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概念在臺灣毫無批判性地被接受,就是我們缺乏在地的、主體性語彙的典型案例。

美國人發明與行銷雲端概念是非常有道理,且符合其利益的。臺灣、韓國、以及中國這些過去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邊陲與半邊陲角色的國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逐步侵吞了美國企業在產業中的戰略地位,打工仔有時甚至賺的比主子還多,美國人當然亟思反攻對應之道。

毫無疑問,雲端運算是美國企業在二十一世紀科技產業文藝復興的主要戰略:過去分散出去了的權力,要再想辦法收回來。雲端產業,簡單來說就是有個強大的腦袋中樞,配上一組僅供接收與傳輸指令的孱弱四肢,而美國人的如意算盤當然是,腦袋是我們了,雞肋般的四肢是誰的都無所謂。

國家或企業為自己謀求最大福利天經地義,但是美國人吃包子我們喊燒就值得探究了。一把直朝著我們而來的劍,我們竟然還鼓掌說射得好準,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的被殖民者心態,經常讓我們毫不質疑地就落入了殖民者的話語情境,以殖民者的眼光來看待我們自己,無法自拔。

有人或許會說,我們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雲端產業阿,誰輸誰贏還很難講。這種講法忽略了,另起雲端或是很多雲端跟雲端的基本概念本身就是衝突的。雲端運算的價值與意義,不就是資料的共享與匯整,使用者如果還得操作諸多雲端平臺,又與沒有雲端平臺何異?換言之,雲端產業注定是一個強者越強,贏家通吃的市場,我們很難期待那個贏家會是臺灣業者。

擺脫這樣的宿命的第一步,就是要跳脫殖民者為我們設定好的語境,另闢思考的空間以及產業的戰場。這當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臺灣在解嚴後的本土化歷程,有時我們跌跌撞撞,有時我們也矯枉過正,但是不能說是沒有一點成績。

臺灣最近幾年最賣座、最廣受矚目的電影,從《海角七號》、《艋舺》、《父後七日》、到《賽德克巴萊》,無一不是和臺灣在地化有關的題材。書市中的觀光美食指南書籍,過去能賣的絕大多數是介紹異國風景餐廳的內容,現在則是環島、地方小吃題材大行其道。過去我們往回看只有中國,往外看只有美國與日本,現在一點一滴的,我們也開始看見了自己。

但是這樣的在地化顯然還不足以轉化為臺灣的產業競爭力。在臺灣熱賣的在地化電影,到了海外都反應平平,相對來說沒那麼在地化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反而在香港等市場大受歡迎。在地的獨特語言,怎麼樣轉換成普世都能接受的、都有感覺的語彙,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摸索。

科技與人文要怎麼整合?我們得在未來,學會怎樣用自己的語言,講自己的故事,而且是所有的人都能聽得懂的故事。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