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在中國的搜尋業務是否配合中國官方的檢查制度,在前兩年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很多企業都配合中國的言論檢查,但是Google特別受到關注,除了Google在產業中的地位以外,Google在創辦之初就以「不做邪惡之事」為標榜,大家用它自己高舉的標準來檢視它也是合理之事。

網路自由、民主、透明與開放的特質,是很多人非常珍視的價值。但是讓網路得以暢行無阻不可或缺的電力民不民主,卻是一件絕少有人聞問之事。電力的民主,我們可以從供給與需求兩方面來談。

在供給面,首先我們得認識到,沒有任何的發電方式是有利無弊的:火力發電便宜,但是會造成空氣污染;太陽能潔淨,但是現階段成本偏高;核電表面上便宜,但是後患無窮。核電雖然是一種萬分危險、遺害子孫的發電方式,但是如果我們是透過民主的方式而做出這樣的決定,那我們也只能尊重這樣的結果。

不過,電力供給的民主不光是投票這麼簡單的事。臺灣的電力供給幾近臺電一家壟斷,臺灣電力供給、核四建廠、核污外洩等等的資訊,幾乎也由臺電一手掌握。如果人民沒有足夠的資訊,又如何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再來需求面。臺電經常恐嚇人民,如果不建核電廠,臺灣就會面臨限電危機。這種謊言其實很容易戳破,核四的興建延宕一二十年,臺灣卻從未因此限電,足見其先前恐嚇言論的虛妄性。更何況,這一二十年來,臺灣的產業大量外移,移居中國的臺商與臺幹也號稱達兩三百萬人,和一二十年前相比,臺灣的電力需求未必是成長的。臺電推估臺灣用電量每年成長4%,根本是毫無依據的推論。

此外,臺灣的民生用電只占臺灣的總用電量20%,其餘八成用於工業、商業以及電廠自用。這當中,高耗能的石化、鋼鐵、水泥、造紙以及人造纖維等產業即消耗了臺灣總用電量的25%,但創造出來的GDP則只佔4.5%。

高耗能產業在臺灣徘徊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臺灣的低電價。按照《經濟日報》在2009年的報導,臺灣的平均電價是全球第三低。這樣的低價,自然對於高耗能的產業或企業有莫名的吸引力。

我在幾年前的專欄裡提過,Google這樣的公司所帶動的產業與過去的Wintel體系不同之處在於,Goolge產業是一個「沒有下游」的產業,臺灣的廠商無從在全球分工體系中接軌,是臺灣資訊科技產業很大的危機。

後來Google倒是在臺灣設了一個資料中心,臺灣的媒體還曾為此歡欣鼓舞,似乎臺灣終於和Google接軌了。媒體沒有說的真相是,Google看中臺灣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因為資料中心的伺服器要耗費大量電力,臺灣的低電價有助於降低營運成本。資料中心沒有營收,臺灣政府享受不到租稅上的好處;資料中心聘用的人才不及20人,對於本地的就業也沒有實質幫助,大公司來臺是臺灣的光榮,只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的甜蜜夢幻。

我這樣說,並不是說我們要拒絕所有這一類的產業。但是如果我們認清了這一點事實,我們是否還願意讓我們生存的這塊土地冒著這麼高的風險,只為了滿足少數企業漂浮式地逐低電價而居呢?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