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有些廠商喜歡推出所謂的「限量商品」,或是強調該品牌其實是低調、只有圈內人才知道的頂級品牌,因而拉高了產品的價格。

這套操作手法之所以可行,是奠基於一項幾乎所有的人都深信不疑的概念:供給量大的東西,價格就會往下走,所以數量很少的東西,理論上就應該價格/價值較高。這種數量與價格/價值間的關係,經常被視為是經濟學上常識中的常識。

這套「經濟理論」其實有個大漏洞──供給有限,也得需求真的大過供給才行,很多限量商品的數量,供給仍遠大於實質需求,有沒有限量並沒有差別,充其量只是個行銷噱頭而已。即使我們姑且先不管這個漏洞,這一條「鐵律」在現實中,依我的觀察,也只有九成五是對的,在特定情況之下,未必是如此。

供給與價格之間的關係要如同經濟理論所預測的,前提是市場的買賣雙方,對於交易有充分而完整的資訊,這在「資訊經濟學」當中,也已有了很多討論。但是有一種狀況,則是經常被忽略的:產品本身,經常就是資訊的承載者,因此商品的流通程度越高,其實往往也意味著產品的知名度越高,對其附加價值的提升反而是有幫助的,因而有助於產品價格的拉升。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一項產品之所以在我們心目中成為「名牌」,究竟是受到廣告行銷的影響,還是因為我們身邊足以讓我們「有為者亦若是」的人也在用,或是朋友中的達人的推薦,我們才真正認可了這些品牌?一項炫耀性商品如果真的低調到全臺灣除你之外無人知曉,其「炫耀性」又該與誰訴說?

一個品牌一定要有某種程度的流通性,其品牌效益才能真正彰顯,產量越少的商品價值就會越高,對於是以品牌來提升其附加價值的產品來說,未必能夠成立。因此,我們應該要區分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如果一家具有高知名度、高品牌定位的廠商,出了一件「真正」限量的商品(比方說,全球只有五件),那麼這五件商品的確有可能藉著這個品牌的強勢地位,賣得很不錯的價格(因為它是皇冠上最閃亮的寶石);但是如果一家廠商從未在市場上建立品牌知名度,光要靠量少就價高,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它量少卻未必在消費者心目中顯得珍稀。

另外一個影響量少未必值錢的因素是產業標準。通常我們講到產業標準,多數人總是會聯想到與規格的制定有關。但是有時光是「預期心理」的因素,都與產業標準的競爭有很大的關係。像是現在的電漿電視產業,就處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液晶電視因為生產者眾,競爭激烈,在過去數年間價格下降速度比電漿電視快很多,因而市場占有率也大幅超越電漿電視產業。你說電漿電視被淘汰了嗎?還沒有;你說買電漿電視有弱勢規格所帶來的不便利性嗎(因而不能看某些節目)?也沒有。但是消費者勢必很難給電漿電視一個比較好的市場性評價,因為他可能會怕未來電漿電視徹底退出市場,造成維修或是轉手的困難,因而給予一個在價值/價格上較低的評價。

因此,量少的東西就比較值錢?答案當然是未必的。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