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來,股票市場表現欠佳,占臺灣股市比重最高的電子股尤其災情慘重,多數的股價都是以腰斬起跳。市場遭逢巨變,財經媒體、股市名嘴以及趨勢專家總是免不了要對這樣的現象提出解釋。

這些林林總總的解釋當中,最常見、也最被廣為解釋的理由是說,臺灣的電子產業以代工為主,受到雲端運算崛起,以及中國勞動成本上升的雙重夾擊,導致產品毛利不斷下滑,侵蝕了電子公司的獲利。

關於臺灣的電子製造業必須要轉型才能救亡圖存的說法並不是新鮮事。只不過轉型的呼聲,逐漸從一、二十多年的轉向品牌,到現在的轉往雲端、轉往軟體。但是這樣的呼籲在過去一二十年間不是電子產業的解藥,現在也不會是臺灣電子產業的出路。

這道理其實是至為簡單的:在一個產業中,沒有任何一個環節的毛利或是獲利能力,「必然」優於另外一個環節。在食品產業,便利商店業者可能勒住了很多食品製造商的咽喉,因而享有較高的毛利率,像是統一超商的毛利率就在三成以上,但是她的母公司統一食品雖然是臺灣第一大食品業者,毛利率卻只有兩成三。反觀蘋果的iPhone,她在手機市場的市場占有率連10%都不到,毛利率卻在五成以上,任何一家想賣蘋果產品的通路業者,都不可能享有這樣的高額毛利率。

高毛利的唯一保證,是產業的高進入障礙。這也就是說,只要建構夠高的進入門檻,能做別人不能做的事,不管是硬體、軟體、品牌、通路或是雲端營運業者都有可能高毛利高獲利,台積電被稱之為晶圓「代工」,但是其毛利率還高於許多它所代工的品牌就是最佳例證。這也就是說,經營沒有進入門檻的雲端產業,沒有任何道理其獲利的可能性必然高於硬體製造業。

美國企業發展的雲端運作模式之所以對臺灣的資訊科技產業造成重大威脅,是因為其持續創新的能耐,找到了一個匯聚能量的出口,其進入門檻的高度,可能還在過去美日廠商對品牌的掌控之上。因此,重點在於持續創新的能耐,而不是雲端。

這兩者的差別在於,我們必須認識到,臺灣資訊科技業者如果在硬體製造有持續創新的能耐,不無可能是「雲」被「端」給邊緣化了;如果我們不具備持續創新的能耐,即使搶進雲端產業也只能打造低空漂浮的霧氣,所有的陽光,還是被天邊的雲朵給遮蔽了。

光是價值鍊的往上或往下移動,無能為力解決臺灣科技產業的問題與困境。過去的品牌不會是唯一最佳出路,現在的雲端也不會是。過去的完全依循美國人打造出來的問題意識思索產業的未來與可能性,本身就是創新與想像力的局限之所在。

臺灣的科技產業說要完全走自己的路可能太過天真,但是在科技產業的世界裡,走已經上了雲端的人走的路,未必是到得了天堂的那扇門。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