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臨床資料AI應用又一例,成功大學研發「腹部肌群醫療影像分割軟體」(iMbody),可評量病患的肌肉量,辨識肌少症狀,作為癌症治療的預後評估。目前已獲得衛福部食藥署醫療器材軟體(SaMD)上市許可,讓這項臨床醫療資料AI加值應用,可進入商業應用。

成功大學與成大醫院合作,在國科會「臨床資料庫與AI之跨域開發及加值應用計畫」下,以AI人工智慧使現有醫療資料加值應用,在衛福部食藥署智慧醫療器材專案辦公室協助之下,花費1年半時間取得SaMD證,並在經濟部輔導之下,現已有4件發明專利獲准,尚有臺灣、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12件專利申請中。

成大臨床創新研發中心主任蔡依珊表示,關於癌症與肌少領域的文獻資料不少,顯示在癌症研究上,肌少症狀是重要課題,癌症患者大多會使用電腦斷層追蹤其身體狀況,過去利用半自動軟體處理影像,最快也要花費20分鐘,並不符合臨床的需求,因此研發團隊利用患者的腹部電腦斷層影像,運用AI技術,開發出速度更快、符合臨床需求,適合癌症患者使用的肌少偵測工具。

蔡依珊表示,癌症病人的身體組成,如果肌肉組成比較少,該病人的預後會比肌肉多的病人差,肌少的病人做化療時,身體對化療劑量的耐受度較差,尚未打到治療需要的劑量,可能就會出現血液、神經等副作用。腹部肌群醫療影像分割軟體利用病人照護的現有資料予以加值應用,加上導入AI工具節省時間,團隊從成大醫療資料庫中4,600多位健康病人(車禍或其他原因),建立臺灣的健康肌肉量常模,這些健康病人的資料如果靠人工處理,可能需要不眠不休畫2個月,導入AI只要1天內就能完成,研發團隊建立男性、女性,從20到80多歲的肌肉量常模,如同骨質一樣,隨著年齡愈大,肌肉量愈來愈少。

她指出,如同骨質密度一樣,肌肉量常模建立後,才能告訴患者,偵測出的肌肉量,和同性別、同年齡層、同種族相比,肌肉量比較多或較少。

在癌症病患照護上,每3個月作一次電腦斷層掃描,根據斷層影像,建立病患連續性的肌肉量變化情形,觀察病人的骨骼肌肉量指數變化,當病人開始接受化療,通常肌肉量減少約10%,但在完成化療後,如果指數變化率為負,則該病人的化療後回復比較差,預後也較差,如果指數變化為正,甚至超越原本的起點,代表病人回復比較好,預後也比較好。

蔡依珊表示,過去要花費許多時間,沒有辦法分析,現在運用AI加值工具,可以可以成為很好的工具,提升對病人的照護。

由於成大的腹部肌群醫療影像分割軟體是運用病人現有健保給付的電腦斷層檢查,因此對病人而言,不需額外付費,對癌症病人而言,提供更多的精準照護資源。但是,對開發這項應用的成大而言,取得醫材軟體證明後,勢必需要找出可獲利的商業模式。

蔡依珊表示,脂肪會先在腹部屯積,俗稱的游泳圈,當脂肪過多無法在腹部外圍屯積,脂肪就會開始朝向臟器發展,研究文獻顯示,內臟屯積愈多的脂肪肌,未來容易對健康帶來不好影響。腹部肌群醫療影像分割軟體除了用於癌症患者照護上,未來也可能應用在健康檢查中心。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