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ung
隨著基於NAND快閃記憶體的固態儲存裝置,成為從個人端到企業端儲存應用的主流,因而快閃記憶體相關技術的進展,成了驅使儲存應用發展的主要動力,也讓原本只是做為產業專業論壇的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FMS),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整個儲存領域最重要的年度活動之一,在此匯集業界關鍵廠商與人士,探討與介紹快閃記憶體與儲存技術新進展,相關廠商也在會場展出最新的快閃記憶體技術、產品與應用解決方案,因而每年的FMS也成了觀察快閃記憶體技術發展的最佳指標。
接連舉行了十多屆FMS後,FMS主席Chuck Sobey今年1月宣布,將活動名稱從原先的「快閃記憶體高峰會」,改為「記憶體與儲存的未來」會議(the Future of Memory and Storage Conference),縮寫仍為FMS,藉此彰顯半導體儲存技術的擴展,將所有揮發性與非揮發性記憶體儲存技術與應用,都納入FMS議題。
甫於8月上旬舉行的FMS 2024,是FMS的第18屆,也是FMS更名後的首次正式活動,主要議題包括生成式AI、機器學習、資料分析、高效能運算(HPC)、CXL、UCIe/chiplet、車載與空間應用、冷資料儲存、歸檔儲存、可持續性和雲端運算解決方案等。
參展廠商則展出各式各樣最新儲存與記憶體產品,包括新世代SSD,儲存陣列、儲存伺服器與儲存叢集等解決方案產品,以及PCIe SSD控制器、加速器晶片等元件,還有結合AI處理能力與DRAM的AI記憶體晶片等特殊產品。
@小標:容量更大、速度更快,連接擴展更廣
從最基礎的SSD技術相關發展來看,我們在FMS 2024的展出產品中,看到3項關鍵進展:SSD容量達到122 TB等級,PCIe 6.0 SSD即將問世,以及光纖化的SSD介面,分別代表了SSD在容量、傳輸速度,以及連接擴展能力的重大進步。
100TB SSD時代來臨
SSD最大容量在去年中達到61.44 TB,短短1年多時間後,FMS 2024會場又出現多款122.88 TB的新一代SSD產品,讓通用標準規格SSD突破100 TB容量關卡。
事實上,Nimbus Data在2018年發表、2020年正式上市的ExaDrive DC SSD,就有100 TB容量款式,但Nimbus Data其實是以外形較大的3.5吋規格來換取高容量,容量密度其實沒有顯著進步。
在通用標準規格SSD產品中,三星早在FMS 2017的簡報中,便曾提出基於其第5代V-NAND技術的128TB SSD規畫,但遲遲沒有實際產品出現,在FMS 2022展出的PB級SSD解決方案中,才終於展出128 TB SSD樣品,隔年FMS 2023又展出容量更大的256 TB SSD樣品,但這些都是未賦予產品型號、未實際上市的工程原型。
在實際上市產品中,容量最大的是Solidigm於2023年中發表、61.44 TB的D5-P5336。到了今年6月與7月,WD與三星分別跟進發表61.44 TB容量的SSD產品Ultrastar DC SN655與BM1743,追上了Solidigm的容量。
而在今年FMS會場上,WD、三星與Solidigm,群聯(Phison)都發表容量翻倍、達到122.88 TB的新一代SSD產品。
WD的128 TB SSD產品,暫時稱為高容量QLC企業級SSD(High-Capacity QLC Enterprise SSD),是基於其BiCS 8 218層3D堆疊QLC技術。三星的產品則是61.44 TB的BM1743擴大容量版本,在U.2外型尺寸內整合了32顆1Tb QLC記憶體晶片(Die),一共提供128 TB總容量。Solidigm也展出61.44 TB容量的D5-P5336後繼產品,基於QLC記憶體、U.2外型與PCIe 4.0規格,容量達122 TB,預定2025年初上市。群聯的Pascari D200V最高容量也達到122TB,現場中展出的是61.44TB版本。
除了前述在FMS 2024展出的廠商,華為則在5月的產品發表會中,預告該公司儲存系統明年將能支援128 TB等級SSD。
