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在國情諮文中提出,未來的最重要的經濟目標之一,是「植根於美國制造業的經濟重整」。歐巴馬希望,將製造外包的美國企業,可以逐步將生產基地移回美國,而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美國可能會提出更多稅賦的激勵措施。

最近我看了幾篇分析,都說美國這樣的產業政策將會對臺灣的出口造成不利的影響。不過我並不這麼看待此事,我認為美國這種重返製造業的企圖,能有具體成效的機率並不高。這得從幾個層面來談。

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大陸近幾年來勞動成本大幅提高當然是事實。但是另外一個事實同樣無可否認──2010年,美國的國民平均所得為47,100美元,中國則是4,300美元,相差仍在十倍以上。這樣的差距,即便中國的勞動成本在未來幾年持續攀升,美國再怎麼樣給本國製造業租稅上的優惠,都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弭平的。

除了勞動成本的差異以外,還有一點因素經常被忽略了:美國人真的想從事製造業嗎?在美國的大學校園裡,理工科系幾乎盡是亞裔學生的天下,白種美國人偏好就讀法律、商學科系。此事並不難理解,念了理工科系,畢業後大半從事製造業,製造業工作辛苦,如果是在生產線上的,可能還很單調乏味,賺的錢卻沒有法律、商學畢業生前進華爾街、或是專打智慧財產權訴訟來得多,利之所趨,理工科系自然沒有法商學科那麼受老美歡迎。

更早之前,臺灣的產業也有製造業是否該「鮭魚返鄉」的一番討論。鮭魚返鄉,其實也是一種重返製造業,不過臺灣的狀況和美國不太一樣。一來,臺灣的國民平均所得超過十年幾近停滯不動,跟中國大概只有二到三倍的差距,如果把租稅、文化、勞動力素質、以及政治與環境的不確定因素納入考慮,在臺灣和中國大陸從事製造業,差距越來越有限。此外,臺灣的大學理工科系仍然居於主導地位,優質工程師的供應不虞匱乏。

以「臺灣製造」為號召而崛起的低價服飾品牌Lativ,因為取消產地標示而遭到消費者的強烈反彈,反應的也是對於製造業一去不復返的焦慮與鄉愁。但是製造業外移的許多自然「好處」,我們其實也默默享用了卻沒有察覺:臺灣的幾條主要河川變乾淨了,大半不是因為整治有功,而是因為污染源出走了;早幾年動不動就出現的夏季限電危機,不是因為臺灣的電力供給大幅增加,而是高耗能的製造業也漸次轉往大陸生產。

這也就是說,重返製造業其實不光是能否把失去的產業找回來的問題。我們的年輕人想從事製造業嗎?我們希望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重返臺灣嗎?這些都是我們必須一併思考的問題。

重返不能只是一種鄉愁,而必須是一種再創新。我們得仔細思索,什麼樣的產業才是能和這塊土地永續共生,什麼樣的產業可以讓年輕一代的工作者工作得快樂、能從工作中找到意義,這才會是臺灣需要的未來。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