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仰1968年Stanley Kubrick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我刻意在2001年1月1日這一天,欣賞30多年前的古代人對於未來(2001年)的描述,別具意義。

《2001太空漫遊》片中的大反派是名為HAL的電腦。HAL具有超強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上映之後引起大家的恐慌,但是當時顯然過度憂慮了,畢竟在近40年後的現在,電腦的IQ值依然不高,想造反還嫌太早。

儘管AI目前的能力不足以造反,但是AI確實已經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既然如此,為何只有腦筋枯竭的好萊塢編劇才會熱衷於使用這個詞彙,而我們生活的周遭卻不復聽聞?其實,這是肇因於AI效應(AI Effect)。

AI已經隱身於我們周遭,卻未大肆張揚。許多系統都使用到AI(姑且不論品質的良窳),例如手寫輸入、語音辨識、機器翻譯、電腦遊戲、兵棋推演、天氣預測。大多數的系統即使有用到AI技術,也不會以AI的名號為標榜,這就是所謂的AI效應。

讓AI默默運作,不再強調AI,是有苦衷的。AI興起於1950年代,經過30多年的誇大與吹噓,AI一詞過度曝光卻未見任何突破性的發展,把大家的耐性磨光了。於是AI熱潮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退卻,1990年代進入網路時代之後,大家的目光轉向網路,更是讓AI一詞從此退居幕後。

或許1984年是AI聲勢的分水嶺,當年美國的商業週刊宣稱「AI, IT’S HERE」,將AI的名號炒熱到極致時,就註定它日後走下坡的命運。同年推出的電影《神通情人夢》(Electric Dreams)瘋狂賣座(我中學時代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但2001年Steven Spielberg同樣描述人工智慧的電影《A.I.》卻無法讓大家提起勁走進電影院。

當然,這段期間依然有少數對AI形象加分的新聞出現,特別是1997年5月11日IBM深藍電腦(Deep Blue)打敗蘇俄棋王Garry Kasparov的事件,讓鎂光燈再度閃向AI好一陣子。

但是少數的正面事件,已經挽不回AI的頹勢,AI變成「只能做不能說」的一門技術。如果你宣稱你的專案要使用AI,而失敗告終,會招致他人的訕笑「AI本來就是吹牛的玩意兒,當然會失敗了!」;如果成功了,他人也會說「這套笨拙的系統,哪裡稱得上智慧?」搞得AI是動輒得咎。

在這種「不能說的秘密」氛圍中,AI卻透過各種面貌,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名稱更是變化萬千,包括Automated Computing、Introspective Computing、Automated Reasoning。而Knowledge-Based System和「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也都屬於AI領域。

AI甚至進入普羅大眾的世界。我還記得1980年代末期,當時臺灣許多廠牌的洗衣機宣稱具有Fuzzy Logic(儘管媽媽們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當時Fuzzy Logic一詞的熱門程度,類似2000年的奈米(Nano)科技。

AI最初的概念是來自被視為電腦之父的Alan M Turing。他認為「如果電腦可以成功的模擬人類,就可以被稱為智慧」,這樣的條件被稱為「Turing Test」(圖靈試驗)。

1971年,Kenneth Mark Colby建立了一個軟體,名為Parry(該名稱的構想是將偏執狂的英文paranoia人名化),可以模擬偏執的精神病患。Kenneth宣稱這是第一個可以通過Turing測試的程式。儘管這是一個發瘋的程式,但依然很了不起。

摩爾定律告訴我們,每18個月晶片密度加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多年來半導體技術的發展也確實如他的預言一般。

英國物理學家Stephen Hawking這下緊張了,他認為人類應該利用科學的力量,持續改善人類的能力,不然以後人類會輸了這場比賽,被機器所奴役甚至消滅。

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John McCarthy認為,對於AI來說,30年前的電腦已經夠快,問題出在我們不知道怎樣寫出正確的AI程式。也就是說,瓶頸在於軟體,不在硬體。如果你使用過AI的對話程式,你可能會馬上認同他的看法。我每次到Agent(www.agentland.com)和該網站的虛擬助理Cybelle對話,到最後都會覺得她的回答在兜圈子或者答非所問。

AIDS代表資訊科學兩大不同的方向:DS(Data Structure,資料結構)是基礎研究,幾乎已經被研究殆盡,很少能有重大的突破和改進;AI是高階研究,數十年來卻是步履維艱,理想願景多過於事實發展。

還要多少時間,AI的智力才能接近人類?

西元2030年,我們就能檢視AI先驅Ray Kurzweil在1999年所預測的時間點,但我認為這又會是另一次失敗的預言。

慶幸的是,在我這輩子中,需要拿起雷射槍抵禦入侵我家的AI機器人,機會還頗低的咧!

蔡學鏞-專職作家
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碩士,曾任華碩集團軟體工程師、元智大學資訊系講師、美商歐萊禮出版社技術編輯、臺灣微軟特約專欄作家。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