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炒作」,實在是個很妙的字眼。

我有一些朋友,見面打招呼的方式,是問你,「最近有沒有炒股票?」。按照他們對身邊親友財務狀況的了解,他們應該只是問,最近有沒有「買」股票的意思,而不是真以為他們有拉抬股價的本事。

但是有時候,「炒」某些東西,卻又頗有負面的意涵。最近臺北的房地產價格不斷飆高,似乎很引起一些民怨,揪出哪些人在「炒作」房地產,變成媒體很流行的一項運動,從建商、政府、外資、陸資、銀(央)行、財團、到媒體本身,都曾是被糾舉的對象。

除了無法也無需抗辯的外資和陸資,當然所有的被指控者都否認他們是房地產價格上漲的「元兇」。以每坪602萬的天價賣掉宋楚瑜舊居而被各方交相指控的國有財產局辯稱,他們所賣的土地只占全臺北市土地交易極低的比例,決標價格則是由公開市場競價決定,是市場自由競爭的結果,這顯示的是投資人對市場經濟榮景有信心,而不是國有土地管理機關在炒作。金管會則以數據佐證,臺灣的銀行或保險公司沒有炒作房價:金管會指出,保險法規定保險業投資不動產的上限為資金的三成,而到去年底為止,整體保險業者投資不動產的比例只有4.81%,距離法定上限還有很遠的距離。在銀行方面,到一月底為止,全體銀行房貸與建築融資放款比率為20.77%,距上限百分之三十也還有二兆二千億元的空間。

問題來了,這些說明看起來也都言之成理,但是臺北市的房價不斷上漲也是鐵的事實,那究竟是誰在炒作房地產呢?在我看來,揪不出元兇,而且也不可能揪得出元兇是必然的,而其根本原因,正是在於「炒作」這兩個字。

炒作是個道德名詞,但是我們錯以為它是個經濟用語。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說某某人在「炒股票」,其實隱隱然也在說這個人買賣股票的行為,與其本業或專業無關,而純粹是一項金融上的投資或遊戲。在我們文化集體潛意識中,我們在骨子裡並不認同這樣的行為,股票短線進出,總給人不腳踏實地、好逸惡勞的聯想。因此「炒股票」講來俏皮,但是也有那麼一點諷刺的味道。

但是一旦這種文化潛意識的道德判斷,要用經濟或法律的尺來加以丈量,當然是怎麼量也量不到炒作的火有多熱,被火燙到的人有多傷。連微軟這種在作業系統軟體市占率一度達98%以上的公司,美國的法院經過十年以上的調查,都無法斷言其是否在「法律上」壟斷市場,在「經濟上」操縱價格,我們如果還想從法制或經濟理論面來看是誰「炒作」了房價,自然是無異於水中撈月般地徒然了。

政府的寬鬆貨幣政策、調降遺產稅、以各種理由提高容積率、拍賣國有地所帶來的「訊號」效果,加上建商與媒體聯手營造的多頭氣氛,這些當然都是助長房價上漲的關鍵「因素」,它們還搆不上是「壟斷」或是「操弄」,但是也請不要再以「沒有炒作」來裝無辜了。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