截至目前為止,一共已有5家廠商展出或預告推出122 TB等級SSD產品,明年年中以前應該就能見到實際產品上市。這也意味著,SSD的容量增長較過去10年有了明顯增速。SSD容量是在2015年達到15.36 TB, 2018年提高到30.72TB,再過了5年才推進到61.44 TB,但接下來只相隔不到2年,就可望提高到122.88 TB。
三星在FMS 2024展出的QLC SSD產品BM1743,最大容量可達122.88TB。
圖片來源:Samsung
PCIe 6.0 SSD即將問世
相較於PCIe 4.0與5.0,PCIe 6.0實際應用到SSD上的腳步,相對慢了許多。以PCIe 4.0為例,自規格發表起,1年後就出現首批支援PCIe 4.0的SSD產品,在PCIe 5.0方面,自規格發表到第1批PCIe 5.0 SSD產品發表,相隔大約2年。
反觀PCIe 6.0,自2022年1月正式發布規格後,至今已有2年半,雖然陸續有廠商發表PCIe 6.0配套的開發測試用設備,以及中介片(Interposer)等元件,但仍未有包括SSD在內的任何周邊產品支援。
直到FMS 2024,才終於有PCIe 6.0 SSD產品消息傳出,美光表示,已經生產首款基於PCIe 6.0的資料中心級SSD,但他們並未提供這種新產品的詳細訊息,只提及支援PCIe 6.0的主機板與SSD可能明年初就能問世。
對SSD來說,PCIe 6.0最大價值便是提供加倍的傳輸頻寬。PCIe 4.0 SSD的循序讀取頻寬極限在7到8GB/s左右,PCIe 5.0 SSD則提高到12到14GB/s。而依據美光的資料,有了PCIe 6.0,可讓SSD擁有超過26GB/s的循序讀取速率。
光纖化的SSD介面連接技術
前面介紹的122 TB SSD與PCIe 6.0 SSD,都是在既有技術路線下的進步,鎧俠在FMS 2024展出的光學SSD介面,堪稱劃時代的技術進展,具有革新、甚至顛覆整個產業的潛力。
當前標準的伺服器內接式SSD連接架構,是透過伺服器主機板與背板上的PCIe電氣布線與介面,來連接SSD裝置,因而SSD的安裝也會受到伺服器機箱制約。若要跨越機箱限制,就必須透過外接介面與協定的介接與轉換,如透過外接式SAS介面,或嫁接在FC、乙太網路等實體通道上的NVMe-oF協定(如NVMe/FC、NVMe/TCP等),來存取外接儲存櫃內的SSD,又或是透過完全不同層級的傳輸協定如FC、iSCSI,來介接外接儲存設備。
而鎧俠在FMS 2024展出新作法,他們開發出將PCIe信號轉為光學信號,然後藉由光纖纜線來連接SSD的光學SSD技術,當中具備3個特點:
首先,這項技術是直接轉換最底層的PCIe信號,而不是協定層級的轉換,所以主機端可以像存取本地端 PCIe SSD,直接存取這種光學SSD,沒有協定轉換帶來的複雜性與延遲。在鎧俠的展示中,使用連接在SSD後端、一塊與SSD本體差不多大的原型電路板,將PCIe信號轉接到光纖纜線上,未來將發展更薄、更小型的連接頭來替代。
其次,透過光纖纜線,可讓主機端與SSD之間的距離得以大幅度延長,鎧俠目前展示的技術可提供40公尺連接距離,未來目標是100公尺。
第3,理論上也能用於GPU、CPU或其他周邊裝置,因而能透過光纖交換器,來連接與聚合這些設備,從而構成所有硬體資源徹底分解(disaggregation)、再按需組合配置的可組合式系統架構。
然而,光學PCIe介面技術最直接的效益是節能。其實,這原本是日本的新能源與工業技術發展組織(NEDO),所贊助的新世代綠色資料中心計畫相關成果之一,目標是實現40%的資料中心節能。而鎧俠的光學SSD介面技術,則能讓大量SSD儲存系統與伺服器主機進行遠距離的分隔布置,藉此將SSD放在機房中遠離伺服器主機高溫運作環境、相對涼爽的區域,不僅可節省冷卻功率,也有利於SSD運作(高溫有害於SSD的存取穩定性與耐久性)。
依照鎧俠的規畫,前述光學介面將被應用在PCIe 6.0、PCIe 7.0以後世代的SSD產品,但還沒有具體的產品化時間表。
鎧俠在FMS 2024展出的光學SSD介面技術,是將PCIe的電氣信號轉為光信號,透過光纖纜線來連接主機與PCIe SSD,藉此遠隔分離SSD與伺服器的安置位置,改善冷卻節能效果。
圖片來源:Kioxia
熱門新聞
2024-09-13
2024-09-10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12
2024-09-10
2024-09-11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