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8年時,各家入口網站紛紛在這時期成立,蕃薯藤、奇摩、PChome、新浪等華文區主要入口網站的搜尋核心,就是採用吳昇在中正大學GAIS(Global Area Information Server)實驗室所研發出來的搜尋引擎,也將其商業化而成立網擎資訊(Openfind)。在此之前,在臺灣並沒有推出過中文搜尋引擎,因此說吳昇是臺灣搜尋引擎之父,一點也不為過。
而GAIS於1995年正式推出後,很快就變成國內最大的搜尋入口網站,在1996年吳昇和學生們透過連結分析,設計出WNS(Web Name Search)搜尋排序技術,後來異軍突起的Google,也採用了類似技術(PageRank)。
這技術的原理,簡而言之,以連結分析量來說,網路上的互聯網,如果有越多的網站連到採用GAIS技術的入口網站,就代表該網站的知名度越高,分數就越高,在排行的時候,就會依照這種使用者點閱連結後在網站停留時間的長短,來分析重要度,做為排名的依據。
搜尋引擎在WNS的分析下,可大幅提高檢索出的資訊正確性及重要性,GAIS當時是華文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搜尋引擎,在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的優勢上,都相當具有競爭力,但後來在2000年碰上網路泡沫及金融危機,Openfind在這時也必須在現實與理想間做抉擇。
而在那時,新浪與奇摩已各自發展自有的搜尋引擎,百度與Google也在那時竄起,而以臺灣的搜尋引擎業來說,很難打入中國市場,因在當地,政府對當地網路資訊產業是有保護策略的,所以拚不過在地廠商。
在這時間點,吳昇仍一直在學校教書,並且也耗費很多時間投入公司業務,與領導搜尋引擎開發,而當時太忙碌的結果,導致他後來身體出了狀況。此外,在公司未來方向與原本理想的衝突下,GAIS的研發也戛然而止。
之後Openfind在2002年開始逐漸把GAIS的研發資源撤出,因而在搜尋引擎界上失去競爭力。GAIS後來沒有辦法再持續開發,這也成為吳昇心中的一個遺憾。
提出NUWeb,發展將各類檔案及社群整合的工具
在GAIS漸漸淡出市場後,吳昇在2004年提出了NUWeb的構想。他認為,整個網際網路的使用者,都必須連到大網站才能使用方便的服務,因此使用者都被大網站的服務給限制住了。
他以網際網路的世界來比喻,在一個城市裡只有數棟高樓大廈,所有的網民都寄居在這裏頭,所有的生活隱私,都可能會被這些高樓大廈的幕後經營者掌握,不僅產出的內容沒有安全保障,更可能會被有心人士利用,變成他人需要的資訊。
吳昇提出的NUWeb,正是基於想改變目前網站服務都以大型網站提供為主的模式,讓網路上的使用者,以一個簡單的社群工具、容易使用的UI,讓使用者不需擁有以往建立網站所需要的技術、設備門檻,輕易地用自己的電腦架設網站、部落格撰寫、檔案分享等,以個人雲的方式存在,把以往各大網站提供的各式服務如影音、圖片、檔案、社群等整合在一起,改變以往的檔案服務管理模式。
吳昇說,對他而言,NUWeb 計畫的主要動機不是追求事業成就,而是一個從年輕以來一直懷抱的理想:追求一個更美麗的公益社會。在網路世界,追求著數位文明均衡發展,提供個人或團體建立自己的雲端中心,擁有自己的網站,在網路世界可以當家作主,建立自主的網路社群基地,而不用受到網路霸權的宰制。
而經過多年的研發,在今年,吳昇與他的開發團隊,已成功開發出符合當初規畫中的NUWeb產品。
大學時喜愛玩社團,到了讀研究所時,才確立想走資訊這條路
在資訊學界及業界已貢獻二十餘年的吳昇,在高中甫畢業即將確立大學志願時,其實一開始並沒有想過要走資訊這條路,在1977年時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剛成立,在國內並沒有太多關於資訊方面的資料,吳昇笑談當時也不清楚資工系是在做什麼,只覺得這個科系剛成立,似乎很有趣,和家人討論過後,就直接去念了。
吳昇笑說,很多人都會以為他的大學在校成績極好,但事實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他說,因為大學時很愛想東想西,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玩社團,以及關注社會及環保議題,就算已經是就讀資工系的大學生,但自身對資訊的熱忱與興趣還是沒有很高,那時在校成績只要求低空飛過。
而他真正對程式、資料庫開始有興趣,是研二於中研院實習時,跟隨的兩位教授,一位是研究網際網路的柯志昇,一位是研究圖形演算法的郭譽申。他們為吳昇後來的學術研究打下基礎。
而吳昇說,當時研究分散式資料庫與圖形演算法,還是重於理論的部分,真正開始實作、接觸到程式設計,是在1987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攻讀博士班時,跟隨了指導教授Gene Myers,他是一位對於資料搜尋比對、容錯搜尋研究的學者。
吳昇在1991年於博士班撰寫畢業論文時,用C語言開發了Agrep容錯搜尋程式,後來開放這作品的原始碼,獲得很好的迴響,這時他才接觸到程式實作的經驗,才發現開發軟體其實難度不高,而且對他來說是有趣的。
在吳昇學成歸國後,前往中正大學資工系擔任副教授,並與學生成立了一組開發團隊,在初期針對搜尋引擎開發實驗了一些方法。
而在1993年Web開始起步時,他與Gene Myers合作,啟動搜尋引擎核心計畫研究,在1994年時,命名為GAIS計畫正式開始進行開發,他們在1995年底開發出GAIS 1.0版,開創臺灣在搜尋引擎發展上的先河。
認為臺灣軟體人才缺乏發揮的舞臺
後來吳昇在中正大學一教就是20年,在業界也待了一陣子,他感覺臺灣資訊界有一個地方很可惜,就是軟體產業沒有很蓬勃的發展,市場規模不夠是其中一個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與產業並沒有積極投入相關資源。
以臺灣目前擅長的硬體業來說,吳昇說,軟體開發相較之下,投入的資源遠遠落後於硬體研發。但硬體的成長性是可預期的,他的意思是說,短期內,硬體並不會有革命性的變化,但軟體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很大的轉變。
所以吳昇認為,其實整個資訊界包含學界、業界、政府,都知道資料庫很重要、作業系統,或者是軟體平臺很重要,但多年來都沒有這類大型的開發案在臺灣出現,讓國內空有軟體技術人才,卻沒有足夠的舞臺讓他們發揮,學界也是以論文的篇數為導向,很少有人會默默耕耘數年,專注在特定研究領域上頭。
他直言,在臺灣的軟體產學合作上,目前為止並沒有很紮實地打下基礎。同時,學界並未發展出一些較尖端的、核心的技術,產業界也沒有足夠的魄力,來快速推動軟體相關發展。
吳昇說,就以美國蘋果公司為例,該公司成功整合了軟硬體,知名度與獲利均大幅提升,而以臺灣現況看來,產業界以硬體擅長的廠商,勢必要開始投入軟硬體整合,才有可能在全球的市場上繼續保持競爭力。
IT人物-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 吳昇
●出生年:1958年生
●學經歷:亞利桑納大學資訊科學博士,現擔任中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
●工作內容:網際網路、資訊檢索、數位圖書館研究、NUWeb計畫召集人
學校檔案-中正大學
●成立時間:1989年
●學術項目:現有文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含41個系所及學術單位
熱門新聞
2024-09-06
2024-09-06
2024-09-09
2024-09-04
2024-09-09
2024-09-06
2024-09-09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