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侯企業管理執行副總經理張允洸:「ITIL不是一個靈丹,藥到病除。是讓企業強身,讓企業改變體質。」

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KPMG所屬的安侯企業管理日前發布2007年臺灣ITIL發展現況報告,報告中指出臺灣已應用ITIL/ITSM的組織中,約6成對導入後情況表示滿意,但導入主要預期目標並未完全實現。iThome特別專訪安侯企業管理執行副總經理張允洸,解析臺灣企業ITIL執行現況以及導入效應不同預期的主因。

問:臺灣企業導入ITIL的情況如何?
答:以我們的分類方式,以資訊、通訊及娛樂業,產業在ITIL的成熟度最高。因為這些產業,產品裡面就有很高的IT元素,尤其像是IT對通信業的影響最直接,另外金融業的比例也很高。這個結果與國外例如澳洲的調查結果相似。但臺灣比較特別的是基礎建設、政府及醫療業比國外高。

問:為什麼臺灣在政府類的ITIL成熟度比較高?
答:因為臺灣推廣資訊安全認證,是採用法規遵循的方式進行。使得政府機構容易接受程序導向的制度。完成資安認證後,會想下一步要認證什麼,ITIL因為有ISO的架構,框架很容易了解,使得很多政府單位開始做ITIL的訓練。

問:臺灣企業導入ITIL時,最主要的挑戰是什麼?
答:目前臺灣看到的狀況是,在ITIL資訊服務管理裡,最大的挑戰和門檻是人力的不匹配(Mis-Match)。ITIL需要IT最高主管本身對ITIL有足夠的體會,必須要有很大的承諾。但企業多半派出來還是年輕人,學習能力很高,有很強學習熱誠,但是學到的東西,回到企業後他不知道怎麼用,沒辦法開始落實。

問:為什麼派年輕的技術人力沒辦法落實ITIL?
答:第一,他的層次不夠高,即使有心,也沒有足夠的職位和職權,觸發改變。這是一個變革,年輕人層次不夠高。第二個,本身的經驗不夠。ITIL就像是金庸的小說,高中大學看,畢業工作三年後,結婚後,每個階段都在看,但是體會都不一樣。年紀大了看歷史背景,典故和謀略,青春期則是看羅曼史,每個時侯體會是不一樣的。ITIL也是一樣,年輕人去上課的時侯,因為過去背景經驗有限,所以體會有限,回到崗位上時,沒辦法知道要怎麼去建議,怎麼去做很多事情。越有經驗的人,學ITIL,回來的效益會越高。

問:可以進一步說明資深人員受訓的好處?
答:ITIL很不一樣。不像資訊安全,技術人員學回來還可以用,但ITIL不是。ITIL與過去學經歷背景,工作經驗、是否待過顧問公司,尤其是與過去IT管理職的經驗有非常大的關係。ITIL有11個process,畢業三五年頂多才碰過其中一兩項,沒辦法了解整個環節。ITIL很重要的概念是每個流程都有關係,當講其他沒接觸過的流程時,經驗不足就沒辦法了解為什麼這個這麼重要。但一個十年經驗的主管,就會覺得ITIL太好了,一下子打通任督二脈,以前沒辦法整理出一個邏輯,不知為何而戰,不知怎麼去戰,資深主管會發現ITIL是把思維整理得很清楚,所以能夠學的很快。

但很不幸,臺灣越高階的主管,越沒有上ITIL的課。企業的迷思是只要送種子教師去受訓,回來教大家就好。所以,送兩三個就很了不起。ITIL不是這樣子,ITIL是一個思考洗腦的過程,變革過程靠兩三個資淺人員是沒辦法起任何作用。外面的課程是很標準的單向講授課程,這樣的課程沒辦法吸引高階主管,所以造成他們認為上課用來考證照。高階主管會覺得我怎麼需要去考那些證照呢?ITIL周邊產業的行銷策略都不太對。

