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年前,中國時報曾經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發現臺灣有64%的人自認是「中產階級」,對比來看,一向被臺灣人視為「先進國家」的英國,則有五成以上的民眾自認是勞動階級。

這表示臺灣的中產階級比英國多?當然不是,這代表臺灣人似乎傾向在階級問題上「自我感覺良好」,一個月即使只賺兩萬五,但只要是坐在辦公室辦公的工作,有冷氣可以吹,我們就自認是中產階級。我們自我感覺良好,是因為我們認為從勞動到中產是一種階級上的「升級」;而英國人喜歡自詡為藍領階級,我想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酷──中產階級,總有那麼一點扭扭捏捏、畏畏縮縮、不上不下的感覺。

自我感覺良好也未必是什麼壞事,只是這當中所隱含的諸多壓抑,往往都被我們所忽略了。

首先,是實際生活層面的。社會學大師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在《工作、新貧與消費》一書中指出,當代很多都會中產階級的生活模式是這樣的:他們可能白天在最精華的地段、裝潢最奢華的辦公室工作,但是他們實際的工作所得,可能只夠他們在城市的邊緣地帶貸屋而居,幾十年的老公寓、灰暗的燈光、兩坪大的空間,甚至還得和他人共用衛浴。為了上班的體面,置裝費花去他們薪資中的一大部分,中午為了和同事一起去美食街或是簡餐咖啡廳吃午餐,已經花光了他一天的吃飯預算,晚餐只好經常以泡麵來解決。這也就是包曼所說的,表面上看來是中產階級,實則過的是「新貧階級」的生活。

另外一個則是精神與工作倫理層次的。自認是「勞動階級」的工作者,你認真工作,爭取加班費、合理的工作條件與環境,你自己和社會輿論都覺得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如果你自認或被認為是「中產階級」,特別是所謂的「知識工作者」,情況可就完全不同了。

對於「中產階級」或是「知識工作者」來說,對你最嚴厲的指控不是「你這人沒什麼紀律喔,開會老是遲到」、「你怎麼這麼主觀、不能和別人合作」、或是「工作怎麼老是無法準時完成,害公司損失不少錢」,而是──「你這個人對工作毫無熱情!」

中產階級或是知識工作者,被認為他們之所以選擇一項工作,必須是源自他們對這個職業(或志業)的熱愛。你如果不是做你所愛的工作,你的人生將變得毫無價值。因此他們的工作動機,必須是精神層面的、是形而上的。按照這樣的理路下來,漸漸就變成,你如果開口要求加班費、要求更合理的工作條件,豈不就證明了,你之所以選擇這工作,並不是源自你對工作的愛與熱情,而是形而下的經濟因素(因而也就和你亟欲擺脫的勞動階級一樣了)?

對於企業主來說,這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你要拿出熱情來,不是我拿出加班費來,但是對於那些要努力成為真正的中產階級或是知識工作者來說,我們是否認真想過,當我們被釘在熱情的十字架上,究竟是因為我們真正有熱情,還是源自我們對於沒有熱情(因而淪落為另一個階級)的焦慮?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