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發的定位是什麼?

順發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3C產品末端通路商。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也是每一家末端通路商都想要達成的目標,但是要怎麼做?其實每家都還在試。有句話說,「你必須比消費者更了解消費者」,但這並不容易做到,但我希望至少可以讓消費者成為你的朋友,幫你的忙,讓消費者的資訊成為公司的資產。

在小賣場時代,做到這些不難,只要勤快些就沒有問題。不過,一旦規模擴大,就沒有辦法掌握。所以很早以前,順發就導入微軟即時連線的MIS系統,各家分店全部連線,掌握相關商品的訊息,也可以與上游供應商分享相關資訊,建立關係。

目前我們是使用Windows2000 Datacenter還有康柏的電腦伺服器,作為系統平臺,分公司在5分鐘內就可以得到總公司的最新售價,使價格可以維持彈性,這就是順發的優勢。

靠著資訊系統,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資料,第一時間調整,也在第一時間獲得績效與好處。

舉例來說,前年年初,電腦記憶體價格開始飆漲,我們當機立斷向上游訂購8000條記憶體,10天內就創造了140萬元的利潤。賣場管理是一門學問,你有什麼看法?

在賣場管理上,我希望做到貨色齊全,這就是順發賣場比一般的資訊賣場大的原因。資訊產品有一項特色,就是「好的東不一定可以用,可以用的未必有最佳效能」。因為最好的東西,可能與消費者現有的設備不相容,適合消費者的產品,消費者也不見得能讓它發揮最大效能。

對於一般顧客,順發可以協助選擇最適合他們的產品,或是讓商品可以發揮最大的效能。至於玩家級的客戶,他們對商品的了解甚至比店員還多,順發多元、齊全的商品,可以提供一次購足的服務,再加上順發連鎖店多,價格上也比較有競爭力。

對於賣場的經營模式,我還在不斷的調整。但我可以說,目前我們累積的經驗比別人多。這是順發最大的利基。順發的家族企業色彩還是很濃,上櫃後會改變嗎?

其實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企業都有優缺點,家族色彩對順發不見得是負數。舉例來說,在公司書面制度尚未形成時,因為是家族企業,成員之間都有長期養成的默契,也知道彼此的專長,所以分工合作會比較緊密。相較之下,大公司主管間可能有自己或部門的利益考量,一般合夥公司也可能會有信任的問題。

所以,對我來說,我在意的是上櫃後,公司上下是否能維持還是像家族企業一樣的向心力,「用人唯才」是必須貫徹的原則。燦坤進入3C領域後,幾乎把順發當作第一個競爭對手,甚至有所謂「獵順計畫」,你們要如何因應?

臺灣在今年加入WTO,全球化的時代來臨,若只放眼臺灣,顯得格局太小。其實在任何產業,你都要設法拿到這個領域的No.1,因為只有贏家能拿走大部分的利潤,當老二很辛苦,你必須付出相同的資源,但因為你是第二,所以只能分到第一剩下的部分。在低迷的時候,連No.1都賺不到錢時,當老二就更辛苦了。

我很欣賞吳董事長「拿第一」的決心。但是是否能拿到第一,還是要看自己的位置。在3C通路部分,順發的位置比燦坤好得多。燦坤進入3C通路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在零售通路都沒賺到錢,還看不出有什麼出色的地方,先前資訊產品佔燦坤營收的比例也不大,這不是燦坤所擅長的領域。

反觀順發,順發的獲利一直相當穩定的成長。在末端通路這一塊,順發做的比燦坤好,從實際數字來看,我們已經是零售市場的No.1了。

對於「獵順計畫」,我不予置評。不過,燦坤在順發店面旁邊布點的作法,只會讓順發更好。競爭可以把市場的大餅做大,但做大的餅會由贏者拿走。在競爭對手的壓力下,順發的動作會更快,市佔率只會比以前擴大。我認為,燦坤的宣示,對順發只有正面效益,贏家會是消費者與順發。外傳燦坤曾希望併購順發,確有此事嗎?

去年確實談過。當初吳先生開出的價格是每股20元,但是當時順發前幾年每股盈餘(EPS)平均都在5元以上,如果以這樣的價格賣出,根本對不起股東。沒錯,20元是順發先前內部小額增資給員工認購的價格,但這具有犒賞員工的作用,沒有理由當作外部蒐購價格,所以之後,我們再也沒有談過有關併購的事。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