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全球手機研究經理Ramon Llamas指出,2018年,穿戴式裝置市場將突破200億美元,未來企業BYOD策略可以納入穿戴式裝置的管理。

據市調機構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和亞太區ICT支出上,在雲端、行動化、巨量資料和社群商務的第三平臺架構上的投資將超越投資以個人電腦和網路為主的第二平臺,成為IT市場的主流。

IDC將IT技術典範區分為三種不同的平臺,第一平臺技術是大型主機,而第二平臺則是個人電腦等裝置,IDC認為,現在正要邁向第三平臺,包括了雲端、行動化、巨量資料、社群商務的時代。以今年IDC對亞太區CEO和CIO的調查來看,IDC亞太區Practice Group副總裁Sandra Ng表示,資安為趨動企業邁向第三平臺市場的第一主因,因為企業注重客戶隱私,這也是企業使用大資料和行動化等所造成的結果。

Sandra Ng表示,在企業正朝向第三平臺的方向前進時,不可避免的,會面臨到挑戰,但也帶來了新機會。例如,企業強烈希望提升客戶體驗,因而帶動了O2O(Online to Offline、Offline to Online)虛實整合應用的崛起,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不過,亞太區缺乏擅長第三平臺技術相關的人才,這也是亞太企業邁向第三平臺的挑戰。對臺灣製造商或廠商來說,Sandra Ng指出,角色轉變,從提供系統者轉變為提供服務者是一大考驗。

長遠來看,越來越多企業轉型為服務提供者之後,Sandra Ng表示,這也有助於基礎建設市場的成長,也會帶動世界各地更多資料中心的建置。所以,IDC推測,未來2年,全球的雲端基礎建設會成長2倍。

也由於資訊業者將從系統提供商轉為服務提供商,未來五年,物聯網裝置數量會有2倍成長。另外,約75到80%的新雲端應用程式會密集使用大資料。2013年到2017年,新雲端應用程式會有10倍的爆炸性成長。雲端開發者規模會有3倍的成長。

穿戴式裝置今年出貨將達1,900萬臺

IDC全球手機研究經理Ramon Llamas指出,去年穿戴式裝置在CES展覽中不是最夯的前五名,今年卻是第一熱門資訊產品,此外,智慧手錶Pebble在募資平臺Kickstarter上,共募得1,030萬美元,由此可見穿戴式裝置浪潮正持續高漲。

IDC將穿戴式裝置分成3大類,包括複合配件(Complex Accessory)、智慧型配件(Smart Accessory)和智慧型穿戴裝置(Smart Wearable)。

據IDC調查,在2013年時,全球穿戴式裝置總出貨量為600萬臺。並且IDC預估,在2014年時,穿戴式裝置出貨量將達1,920萬臺,到2018年,出貨量則將達1億1,190萬臺。

Ramon Llamas認為,穿戴式裝置市場有很大成長潛力,2018年,穿戴式裝置市場將突破2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83.2%。他認為,穿戴裝置為開發者和廠商帶來了新市場。開發者能開發穿戴裝置的第三方應用程式,另外,未來企業BYOD策略也可納入穿戴式裝置的管理。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