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adata大中華區大資料總監孔宇華表示,企業面對大資料,可以用Bigdata start small的想法,從小議題開始導入大資料技術。

圖片來源: 

iThome

【美國納許維爾現場報導】

有鑒於大資料技術的興起,Teradata在原本資料倉儲上架構了大資料技術,除了加上Hortonwork Hadoop,還有Aster大資料探索平臺,3個區塊總稱為統一資料架構(Unified Data Architecture,UDA),Teradata大中華區大資料總監孔宇華表示,會有這樣的架構,是與客戶溝通後的結果,並非憑空創造出來的。

Hadoop提供低成本的儲存,並且負責ETL等運算工作,而Aster則作即時分析之用,孔宇華表示,Hadoop用於分析上並不是這麼適合,因為分析通常是一個迭代的過程,當要更改Hadoop分析資料的方式,需要改寫程式碼,但是這大部份對於有資料專業卻沒有技術背景的人,學習門檻過高,而Aster的統一SQL語法介面相對比較容易的,他認為,一定有不少的大型企業,擁有足夠的人才資源可以把Hadoop應用的很厲害,但對於許多中小型規模的公司,UDA架構對他們來說是比較適合的。

孔宇華說:「不少企業聽到大資料這個詞彙,就把重點放在「大」,認為大資料又是另一套資訊系統,又要添購硬體設備了」,事實上並非如此,他認為,企業的大資料計畫的啟動,必須要從商業的角度開始,先對資料有想法,並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他表示,以BigData Start Small的想法,從一件小議題開始導入大資料技術,在1至2個月內取得成果,通常會需要至少2個人,其中一位必須擁有該議題領域專業技能,而另一位具有分析資料的專業互相搭配。

美國有家航空公司,想要透過感知器了解飛機零件耗損的程度,在零件還未真正完全損壞之前做到預測維修,孔宇華表示,這個案例只有1個人負責,但只花了2星期就完成了,雖然這算是一個極端案例,負責的人同時具備航空以及分析資料的專業,不過,可以看到大資料技術導入的情況,可以有別傳統資訊系統,需要花費數月甚至以年計算的時間。

孔宇華說,導入大資料技術必須要能與企業既有的系統流程結合,否則將會成為多出來的系統,而導致最後以失敗的結局收場。另外,人才也是大資料技術很重要的一塊,無論是企業既有的員工抑或是新招募的人員,大資料技術所需要的是有別於以往的新技能。

要發展大資料技術,孔宇華認為,企業比須先有資料,而且必須要循序漸進,就像是小孩到成人會經過學習爬、走、跑的過程,企業也需要先有資料,並從小資料分析起,再進階到大資料的階段。因此在每個產業應用大資料的成熟度也不同,常聽到大資料的例子像是電信、銀行、零售等,這幾個產業都累積大量的資料可供分析。

另外,孔宇華也說,企業對於導入大資料技術的態度也跟市場的競爭有關係,他以零售業為例,中國幅員廣闊人口多,市場競爭小,企業展店鋪設通路的利潤較高,不會想把這些資金投入在大資料分析上,但相對的,臺灣市場小相對競爭激烈,企業會開始想分析資料,當量進步有限就朝質努力。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