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台灣大哥大悄悄揭露了運用大型語言模型(LLM)優化自家智能客服小麥的成果。他們並非採用常見的微調LLM優化方法,而是以嵌入式模型(Embedding model)搭配客服知識庫,來讓小麥回答更準確、更有人味。後來,他們還將自己的成功經驗打包成產品,要提供給有LLM應用需求的企業。
為何不直接建置資料集、微調LLM,讓模型成為客服大腦?台灣大資訊長蔡祈岩認為:「現階段嵌入式模型就夠用了。」為什麼?
聚焦客服應用,尋找LLM最佳用法
去年底ChatGPT問世,各產業爭相擁抱LLM,要來強化自家服務、提高競爭力,台灣大也不例外。「這段時間,我們嘗試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應用,」蔡祈岩指出,台灣大不只有一個團隊在摸索,而是「各部門全員動員,」來嘗試各種應用案例,特別是客服場景。
他們嘗試了多種模型,如台智雲的福爾摩沙大模型、微軟的AOAI服務,以及Meta開源的Llama 2,要來優化小麥。一開始,他們採取自建資料集、微調LLM的方法,來打造客服大腦,要讓客服引擎更聰明、給出正確答案。於是,他們收集了客服知識點、客服文字對話、公司新聞、臉書與LinkedIn等資料,作為微調LLM的語料庫。
接著,他們開始清理資料,去除HTML標籤和個資等資訊。也因為每種資料清洗方式不同,難以用少數程式邏輯來處理全部資料,特別是人名,因此需要人工介入。他們將原本投入的1至2名人力,增加為4至6人。
資料集整理完後,團隊開始用來微調模型。但由於資料集中99.8%的資料來自新聞語料,因此模型產出的回答偏向新聞用語,而且準確度還有進步空間,比如正確回答應為100點數,模型卻給出200點數的答案。
經過那次測試,團隊發現,LLM不適合直接用作客服大腦,還需要其他配套方法補強。於是,團隊改變策略,將目標調整為提高回答正確性,改採嵌入式模型搭配客服知識點資料庫,來產出答案給顧客。而LLM則轉為幕後輔助角色,用來新添客服知識點內容,而非直接用來處理業務問題。
前後臺分工,分別負責準確回答和豐富知識庫
進一步來說,這個作法分為前臺和後臺兩套流程,前臺流程的目標是要提高客服回答準確性。因此,當顧客向小麥問問題時,提問會經過嵌入式模型,將文字轉換為向量空間,來與客服知識點中的例句計算信度,找出最符合的資料。若信度大於等於90%的門檻值,就可將這個知識點的資訊回傳給小麥,提供新參考答案給顧客。若信度不足而無回傳值,小麥則套用制式答案來回覆。
要是信度小於門檻值,就會啟動知識點後臺接手處理。後臺流程的目的是豐富知識庫內容,因此,系統會將信度小於門檻值的內容,包含顧客提問和前幾名回答,組成新的提示,由LLM根據新提示產出答案,並將這個新答案回饋給知識點維護人員,來更新知識點內容。
這麼做可節省客服人員維運知識點平臺的時間,而且,知識點的回覆內容,也會因此循環越來越完整。這正是蔡祈岩認為,目前嵌入式模型即可解決客服業務問題的原因。
AI 2.0進展快速,不適合砸重金發展LLM
另一方面,隨著OpenAI掀起AI 2.0超級大腦的浪潮,蔡祈岩觀察,AI 2.0進展迅速,台灣大暫不投入大量成本來發展LLM。他指出,台灣大在AI 2.0已找到許多可立即看到成效的低垂果實,自行發展並非優先選擇。再來,LLM是個眾神必爭領域,企業自行投入的成本效益幾乎沒有能見度。比如,OpenAI日前提出GPTs,允許使用者根據自身需求,客製化專屬的ChatGPT,這就掀翻了許多AI企業的桌子。台灣大集團憑藉多樣的應用場域和IT人才,只要緊盯技術趨勢,就能靈活找出高效益、低風險的發展機會。
「比起耗費大成本重新訓練基礎模型,GPTs或中小模型等分支說不定就能實現8、9成水準,效益更高。」他認為,這種機制在垂直產業,特別有發展機會。
發展AI國力,可強化人才發展環境
生成式AI不只是企業標配,還成為各國秀AI國力的亮點。臺灣已有國科會的TAIDE計畫,來打造臺版LLM,但蔡祈岩認為,要長遠發展臺灣AI國力,還有更多需努力之處。
比如,臺灣要加速發展再生能源,來支援AI算力所需的綠電,政府也能提供更多企業和新創的技術研發補助計畫,來鼓勵研發,激發更多AI軟體創新。
此外,蔡祈岩點出,高等研發人才,特別是軟體人才,更是發展重點。尤其,主流國家瘋搶AI人才,臺灣政府應提出賦稅優惠來留住本地高階技術人才,加上良好的生活環境,如醫療資源、便利性和包容的文化,來吸引國際人才。「因為,臺灣的國際競爭策略一向是高CP值,非常成功,我們不宜孤注一擲在紅海,想用世界最高薪資來搶人才。」他認為,臺灣反而更適合吸引全球非電腦科學學科畢業、具高潛力的AI生手或IT素人,來臺培養專業技能、轉職為軟體人才,同時在訓練過程中,培養對臺灣社會和文化的認同,進而成為臺灣專屬的軟體人才。
熱門新聞
2024-09-10
2024-09-09
2024-09-06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10
2024-09-10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