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把人生的時間分為四種:緊急且重要的事情,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情,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不緊急而且不重要的事情。從這個分類中,我們馬上看到最重要的兩個變數:緊急與重要性。雖然人生的發展際遇都大有不同,但是如果我們把心力放在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上面,執行的結果會很差勁,因為重要的事情都沒有被處理到,最後我們都永遠花時間處理「不重要且緊急」與「重要且緊急」兩種類型的事情。

我一直都不是很喜歡所謂的「Working Smart」的概念,總是認為Smart含有小聰明的味道,工作最好就是腳踏實地。偷雞摸狗的方式,以為節省了時間與力氣,卻可能會因為做得不紮實而導致功虧一簀。專家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要集中力量先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因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很快這件事情會變成「重要而且緊急」,結果我們每天都在處理「緊急」的事情,便會覺得很累,壓力很大,卻沒有想過這是因為自己沒有把眼界放遠的緣故。「這是一個永遠做不到的事情」,大多數人會對此抱持反對的意見,因為我們每天上班都有新的「緊急」事件發生,哪來的時間可以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呢?還是說我們下意識便排斥思考未來的事情而不願提前進行,總是要等到最後一刻才願意開始動手。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討厭「不確定」的事情,因為不確定會造成不安,難免造成我們執行之後發現平白浪費時間、力氣甚至金錢。「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件隱含著強烈的不確定因素,我們可能得在事情發生前的半個月或一個月就開始動手規畫,可是目前大家都不知道市場未來的變化,這是一個不安定感的來源,大家會躲避而不去實施。也就因此,儘管我們都知道優先處理「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是提升效率的源頭,但有些時候就是寧可等到事情變成重要而且緊急,但是資訊比較明確的時候才肯動手,因為把握度提升了,時間的高緊迫性也讓自己的惰性降到最低的程度。

計畫從開始到正式執行,中間當然會有變數,但是不能因為有變數就沒有計畫。許多業界成功人士,在面對這種「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時,基本上會分成兩個時間段處理。第一段先做「廣泛資訊蒐集」,盡量尋找、閱讀以及分析資料。第二階段才開始收斂調查範圍,既然我們把重點放在「先進行重要的事情」,所以整個任務或計畫裡面不重要的事情可以先放著,等待之後再來進行。事實證明,如果人們能投入80%的力氣解決最重要的問題,其餘20%則拿來做緊急且重要,以及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如此一來,效率可以提升很多。

「透過逐漸拉開期限的方法可以幫助同仁減少緊急事務的發生次數。」一個上市公司的主管表示。緊急事務發生的次數越高,表示員工越接近壓力崩潰的邊緣,主管可以透過所謂的「重點強調」方法,先把那些重要但還不緊急的事情提出來檢討,轉移同仁聚焦的重心,有些時候可能還要放棄掉一兩個緊急且重要的事情,逐步讓重要的事情有時間去蒐集資料,收斂整理,這樣的作法相對有比較好的效率與品質。

「可是缺乏急迫感,員工可能會做更慢!」有主管反對這種「急事穩辦」的態度,「如果每件事情不是貼上急!急!急!的標籤,或者跟同仁耳提面命截止日期,同仁都會不自主地放慢腳步。」由於我們討論的是以「重要性」來排序,而不是以緊急程度為主,因此如果我們總是把案子用最急件處理,有可能擠掉很多重要的事情,到頭來發現還是瞎忙,做了很多雞毛蒜皮的工作,績效卻不大。

挑選重要的事情來做,短期間內是看不到直接成效的,因為事情不會立刻就發生,而是要經過一陣子來發酵產生成果。例如「危機處理程序」很重要,可是又不緊急,然而危機一旦發生,往往又牽涉到公司的存亡。同樣地,我們可能都忙著在處理治標的事情,例如生產線上的突發狀況,卻忽略了IT系統的運用等根本問題。如果我們即使給予團隊同仁很長的時間進行思考規畫,但仍然都是在最後關頭才下去做的話,也不需要太氣餒,我們可以透過專案管理的方式,設定每一個檢查點,以確保大家的進度能夠一致。Smart不一定是想出更好或更聰明的辦法,而是要掌握到重點,執行的方法只要能確實產生預期成果就好。

每個人都有24小時的時間,能夠成功的人,絕大多數的原因都跟做事情的方法有關,思考什麼是「重要」、「更重要」以及「最重要」的事情,先把力氣與心神放這邊,其餘的事務則訓練自己快速完成就好了。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先做完緊急的事情,之後才做一些不緊急但也不重要的事情來鬆弛一下(例如打Game),這樣子看起來就忙得沒有效率。所以我們需要能夠有所自制與自律,培養自己迅速抓到重點,從根本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動地被緊急事件拖著走,才能從這個惡性循環中跳脫出來。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