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半年多的傳言紛擾後,Intel終於在7月底證實將終止Optane記憶體業務,連帶影響基於Optane記憶體的儲存應用架構發展。

Optane源自Intel與美光共同開發的3D Xpoint技術,擁有接近DRAM的存取效能,又兼具類似SSD的非揮發特性,斷電時仍可保存資料,因而也被稱為儲存級記憶體(Storage Class Memory,SCM),或持續性記憶體(Persistent Memory)。

Intel與美光在2015年正式發布3D Xpoint技術,然後自2017年起,陸續推出基於3D Xpoint技術的Optane系列產品,包括基於DIMM記憶體模組規格的Optene DC持續性記憶體(DCPMM),以及基於NVMe SSD規格的Optane SSD等兩大系列。

Optane帶動儲存級記憶體應用風潮

藉由成本、效能介於DRAM與SSD之間的特性——速度比基於NAND Flash記憶體的SSD快,成本比DRAM便宜,Optane這類SCM記憶體的主要訴求,是作為DRAM與SSD之間的中介,填補兩者間的效能落差,降低從處理器到SSD之間的存取延遲。

SCM的應用有M型與S型兩大類型,M型即記憶體型式(Memory-Type),目的是作為輔助DRAM的低成本記憶體,從而在有限的成本下,讓伺服器獲得更大的記憶體總容量,同時還能透過非揮發性的特性,為某些應用提供安全、可靠的寫入緩衝記憶體。S型則是儲存型式(Memory-Type),是作為類似SSD的底層儲存裝置使用,提供一種高速儲存層,以加速I/O敏感型的存取應用。

除了應用在伺服器,自2018、2019年間,SCM也開始被引進儲存設備上,ㄧ些新創廠商如VAST Data便以SCM為核心打造全新儲存產品,Dell、Pure Storage、HPE等一線大廠,也陸續為既有產品線引進SCM,用於加速存取I/O。

到了2020年以後,幾乎所有主要大廠的中、高階儲存陣列產品,都已將SCM列為選項。

不過,就在我們以為SCM在儲存應用中的地位,已經趨於穩固的時候,作為SCM主導力量的Optane系列產品,後續發展卻出現了問題。

遭遇瓶頸的Optane產品

自去年初(2021)起,開始傳出一連串關於Optane記憶體的不利消息。

首先是美光在3月宣布將放棄3D Xpoint業務,並將出售負責生產的Lehi廠房,由於Intel早在2018年時,便將自身的Lehi生產線股份轉賣給美光(Lehi工廠原由Intel、美光合資的IM Flash Technologies公司負責營運,美光於2018年7月收購所有股份),Optane產品實際上是由美光製造, Intel只負責研發與銷售,因而當美光放棄3D Xpoint業務後,Intel也將失去生產Optane產品的能力。面對這個問題,Intel只含糊地回應,表示Optane產品線的銷售與供應不會受到影響。

接下來,Intel在2021年12月將NAND記憶體與SSD業務轉售給SK Hynix,雖然繼續保有Optane業務,但許多分析師認為,Intel新任CEO Pat Gelsinger自上任以來,所有公開談話與策略藍圖,從未提及Optane,因而不看好這個產品線的前景。

到了2022年以後,又出現更多Optane產品的壞消息。2月份傳出的財務訊息顯示,僅僅在2020年,Intel在Optane業務上便虧損了5億美元,而自美光關閉Lehi生產線以後,Intel也未再推出新的Optane產品,因而分析師們也紛紛猜測Intel將放棄Optane。

Intel曾在2022年3月表示,將繼續維持Optene產品的發展,此時Optane產品發展路線圖也已規畫到第4代(實際銷售的是第2代產品)。然而原本應該在2022年4月發布的第3代Optane產品,卻遲遲沒有消息,加深了外界的疑慮。

到了7月底, Pat Gelsinger終於在財報會議中,以利潤不足的理由,正式表示將終止Optane產品線,並將花費5.59億美元的代價打消相關產品庫存,至此Optene家族也正式走入歷史。

 

