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攝影/余至浩

近日在臺灣舉行的SAP NOW大會上,SAP不只首度公開展示了GenAI助理Joule在ERP系統中的應用,還提出了商業AI架構,重新定義企業營運方式,更宣布今年將推出100個新的AI場景,協助企業解決內部流程或業務面的各種問題。

為了協助企業數位轉型,SAP在會中提出三大策略面向,包括以數據驅動商業流程、全面性AI賦能以及綠色帳本助力永續發展。

在數據驅動商業流程中,SAP以商業技術雲端平臺BTP和雲端ERP為主軸,來改善和優化企業營運流程;而在全面性AI賦能方面,則要用AI賦能商業流程智慧化,包括提供開箱即用的內嵌商業AI服務,以及推出生成式AI助理Joule等。這也是SAP近期積極發展的重點,此外,在企業永續方案上,SAP還將在ERP中整合了綠色帳本功能,加速企業永續發展。

SAP臺灣總經理陳志惟表分享了目前SAP在AI方面的成果,包括超過2.7萬家企業客戶採用其商業AI方案。在商業AI場景的應用上,去年第4季新增了34個場景,他預告今年將推出100個新的場景。

儘管生成式AI在今年爆紅,陳志惟指出,SAP強調的是商業AI,更加聚焦於當AI進入到企業級應用時,如何透過AI協助企業轉變內部流程、作業,以應對新的商業發展模式或需求。

SAP 現階段提出的企業AI應用場景,包含了財務、供應鏈、客戶體驗、採購、人力資源、IT與跨職能共六大場景,每個場景都還可以細分不同任務。例如在財務AI應用場景中,企業可以使用AI處理稅務合規性、現金申請、智慧權責發生制、差旅費審計、差旅費核驗、發票處理、商業誠信篩選、貨物和發票收據比對以及行動費用登錄等任務。

又如在供應鏈AI應用場景中,AI可以協助處理在途庫存管理、視覺化檢查、需求預測與感測、項目成本預測、預測交貨處理、需求驅動補貨、正向調度、現場服務安排、資產預測與優化、慢速材料移動預測以及收貨單處理等多種任務。

SAP台灣客戶諮詢負責人吳孟穎表示,SAP的六大企業AI應用場景中包含各種生成式AI應用。例如,在人力資源方面,企業可以利用生成式AI生成職缺說明、面試問題和學習建議;在客戶體驗方面,能以自然語言生成相關內容、票證和產品描述;在供應鏈管理上,則可使用生成式AI結合影像辨識來識別和處理物流出貨單,並自動生成出貨文件。

SAP還提出商業AI架構,要用商業AI重新定義企業營運方式,並帶進許多AI生態合作夥伴,包括Google Cloud、IBM、微軟、AWS、Nvidia、Cohere 、databricks、Anthropic等。

SAP的商業AI架構分為三層,最底層是AI基礎層,它架構在SAP商業技術雲端平臺上,能夠介接主流的LLM模型,包括OpenAI的GPT、IBM的Watson、Google Cloud的Gemini以及Nvidia的LLM模型等。企業可以在內部場景中對接並試用不同的LLM模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型,甚至可以使用自己開發的LLM模型。

上一層是內嵌式AI層,將生成式AI在內的商業AI帶進SAP全線產品,協助企業將業務場景智慧化,包括雲端ERP、HR管理、支出管理商業網路、供應鏈管理、CRM管理以及商業技術雲端平臺。

最上一層是SAP生成式AI助理Joule。企業用戶可以透過自然語言方式提問,Joule會根據提問內容找出來相對應的數據、進行分析並給出建議,包括洞察問題、提供智能見解和輔助決策,企業不需要考慮資料存放在哪一套SAP系統。雖然Joule目前主要使用SAP自身的數據,但未來企業可以透過底層的AI基礎模型延伸,取得外部數據。

吳孟穎表示,目前Joule已經在SAP人資雲服務中推出。今年底,將整合到ERP系統中,明年CRM和採購雲也將陸續採用。她提到說,目前已有臺灣企業客戶正在展開GenAI的PoC試驗。

SAP這次在臺公開展示了GenAI助理Joule在ERP系統中的應用,如何透過Joule快速提供企業財務分析洞察資訊,讓營運管理高層可以更快擬定決策並採取行動。

過去,企業若想從S/4 HANA ERP中獲得財務業務洞察,通常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包括手動分析利潤和專案、分析專案中的數據、建立摘要、設定專案優先序,並將發掘的洞見整理成摘要,然後與團隊成員分享這些結果。

從現場展示的應用中,使用者只需在ERP系統中的對話介面提出問題,Joule助理就能協助完成大多數的操作及分析流程,並獲得最終的洞察結果,從提供專案資料、給出詳細的專案摘要,到提供關鍵利潤和專案優先序等,都能透過Joule來協助完成,大幅節省資料分析和整理時間。不過,目前Joule主要提供英文輸入,尚未包含中文。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