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拿TFT-LCD跟半導體產業相比,因為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其中製程都是一道一道標準化作業,以前段零組件的製程為例,從玻璃切割、研磨、清洗,到光阻剝離、測試,繁複程度比半導體的製造過程,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與半導體不同的是,經過了一道道複雜、精密的程序以後,做出來的某項零組件,還得搭配各式各樣同樣經過繁複程序所做出來的其他「半成品」,然後才能集中到一個地方去兜成一個TFT-LCD面板,面板再進一步兜成模組,然後才能被系統業者採用,成為我們所使用的TFT-LCD顯示器。

因此許多人有時也會以「高科技組裝業」來謔稱面板業者的實際工作。因為,拿半導體業來比較,一個半導體業製造業者在製造一個產品的時候,只需要購買一些必要的材料,然後經過專業的技術生產出產品。以DRAM的製造為例,外購的材料大約僅佔2成,其他8成都是每家公司自己可以掌控。

相對的,作為一個TFT-LCD面板業者,特別是臺灣的面板廠商,其關鍵零組件包含彩色濾光片、驅動IC、偏光板…等等,幾乎所有關鍵零組件都必須從外部購買,剩下的工作,就是在廠裡把所有東西組合起來而已。猶有甚者,由於面板價格波動大,常常使得業者的獲利狀況隨之起起伏伏,這一點又像極了DRAM產業。

雖然面板業者極度不願意被「DRAM產業化」,並舉出許多相異點來證明TFT-LCD面板產業不比DRAM。不過,受制於價格的這項特質,卻是該行業與DRAM一樣揮之不去的風險與夢魘。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