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公司最近電話會議系統導入視訊功能。關於這一點我有點疑問,如果只是想讓開會的人看到彼此,花錢導入視訊功能似乎有點浪費。不過朋友的主管給了我另外一個觀點,他們認為,消極的意義是與會的人因為會被看到,所以會比較專心也不會亂跑,積極的意義是很多的溝通需要看到產品本身,或者討論的東西的影像,如果沒有這些,講再多都還是不清不楚。

「清楚」是溝通的最基本原則,不過也是最容易忽略的點。我們往往會有預設立場,認為對方應該已經具備足夠的知識可以理解我們所講的話,可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對方可能似懂非懂,也有可能裝懂。因為好面子,很少人會在當下提出問題,在場的人越多,這種現象越明顯。但是我們無從檢驗對方接收到我們所傳達資訊的完整度,專家發現,高達70%以上的溝通,雙方不是接收率很差,就是搞不懂彼此講的是什麼,或者該怎樣做?以前的人常常怪中文有很多模稜兩可的文字與名詞,但其實問題不是出在語言本身,而在於溝通技巧,而溝通的技巧又決定於發出訊息的人對於「清楚傳達」這件事情下了多少功夫。一個企業經營好壞,最重要的開始就是溝通,如果我們沒有刻意讓溝通變得清楚,部屬們是難以把事情做好做對的。

面對面的溝通、要對方把我們剛才講的事情重複一遍是很好的方式,這種情況通常是在上級對下級的場合。如果是需要執行的事項,就請對方描述一下他預計要怎樣做,我們再就他所說的做法評估是否正確,還是需要調整。溝通需要成本,如果能一次溝通完畢,就可以減少後面的損失或者懊惱。平輩的溝通,我們可以透過不同角度的描述,以及問一些試探性的問題,來了解對方接收了多少;對上級的溝通,我們只要從主管問的問題就知道對方理解了多少。但無論如何,一個清楚的溝通,需要做到堅持當場確認的原則。

我一向認為大多數的人都是「身體勤勞,心理懶惰」的,我們寧可順著內心的急迫感,趕快動手去做,也不願意忍耐一下,多蒐集資訊,多思考琢磨,甚至只是做個實驗確認看看,以確保執行時能一次做到好。因為思考的成本是低的,執行的成本是高的;如果我們常常自己或者讓部屬們做虛功,代價會是信用的損失,以及士氣與執行力的低落。要思考什麼?簡單講就是「弄清楚」:如果是數字可以算的,那就算清楚;如果是執行環節仍待確認的,那就去問、去尋找新的資訊來讓迷霧明朗化。但是往往老闆的催促,或者我們自己急著下結論,認為先做了再說,在不清不楚的情況下,雖然我們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可是至少也得弄清楚河有多深多寬呀!

要讓事情清楚,就必須要由掌握較多資訊資源的人來擔任思考並決定方向的工作,意思就是說,主管得先掌握到一定程度的資訊,再來跟部屬溝通交代任務會是最好。如果上級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丟任務給部屬,那就會產生框架效應,因為無法掌握足夠資訊,我們的思考範圍會被問題本身的框框所限制,而被誤導了方向。

「一次一件事」是溝通的要訣,除非雙方的默契十足,也很清楚對方的能力,否則一次丟一堆事情,肯定會有事情被遺漏。因此,一封E-mail裡不要談太多主題,應該把溝通範圍限縮在同一個主題。我們的客戶也常常要求簡報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人能夠專注的時間有限。我在製作簡報檔的時候,也常被學長告誡,一頁簡報不要超過三個重點,因為資訊一旦太多就會變成「沒有重點」。

如果要成為主管,除了注重自我的工作效率,也必須重視溝通效率,不是塞一堆東西給對方就是溝通,也不是講上一兩個小時就是溝通。如果有十件事情要講,可以分3~4次,按照輕重緩急程度逐一交代,等完成之後再來交代後續事項,別以為一次全部講完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別忘了70%的內容可能已經在溝通的過程中遺失了。

條列式是很好的溝通方式,可以很清楚地讓對方知道有哪些事要做,當下次再溝通時,我們也可以清楚說出哪一條沒做好,對方也可以逐條回答,這樣子很快就可以把問題收斂到一定的程度,並且量化工作的完成度(例如:還有幾件事沒有解決?)。盡量避免「身體勤勞,心理懶惰」,自己寫了一大篇文章,讓對方去研究到底哪些是問題?哪些是重點?還有哪些是廢話?最好就一項一項列清楚,盡全力減少模糊的空間,否則別人是很難跟我們合作的。

照片、圖表也是很好的溝通工具,我認識的幾個朋友常常就拿手機或相機照相之後,用紅色圈圈指出要點,這樣子看到的人很快就能夠理解問題並且採取行動。當我們看到溝通的雙方陷入你來我往、雞同鴨講的E-mail時,必須要當機立斷第一時間拿起電話或者面對面把事情講清楚。這個習慣與文化必須要從自己開始,很多怪別人把事情搞得一團亂,或者認為部屬執行力不足的主管,往往都沒發現是自己的溝通先不清不楚的。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