Optane的應用困境

從技術上來看,Optane提出訴求——比SSD快,比DRAM便宜,確實有吸引人之處,問題在於Optane無法提供吸引人的「價格效能比」。

Optane vs. DRAM

比起DRAM,DIMM型Optane(DCPMM)的優勢在於資料持久性與相對較低的成本,但如果論及性能價格比,便會抵銷這些優點——Optane確實較DRAM便宜,但仍「不夠便宜」,因為,其單位容量售價差不多是DRAM一半,效能卻有幾十倍的差距,存取延遲較DRAM慢了100倍左右,頻寬則差了10至30倍,再考慮到Optane還有寫入壽命的限制,成本效益其實並不如Intel宣稱的那樣實惠。

Optane雖然還有非揮發性儲存的優勢,但這類裝置的主要應用情境是資料中心,供電十分穩定,因斷電導致資料遺失的機率,遠遠低於人為疏失導致資料遺失的機率,Optane的非發揮性優勢並不顯著。

反過來說,如果單純將Optane作為輔助DRAM、較慢、較便宜的記憶體,反而還會突顯Optane的寫入壽命劣勢。

另一方面,DCPMM只能搭配Intel平臺伺服器,而在AMD的競爭下,Intel處理器平臺市占連連下降,也制約了DCPMM的推廣。

Optane vs SSD

比起基於NAND Flash記憶體的SSD,Optane SSD的優勢在於延遲低了10倍,IOPS效能也更高,存取架構也更簡單——NAND Flash是在區塊(Block)或頁面(Page)層級執行存取作業,而Optane可直接定址位元(bit)或字元(word)層級,因而執行刪除時不需刪除整個區塊的資料,也能簡化隨機存取與損耗均衡作業,有助於改善作業效率。

但Optane SSD的單位容量成本是一般NVMe SSD的5倍以上,考慮到性能價格比之後,便會抵銷Optane的優勢。再加上新一代高階NVMe SSD的效能也有顯著提升,已能將存取延遲縮短到數十μs的等級,大為減少了與Optane間的效能差距(Optane的存取延時是10μs等級),也讓Optane的價格性能比更顯得缺乏吸引力。

更具潛力的替代者

Optane的技術特性與效能規格確實有過人之處,但用戶更重視的是,能否以可接受的價格,來取得Optane提供的技術優點,因而我們認為,欠佳的性能價格比,便是Optane失敗的主要原因所在。

儘管Optane走入歷史,但這款產品提出的兩大訴求——(1)以較低的成本,擴大記憶體總容量;(2)提供效能介於DRAM與SSD之間的儲存裝置,填補兩者間的效能落差,以減少存取延遲,需求依然存在。但Optane雖然提出了正確的需求,採取的解決方案路線卻不成功。

Optane是以全新的3D Xpoint記憶體架構,來設法達到前述兩項目標,然而全新記憶體架構也帶來生產規模有限、良率低等一系列問題,以致成本居高不下。但事實上,無須採用全新記憶體技術這種代價昂貴的手段,透過其他方式也能實現Optane的目標。

例如,前幾年新提出的CXL、Gen-Z等記憶體資源共享技術,便是透過通用的高速直連傳輸通道,將CPU、GPU等異質裝置的記憶體,整合為一個通用的「記憶體池」,讓不同運算裝置可以共享彼此的記憶體,同樣能達到大幅提升系統可用記憶體總量的目的,但又不會大幅增加成本(如CXL是直接嫁接在PCIe 5.0的物理架構上),足以取代DCPMM的角色,發展潛力也更大。

另一方面,NAND Flash記憶體的效能也還有改進空間,三星、鎧俠的ㄧ些高階NVMe SSD產品,存取延遲都已降低到數十μs等級,雖仍不如Optane SSD,但成本也低了許多,是作為伺服器或儲存設備高速儲存層的更合理選擇。

我們認為,Optane確實找出了改善伺服器與儲存I/O效能的關鍵需求,但其技術路線的成本過高,未能讓用戶接受,只能交棒給其他技術路線,來實現其未竟的目標。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