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TWM

台灣大現有700多萬行動用戶,近期公平交易委員會終於通過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合併案,未來兩家業者完成合併之後,旗下行動用戶規模將一舉提高至近千萬,勢必增加客服工作量。近期台灣大哥大分享科技轉型部分成果,針對客戶服務方面,運用大型語言模型等AI 2.0技術,來提升智能客服機器人對用戶提問的理解,以及回答的正確率。

目前台灣大每月約有149萬次的用戶需求進線到客服中心,為處理如此大量的用戶需求,台灣大哥大的客服中心現有約1,500位真人客服,提供7x24客戶服務,除了真人客服團隊接聽電話,台灣大也透過App、官網、IVR提供客戶自助服務,每個月使用量超過600萬次,通過這些線上客戶自助服務,一方面分擔真人客服的工作量,另方面也能降低服務成本。

台灣大也開發智能客服機器人小麥,來分擔真人客服工作,應對用戶每月提出各式各樣問題需求,這個運用AI技術打造的ChatBot,平均每月回覆42萬次提問,滿意度達到95%。

然而,客服團隊仍希望通過AI 2.0技術,提升自助服務能力,他們和IT團隊合作,分為兩階段,首先是讓文字服務機器人更善解人意,能夠更精準理解客戶的問題,提供更精準的答覆,其次是增加語音類型的服務機器人,能聽懂客戶的提問,以語音回客戶的問題。台灣大希望以此擴大客戶服務範疇,降低服務成本。

台灣大哥大資訊長室資深處長吳竹松指出,從直覺來看,企業會將資料提供語言模型進行優化調整,再讓語言模型來回答用戶的提問,結果發現語言模型生出錯誤答案,因為大型語言模型是天文數量的資料訓練,但企業資料的佔比可能低於1%,語言模型會根據過去學習資料來生成回答內容,因此有很大機率產生錯誤答案。

因此,他們改變作法,先將企業的知識點資料庫,轉換為語言模型能運算的向量空間,讓語言模型理解客戶的提問,在向量空間內作信度計算,將信度最高的答案回答出來,確保語言模型能回應正確的回答,而非任意生成回答。如果企業的知識點不足,則利用語言模型善於文字接龍的特性,在後臺擴充知識。

吳竹松表示,採用AI 2.0優化後,客服機器人小麥相比先前的技術,對於客戶艱澀難懂的提問,語言模型的回答正確率提高3倍之多,後臺原本將近1萬的知識點,也利用語言模型的文字接龍能力,以每周0.2%的速度持續增加。智能客服機器人經過優化後,客戶的滿意度、回答的正確率皆提高。

其次是打造語音型客服機器人,台灣大哥大展示一段AI客服語音對話,運用ASR語音辨識技術,AI客服能辨識用戶提問中所夾雜的國台語、英文,且能辨識企業服務的特殊用語,來正確回應客戶的問題。另外,還展示運用語音生成技術,以真人的語音資料,展示能模仿真人發聲的模型,可控制說話的音調及語速快慢。

吳竹松表示,在開發AI 2.0的客服機器人過程中,企業面臨許多的挑戰,這些挑戰可歸類為4類,第一是挑選適合的語言模型,如何訓練及運用模型,第二是讓訓練好的語言模型和企業應用整合,第三是如何在企業有限的預算下,使用GPU運算訓練模型,第四個挑戰則是從文字型的ChatBot,發展語音ChatBot。

台灣大將自身經驗及服務,整合打包為AI 2.0方案,為AIaaS(AI as a Service)的一站式服務,包括在底層的基礎架構方面,提供多雲、混合雲架構的GPU運算,企業可選擇使用的LLM模型,例如台智雲的FFM(Formosa Foundation Model),台灣大也與台智雲合作,按Token使用計算費用。此外,也提供Tool Kit工具,以及ASR語音辨識、TTS語音生成工具。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