問:你覺得高階主管應該考認證嗎?
答:產業界裡面如果有一個CIO,真的能拿到ITIL Service Manager認證,就可以好好讚揚。但臺灣的CIO太忙,很難。但如果企業的中階主管,能夠拿到ITIL Service Manager,我覺得影響就會非常大。CIO應該鼓勵中階主管去考認證。畢竟中階主管,還在快速成長期,學習力還高。若願意花力氣學習知識,收入又能負擔,最適合考ITIL Service Manager的認證。如果企業CIO願意把中階主管拿到Service Manager認證當作KPI就太好了。不過現在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中文化的問題,因為很多ITIL文獻中文化的部分不是很多。現在Service Manager考不上有50%是因為英文的關係,普遍臺灣職場英文都不夠好。

問:怎麼要解決企業導入ITIL時人力不匹配的問題?
答:新Idea初期,尤其是IT和管理的結合,很難標準化上課內容,要讓企業馬上提升基本能力,必須要貼近企業現況。針對企業現況,舉辦Workshop,因為Workshop不是單向講授,而是把企業天天都會遇到這些事情,包裝成一個針對企業當前狀況的個案研究活動,全部都是針對該企業狀況來執行。

透過一個Workshop,把IT部門中級以上都找進來,順便找財務單位、業務單位進來,效果會非常好。

對企業來說,舉辦Workshop是最好的一個起步。我們發覺很多企業ITIL聽了兩年,但是第一步不知道怎麼踏出去。派幾個人去上課,回來石沈大海,被澆冷水,就會覺得上課沒有用。變革最怕起步時沒辦法形成氣侯,動能一掉就完了。

問:為什麼需要使用單位參與Workshop?
答:因為ITIL的重要觀念是,IT活動是要提供服務。不能讓使用者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你自己認為很好的定義,使用者是否認同?先期訓練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要把使用者包括進來。讓他們知道為了要提供這個服務,IT要做多少事情,讓對方有概念,然後讓彼此都講一樣的語言,講ITIL的語言,以後溝通期望,溝通Service Level時,就有基礎。

問:CIO需要什麼心態?
答:要做ITIL,CIO的心態需要很主動的扮演積極IT的角色,對自己的工作很驕傲,隨時想IT要怎麼幫助業務,什麼會議都跑第一個,也就是所謂花蝴蝶式的CIO,這對ITIL是最重要的。因為ITIL是溝通、是變革,如果領導者是內斂型,就不容易推動這樣的變革。門檻沒有很高,因為CIO看過太多東西,他一看就點到了,但是要坐下來看,不能只是聽下屬報告,或自己研究一下,通常CIO也不會有太多時間自己研究。

問:企業做好人力訓練和心態調整之後的問題是?
答:接下來比較大的問題是變革的抗拒。臺灣企業,常常忘了軟的部分(Softside),ITIL很多東西會影響到後面很多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要有足夠的溝通,在不同的時間,跟不同的人溝通不同的訊息,大家才能慢慢接受這樣的概念和改變。企業對變革的抗拒,要當成一件事情去做。ITIL目前最大的阻力,我認為是也是這個。

問:這是ITIL變更管理嗎?
答:這不是ITIL的變更管理流程(Change Management process),我講的是變革管理。當然,變革管理不只是ITIL,因為ITIL是一種流程改變,所有大的流程變革,變革管理都很重要。舉例來說,要做ITIL,發現企業的專案管理能力不足,就不能只教ITIL,在變革管理中就要教企業怎麼做專案管理。

問:你認為ITIL第3版適合臺灣嗎?
答: v.3很適合臺灣。因為概念比較完整,而且v.3比較精簡。v.2版本由太多人來寫東西,容易有不一致的地方,嚴謹度不盡符合期望。需要比較有經驗的人,才能了解v.2。不過,只要學通,學哪一版都沒關係。

問:對企業來說,直接導入第3版會不會有問題?
答:不會。因為實質內涵是一樣的東西,差別只在,ITIL第3版看問題,是強迫你整體一起考慮。文⊙王宏仁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