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oogle Earth 災情管理」中,只要懂得KML 的語法,即可在3D 的 臺灣地形圖中,套疊需要的資訊。以圖中的疊圖為例,藍色為可能發生 土石流的潛勢溪、紅色為需要疏散的範圍,而文字框為災區資訊。

圖片來源: 

水保局土石流防災中心

地圖服務的整合,不只是為一般個人帶來生活上的便利,它也能用於國土安全,就像下面這個例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簡稱水保局)委託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設計「Google Earth災情管理」系統,將災情研判的輔助資訊,從平面的紙本資料改為立體的視覺化影像,不僅直覺而且簡單易用,讓防災中心對於土石流警戒的研判更有把握。

傳統地理資訊系統的問題──學習門檻過高

水保局早期研判災情的方式偏向手工作業,即使搭配GIS系統,專業門檻還是很高。以紙本化的純表單作業來說,相關人員人手一份雨量列表,說明哪些地區達到警戒值,這樣的文數字內容及平面的地形圖並不直覺,就算標上等高線,對於非專業的人員而言,想像的立體山脈走勢還是有困難。

而在Google Earth災情管理之前,水保局也有使用其他地理資訊系統的經驗,不過使用介面並不友善,因為內部訓練使用的成效不理想,最後只有少數幾位具專業背景的人可以勝任。

自從2006年底導入Google Earth災情管理系統後,風災期間大家不再人手一份紙本資料,只要將Google Earth的3D地形影像投影在會議室中,再套疊中央氣象局提供的衛星雲圖、雨量圖、單站雨量資料,以及全臺灣1,503條的土石流潛勢溪流(有可能發生土石流的溪流)、重機械待命圖、易致災點、疏散方向、土石流觀測站、已發生災害的點位及災害資訊、工程人員現場拍攝回來的照片,以及過去搜集的各地災害歷史資料……等,視覺又立體的效果,即使是一般的人員也能夠理解圖上的資訊。

提到導入Google Earth災情管理帶來的成效,土石流防災中心主任陳振宇表示:「以前得操作平面的地理資訊系統,現在不用安裝任何軟體,直接套疊在Google Earth上就可以開始分析。」最重要的是,Google是網路平臺,所以不管在家裡或辦公室,都可以上網看到最新狀況。

Google Earth省錢、省人力,還可以方便大量推廣

對於水保局而言, Google Earth有免費、簡單、直覺及省頻寬等好處。陳振宇提到商用的3D地理資訊系統價格均在百萬元以上,而運用Google Earth,只要懂得表達地理標記的KML(Keyhole Markup Language)寫法,就可以很簡單地設計出災情管理系統。由於雨量資料及圖資等,都是防災應變本來就需要維護的資源,所以水保局導入這套工具幾乎沒有成本。

陳振宇強調:「不但省錢、省人力、省教育訓練資源,更重要的是,可以大量推廣。」水保局希望Google Earth災情管理不只水保局內部使用,更重要是推廣到地方政府。除此之外,民眾只要下載並套用水保局的KML,馬上就可以把Google Earth提升到防災等級。

省錢的另一面是省頻寬,尤其地理資訊的圖檔都很大,當使用者下載大量彩色的影像當底圖時,頻寬很容易就吃光光了。而頻寬的使用對水保局而言,意義不同於其他網站,因為在防災應變期間,土石流警戒資訊的發布,是水保局最重要的工作,所以他們不希望圖像化的地理資訊影響警戒發布的作業。

在土石流防災資訊網上,土石流紅色/黃色警戒是標示在Google Maps上面,而且民眾上網查詢時,使用的是Google的頻寬。在Google Earth的應用,水保局只要把潛勢溪流的位置、雨量站的點位等資訊,用Web Services的方式傳送給使用者,其他圖資的部分仍是使用Google的頻寬。

雨量資訊結合地形,降低誤判機率

此外,Google Earth介面的簡單性,也使系統的推廣更容易,陳振宇說:「使用Google Earth已經不存在電腦能力強不強的問題,只需要幾個『Click』動作,就可以操作。」以前只有特定幾個人懂得如何操作地理資訊系統,現在每個人都可以處理。

另一個好處是直覺。陳振宇回憶過去的災情分析經驗,由於雨量站的相對位置很難想像,尤其雨量站有故障的可能性,所以當他們發現兩個距離很近的雨量站所搜集到的雨量資料差很多時,直覺懷疑是──雨量站壞掉了。

可是在Google Earth平臺上,當地形展現出來,發現原來其中一個雨量站是在背風面,雨量較少的原因就清楚揭曉了。這是紙本和平面圖無法做到的效果,立體的地形呈現提供使用者更直覺的資訊。

用Google Earth當作沙盤,幫助災情研判

Google Earth研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沙盤」。陳振宇說:「以前當兵要做沙盤推演,現在Google Earth就是我們的沙盤。」它幫助水保局在分析研判上更有信心。

在發布土石流警戒之前,陳振宇都會用Google Earth先模擬一下當地的狀況,他的說法是用這套工具「飛飛看」。因為「東山下雨,西山晴」的情況是有可能的,檢視過山區的環境,並疊合這區的雨量和周邊的潛勢溪流等資訊,有助於確認土石流警戒值的合理性。

勘災前飛一遍,效果可比親臨現場

Google Earth的應用擴展到勘災上,陳振宇提到今年10月初至宜蘭縣勘災的經驗,由於未曾去過當地,於是事先將工程人員提供的座標資料轉到Google Earth上,檢視地理位置及河川的流向,便找到斷橋原因──原來它位於河道的「攻擊波」位置。

勘災的另一個困難在於,鄉公所或村里長回報的災害地點,常常是當地的名字,例如「華興部落」。在地圖上遍尋不著的情況下,陳振宇只好在Google Earth上沿著河「飛」一遍,並考量淹水和土石流的地形條件、災害描述的情況,找到地形徵兆很像的地方,再標定位置前往,結果到了現場,一看果然就是當地人所稱的「華興部落」。

結合Wii的趣味性,防災宣導效果加倍

除了災害發生時的應用,水保局也將Google Earth災情管理的應用延伸到防災宣導。

水保局便嘗試讓民眾使用Google Earth災情管理系統,為了克服民眾對於操作電腦的恐懼,他們便與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合作,研發運用Wii的搖桿控制Google Earth行進方向的機制,當民眾以類似玩遊戲的方式,以Wii操控Google Earth,趣味性隨之大增。

尤其當民眾在系統上看到自己的家,現場氣氛更是熱絡。此時再傳達這附近哪裡有潛勢溪流、什麼情況要疏散,及疏散的注意事項,宣導效果便大增。

創意使科技更有價,街景車也可以用在防災

事實上,應用Google Earth設計災情管理系統,以及結合Wii以宣導防災觀念的想法,都是水保局看到國內及國外的應用案例而激發靈感,然後再委請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實作。

未來,水保局規畫運用Google Earth製作疏散避難的教學。只要在Google Earth上,結合Google的街景車及內部工程人員所拍攝的照片,便可呈現實際的疏散路線,若是經過容易斷的橋,也可事先提醒。水保局與Google聯絡後,他們表示願意配合,水保局選定的地點,將優先前往拍照。

 

Google Earth 災情管理系統中,疊合氣象局的雨量資訊,可幫助水保局了解全臺的降雨分布。圖片提供/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

 


相關報導請參考「結合地圖展開資料分析新視野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