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最近UGS獨立後的大動作,PLM市場上其他解決方案提供者如PTC、愛捷(Agile)、IBM或擁有MatrixOne代理權的艾群,回應的態度幾乎一致,皆認為這件事對臺灣市場的衝擊並不大,在大陸競爭態勢比較有直接加強效果。多數業者都看好今年帶來的業績,也紛紛往非高科技製造業發展。需一、二年時間建立品牌和行銷通路

「客戶不會聽完你的報告馬上決定採用,畢竟每個專案成本都相當高,針對自己的用途考量,過程中會有很多想法。」PTC認為,UGS歷經與EDS的合併和脫離,公司去向不明,客戶會降低對廠商的信任,「今天該專案經理是A公司,明天又換成B公司,或因此造成的人員更替,都有不好的影響。」

PTC和愛捷互相指認對方為最大競爭對手,愛捷業務總監陳敏坤指出,約有70%到80%的案子都會碰到PTC,UGS在大陸耕耘較久,尤其在大陸的汽車、傳統和航太市場有不錯的成績,在臺灣比較不會遇到。

陳敏坤說:「若他們以既有的CAD市場為基礎,航太用戶會比較多,高科技製造比較難切入,在其他領域尚未建立代表性客戶,銷售周期會因此拉很長,他們要再花一、二年的時間打品牌和建立客戶關係。」給我上線,其餘免談

PLM的基本組成5大管理子方案分別為產品資料管理、格局管理、協同產品設計、客戶需求管理以及直接物料搜尋。陳敏坤說,廠商之間的產品差異性不大,主要分別在於行業別的了解和導入方法的不同。「透過當地合作夥伴對於客戶的諮詢和開發,從基本的需求著手,專案的成功機率比較大。」愛捷的開發、導入和教育訓練夥伴為資通和前進國際。

PLM競爭者多半批評PTC產品的成熟度不好,給客戶勾勒很高遠的願景,時常無法達成。「顧問講得好、程式開發也沒問題,但導入後卻遇到流程的銜接問題,目標太過高遠,客戶需求也難掌握,最後多半結不了案。」

近日IBM PLM團隊拿下PTC原來的大客戶,也是導因於遲遲無法上線。隨著產品技術和市場的成熟,專案整體成本也有降低的趨勢。一般顧問價碼每人每天約2萬元,資深顧問每人每天約4萬元,隨著導入經驗的累積,每個專案需要的顧問時數逐漸減少,針對各行業別的解決方案也建立了可重複應用的元間或模組,無論就人力、所花的時間和投資成本都因而降低。非傳統產業初試啼聲

除了製造業外,PLM廠商也把注意的焦點移到其他領域。陳敏坤說,3、4月前他們仍把目標放在高科技領域,4、5月後轉向新的方向。例如8月剛上線的IC設計廠商,導入已PDM為核心的工程變更系統等;預計月底上線的全球第五大的運動器材製造商喬山,或從事藥品研發、代理和代工的大型製藥業等。而在大陸也將拿下知名的汽車製造商。

他進一步指出,ERP廠商如SAP或甲骨文也說有提供PLM產品,「但至今看不到成功的案例。」透過經銷夥伴的努力,IBM PLM經銷事業經理廖禎祥指出,今年SmarTeam業務也會有「突破性」的表現。「金字塔頂端大型企業的競爭已經結束,接下來是中小型企業市場的競爭。」MatrixOne重起爐灶,艾群擔重任

由於衛道事件的影響,過去一直低調的PLM廠商MatrixOne也受波及,日前艾群爭取到MatrixOne的臺灣代理權,即將完成簽約流程。艾群總經理詹順任說:「我們看PLM這塊市場很久了,也看了很多家的產品,和艾群的專長J2EE最搭配的,就是MatrixOne了。有些廠商說自己的產品是PLM,我想這些產品執行出來的效果可能和真正PLM會有差異吧!」MatrixOne在臺灣至今有9名客戶。

不過,過去在電信業系統整合見常的艾群,在製造業解決方案市場則屬於晚進者。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製造業領域,詹順任認為:「製造業將IP留在臺灣是重要的事,但過去一直不重視。MatrixOne是個好產品,但過去在臺灣PLM市場知名度不高,因為合作伙伴不懂製造業造成的。而衛道引發的負面效應應該只是短期現象,就長期來說,完成每一個專案應該是未來最重要的任務。」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