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ocol=社交禮儀的年代

從一個國貿系的大學生,到擔任IBM「嫡系」大型主機工程師,性質180度的工作,外人看來似乎困難重重。黃維德說:「這要感謝IBM鼓勵跨領域學習的精神,技術對我當然有門檻,但是當時別說非本科系學生,即使是本科系畢業生,也不見得可以了解大型主機的架構與技術。」

擔任大型主機工程師期間,黃維德靠著自我進修彌補技術缺口。不過,當時因為許多技術還不夠普及,許多技術名詞還沒有收錄在字典中。他記得當時Protocol(通訊協定)一詞,在字典中的解釋是「社交禮儀」。

5年的大型主機工作,讓黃維德拿到IT產業的入門票。開始的3年,黃維德跟著同事一起接觸企業,這3年被黃維德形容成「半工半讀」年代。之後的2年,黃維德才開始獨立面對企業。不過,回想當年同一期進入IBM的26位「同學」,現在只剩黃維德與另外一位產品經理還留在IBM。千頭萬緒,心情篤定

今年5月24日,黃維德正式接掌IBM個人電腦部門,旗下不僅有電腦業務,還包括印表機、投影機。1999~2001年間,黃維德曾經擔任IBM印表機部門的主管,掌管範圍一度擴及大中華區。不過,黃維德基於個人因素,在2001年底向IBM提出申請,2002年即回臺掌管公共事業群。

面對快速變化的電腦事業,黃維德說自接任的第一時間開始,就以「滿心歡喜」的態度看待,即使接任後千頭萬緒,但是心情已經相當篤定。

從經營面分析,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生存、穩健、領先與成長。黃維德認為,現在IBM的電腦事業沒有生存與穩健發展的問題,當前最重要的,是和夥伴共同領先業界,做到這一點,才能繼續在市場成長。

黃維德認為,電腦與大型主機最大的不同,是電腦的不可控制力更多,當這些不可控制力發生時,如何更快、精準地解決問題,才是重要的關鍵。電腦二元化競爭的觀察

接任1個月以來,黃維德抱著「exciting」的心情,全力投入電腦事業,在許多同仁眼中,黃維德像一位不需要睡眠的超人,每天睡眠時間極少。

面對經營的事業,黃維德有「初步」的觀察。「過去IT產業分散式的競爭,有越來越集中化的現象。」這是黃維德近來觀察電腦產業的結論。

集中化的結果,讓電腦二元化發展越來越明顯。外商與本土、價格與差異化、品牌與組裝,因為高度集中在兩端,二元化的發展因此成形。黃維德也認為,二元化的結果,會導致消費者向市場的領導者快速靠攏。

黃維德說:「價格當然是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如果只考慮價格而不做品牌,市場上只會有一家廠商,不會有這麼多家一起生存。」

黃維德還說:「我真的想好好做,並且告訴我的同仁、夥伴,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工作,不只是『快』而已。」黃維德的經營目標,不僅是市佔率要第一,連知名度也要第一,至於其他部分,只是方法與過程而已。IBM的「明星」?

黃維德接任以後,積極拜訪多家夥伴。不過,接任的消息一傳出,不少未見到「本尊」的通路夥伴,會把黃維德與另一位明星黃維德畫上等號。

不只是通路夥伴,黃維德自己也常遇過類似的事。黃維德平常送洗的洗衣店,就因為「黃維德」三個字,常讓洗衣店工讀生向黃維德的家人表明希望一睹「明星」的廬山真面目,讓黃維德與家人因此哭笑不得。

新人新政,在IBM工作已經14年的黃維德,以「滿心歡喜」的心情面對這場跨領域的學習,未來IBM電腦事業的表現如何?不但IBM自己得時時掌握,消費者、通路夥伴、競爭對手,也都等著看IBM的表現。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