時撒水造成的資源浪費,你我的生活,會有多大轉變?

從九十億個上網單位,擴充到五百億個上網裝置,這一點都不是不可能。

物聯網確實是下一波大事,但它要成形,還需滿足三個條件:一是需有很多可上網的設備,而且滿足特定需求,所以設備產業將會大爆發;二是假牙能上網的價值在於,醫生能協助確認數據,所以服務產業會大爆發;三是上網設備太多,各式通訊模組不敷使用,5G、6G或許都不夠,所以擴充頻寬的產業會大爆發。

目前台灣用電的備載電量仍然不足,十年過後,仍有高風險的限電危機。我曾提出一個構想,以全台七百萬台箱型冷氣機估算,若是台電能和其中四百萬台冷氣簽約,裝設感應器,除了可記錄用電習慣之外,若在夏日用電尖峰的必用時刻,允許台電將其中二十萬台冷氣調高溫度兩度、每次不超過一小時,或是關掉電源,每次不超過十五分鐘,就能節約二至三%的備載電量,換算起來,幾乎可省下一座核能電廠的發電量。

手機、汽車、家電、能源調節、天氣觀測等,都需要跟各式服務相連結。物聯網的意義,是「人的上網需求」連結「物的上網行為」,因此在設備、服務和頻寬的大爆發中,隱藏了太多商機。台灣雖就設備供應是強項,但未來在服務建置上,才是最大利基。我們應該積極投入人才、資金和整合的方法,在物聯網這個大架構底下,找到立足世界的全新角色。(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創新,從有感開始》)

 

創新,從有感開始:徐重仁與9位經營者的對話

徐重仁、詹宏志等/著

天下雜誌出版

售價:320元

 

 作者簡介 

徐重仁

全聯福利中心總裁。生於台南,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士、日本早稻田大學流通經濟學碩士,曾任統一超商總經理等。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一九五六年次,台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媒體經驗超過三十年,曾策劃編輯超過千本書刊,創辦《電腦家庭》、《數位時代》等雜誌。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