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學者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發現把工作團隊拆散超過大約7.6公尺,就會造成效率減半。所以,我們可以想想看,那些總是出錯的案子,溝通不良的團隊,還有需要密集溝通卻又相隔兩地的團隊,工作效率又會如何?經營事業我們常常會說資金周轉率,如果買賣1次生意賺1萬,那麼買賣3次可以賺3萬,所以買賣次數越多,賺的錢越多。如果我們再加上時間因素,1個月買賣1次跟一個月買賣3次,前者賺1萬,後者賺3萬,所以周轉率的提高對於營收與獲利都是有幫助的,所謂薄利多銷就是這個道理。

回到距離的問題,這跟周轉率有什麼關係?如果我們把研發團隊做一次實驗取得實驗結果當做一次交易,加上時間因素,那麼1個月可以做3次實驗比起1個月只能做1次實驗來得有效率。而距離又是決定做實驗所花費時間的關鍵因素,1個團隊拆兩半,距離超過7.6公尺,按照科學家的研究,實驗周轉一次的時間會增加1.5倍。因此,要提升團隊效率,把資源與團隊緊密放在一起會最好。

「別鬧了!這是common sense好不好!」擔任研發副總的C君抗議。不過很快地,我們可以從他自己團隊的分布中準確預測哪些專案會問題百出,而且曠日廢時無法解決。例如他有一個案子,臺灣團隊進行研發,把設計資料發給大陸工廠製作樣品與小量試產,然後寄回臺灣來檢驗測試與修正。這聽起來沒什麼不對,可是臺灣跟大陸之間,快遞的時間一來一往其實往往會花上一個星期,這會造成進度一拖就是一個星期或一兩個月。於是C君修正流程,當產品需要密集溝通時,就把團隊拉過去工廠,一個星期把問題解決,如此一來效率改善很多。

A君擔任一家公司的研發協理,他們跟大客戶之間的問題往返已經好幾個月,可是遲遲都沒辦法解決。「為什麼不派人直接過去解決呢?」我問。A君說:「我們公司裡面設備比較齊全才有辦法解決,而且去一趟很花錢!」這個邏輯有點奇怪,耗幾個月都不可惜了,還會珍惜出差費?而且沒有說派人過去就一定要解決問題,協助溝通提高周轉率才是目的。於是A君決定自己出差去客戶那邊,技術團隊在臺灣standby即時支援,由A君親自溝通並且回饋實驗結果,大家一起腦力激盪,竟然三天就解決問題。降低溝通的距離,不見得是要把團隊真的拉在一起,只要有能夠提高周轉率的做法就可以。

過去,鴻海為了贏得Intel的生意,聽說就在Intel附近設立了研發中心。而豐田為了達到JIT(Just In Time)的生產製造,也把衛星工廠拉在一起形成汽車城。產業更有群聚效應,上下游供應鏈完整在一個區域,效率與成本都可以有大幅改善。

研發與客戶服務也會有距離問題嗎?這要看我們如何拆解流程,溝通密集的段落,一定要讓團隊靠近,並且利用區域的外包資源加速;溝通比較不密集的,才可以評估放在較遠距離的兩個地方。最近很多人提到美國人開始把工廠從大陸撤回美國,認為是成本因素,然而實際上成本是果,原因是溝通距離太長,導致品質難以控管,研發時程拖延嚴重……等等,這些都會反應到成本上,否則如果單以製造成本來看,應該不是拉回美國,而是鄰近的中南美洲國家。

距離遠近除了影響周轉率高低,也影響溝通量的大小。對於RD來說,通常都是以「避免麻煩」與「有憑有據」為考量,所以往往採取能減少與人接觸的溝通方式,但也就因此造成研發案子的延遲,有很多明明火燒眉毛的事情,還在發信等別人有空看到才回,而不是電話拿起來趕快兩三分鐘講清楚。要改變RD的習慣,必須要讓大家弄清楚輕重緩急的概念,並且理解到「快一點解決別人的問題就可以搶到平行處理的時間」的道理。我們的工作可以繼續下去,別人的工作也因為我們的協助而可以同時進行,這樣才能產生真效率。

太遠不行,太近也是麻煩,心理學上有所謂「刺蝟定律」:兩隻刺蝟要能互相取暖又不會刺傷對方的最短距離。團隊也有可能因為靠太近,導致事情沒有弄清楚,或者誤解了彼此的親疏遠近關係,有可能互相凹對方或者總是一邊多一邊少,造成彼此或者團隊的困擾。所以當我們發現專案進度延遲,或者總是問題叢生,也要認真看待距離因素的影響,不只是團隊成員之間的距離,團隊與外包服務,團隊與資源獲得的距離都是事關緊要的。因此許多公司設立battle room,把有進度與溝通問題的專案團隊送進去小房間,集中資源密集溝通,快速將進度趕上來。

其實,縮短距離一直是成功的重要法則,所謂「見面三分情」,這裡面傳遞的不只是資訊,還有尊重與誠意。雖然RD可能會說:「實驗室這邊設備這麼齊全都解不掉的問題,到客戶那邊兩手空空更不可能處理!」可是,沒有親臨現場,我們可能一直都在雞同鴨講原地打轉,老是被錯誤資訊與假設誤導,講難聽一點,是不是等於關在象牙塔中閉門造車呢?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