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UiPath Studio軟體為例,介面上提供選單元件拖曳的方式,可手動設計設定執行動作的元件,無須複雜的程式撰寫,僅需準備好流程圖及細項步驟說明,即可著手進行機器人的開發。另外,也提供腳本錄製的功能,可將每一個步驟錄起來,教機器人模仿執行,並將這些步驟透過流程圖的方式呈現。(圖片來源/KPMG)

目前,市面上所有RPA商用軟體都是由外商推出的產品,根據目前Gartner Peer Insights對於RPA軟體所列出的廠商來看,包括像是Automation Anywhere、Blue Prism、Kryon Systems、UiPath與WorkFusion,算是市場上相對知名的廠商。較特別的是,在這次報導期間(6月中),我們看到Gartner也將NTT Data加入名單,他們推出的RPA軟體稱為WinActor。

但RPA軟體廠商不僅於此,市面還有NICE、Softomotive、Pega、Kofax、Verient等,顯然開發此類軟體的廠商並不少,而日本在企業對於RPA的高需求下,當地有不少廠商投入研發,在先前提到的NTT Data之外,還有像是BizRobo!與Autoブラウザ名人等。

至於臺灣市場,尚未聽聞廠商投入這塊領域,上述這些國外廠商也還沒有在臺灣設立分公司,現階段幾乎都是由顧問服務與系統廠商,協助企業客戶導入居多。但我們近期也聽聞,UiPath將來臺灣開設分公司,若是如此,將是首個RPA軟體廠商在臺灣設點。

基本上,這類RPA軟體有幾個主要特性,像是提供腳本錄製、網頁抓取(Screen scraping)的功能,以及提供拖拉(Drag-and-Drop)方式來產生程式碼,可搭配基本的程式碼撰寫能力,並支援多種應用程式和系統平臺,因此不需要複雜的開發過程。

這類產品通常也具有後臺管理介面,例如透過儀表板做到集中管控,以及監控機器人的執行狀況。不過,像是UiPath也提供單機版的產品,提供前臺機器人的使用方式,帶來更多彈性。

當然,這些產品的功能特色各有所長,我們若是以市場上較知名的3家廠商為例,像是Automation Anywhere、Blue Prism與UiPath的產品,也能看出這類產品的一些特性。

其實,這三家廠商的成立時間其實也不短,像是Blue Prism創立於2001年,Automation Anywhere則是在2003年成立,近期在亞太區積極擴張的UiPath,算是這三家廠商中較晚起步的,但也是在2005年成立。因此,這些廠商算是累積了多年的異質系統整合能力。

從軟體功能角度來看,這些RPA軟體各自擁有不同的特色,像是Automation Anywhere產品內建多達500個共用元件,Blue Prism則是開發的結構容易上手,很多物件開發完成之後可重複使用,而UiPath的腳本錄製(Recording)功能豐富。綜合來看,介面設計的方向都是朝向要讓使用者易於使用。

在微調使用方式的程式語法上,Blue Prism支援VBA、C#與JAVA,最為豐富,UiPath則支援.NET,Automation Anywhere則是支援C#。

其他特性上,像是Blue Prism與UiPath,強調對Citrix系統遠端桌面的支援性,Automation Anywhere則對於Java Client,及多種瀏覽器版本的支援性高。

而這些產品的功能強項,每年也將隨著新功能的推出而改變。值得注意的是,對於AI的應用,是這些廠商關注的焦點,像是近期這些廠商也都陸續宣布,能透過API整合Amazon、Google、IBM或微軟的認知服務。

另外,開源軟體也有類似的自動化工具,像是2010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MIT CSAIL)釋出的開源工具Sikuli(臺灣人所開發),軟體工程師主要將它用於使用者介面自動測試。其特色是提供電腦視覺圖像辨識的方式,並可搭配 Python語法靈活操作。

在開源軟體工具中,有一套軟體Sikuli,普遍用於UI自動化測試,可在系統功能測試上,帶來節省人工作業時間的效益。

 相關報導  RPA風潮吹向臺灣,辦公室自動化大變革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