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針對疫情、戰爭等熱門不實訊息議題祭出多項打假措施。(圖片來源/Twitter)

俄烏戰爭爆發,在社群媒體掀起又一波不實訊息氾濫。據Twitter全球策展部門主管Leonardo Stamillo觀察,最常見的不實訊息形式,就是將舊有或其他來源的影像,誤指為本次戰爭的影像。Twitter今(3/8)舉行線上記者會,再次揭露多項打擊不實訊息的措施,以及正在實驗的打假措施最新成效。

除了管制不實訊息外,Twitter信賴暨安全經理Yoel Roth等部門主管強調,提供使用者可靠的消息來源、提高現有可信推文的能見度及提升社群討論品質,是他們的重要目標。

Roth表示,Twitter現有常見措施,是根據訊息的有害程度,採取不同程度的管制。這些措施包括:為推文加上警示、為使用者附上所屬單位標籤、降低推文能見度、甚至禁用推文的互動功能,或直接刪除。

此外,去年3月起,針對新冠疫情的「不實訊息超級傳播者(misinformation super-spreader)」,隨著侵犯使用者條款的次數變多,帳號封鎖的期限也會變長,到了第五次,即會永久封鎖。

Twitter也從去年8月起,在包含非英語系國家的數個地區,嘗試讓使用者通報不實訊息。Roth表示,儘管從通報的案例中,可以觀察不實訊息的趨勢跟傳播方法,但此措施的成效還不理想。在所有使用者通報中,只有大約10%真正需要採取行動,反觀其他的偵測方法,良率則高達20~30%。他說,在正式推出使用者通報功能之前,Twitter仍需想辦法,過濾「無效通報」。

使用者介面設計上,Twitter也會針對不同的帳號給予不同標籤,讓使用者了解帳號可能的立場或可信度,例如機器人、政治人物、知名媒體或國家官媒及旗下媒體人員。

使用者可以在帳號的個人檔案中,看到關於該帳號的標籤,圖為俄羅斯衛星社跟美國總統拜登的標籤。

使用者可以在帳號的個人檔案中,看到關於該帳號的標籤,圖為俄羅斯衛星社跟美國總統拜登的標籤。

此外,Twitter消費者設計經理Anita Butler表示,他們會根據貼文的內容,貼上警告標籤,提醒使用者小心查證訊息真偽。近期提升標籤醒目程度後,標籤的點擊率增加了17%,問題推文的回覆、轉推跟喜歡的互動率也分別減少了13%、10%及15%。

不實訊息推文的警告標籤,更新後(右),多了標籤顏色及更顯眼的邊框,引起使用者警覺。圖片來源-Twitter

不實訊息推文的警告標籤,更新後(右),多了標籤顏色及更顯眼的邊框,引起使用者警覺。圖片來源-Twitter

Twitter更設有「策展(Curation)」部門,負責提升可靠消息的能見度和完整度。當使用者利用Trending、Moment以及Search等功能,查詢疫情或俄烏戰爭特定議題時,可以看到由Twitter提供的背景描述,或經認證的可靠消息連結。記者、專家和媒體的推文,也會被賦予更高的能見度。

使用中文搜尋新冠肺炎時,會跳出台灣疾病管制署的帳號,提示使用者可靠的資訊來源。

使用中文搜尋新冠肺炎時,會跳出台灣疾病管制署的帳號,提示使用者可靠的資訊來源。

Twitter自去年1月推出的Birdwatch,目前測試人數約一萬人,能讓「貢獻者」在認為需要補充資訊推文下,提供註腳和資訊來源。如果多位不同觀點的其他貢獻者,都給予此註腳正面評價,該註腳就會正式發出,提供一般使用者參考。

根據Birdwatch負責人Keith Coleman,使用者看完Birdwatch註腳後,同意不實訊息的傾向減少了20~40%。Birdwatch也陸續增加了匿名評價、註腳附上資訊來源提醒,及媒合不同觀點的貢獻者幫忙評價其他註腳等功能,並且完全開放資料庫和程式碼,供社群檢視。

Coleman也表示,為了避免此功能未來被濫用,Birdwatch貢獻者的歷史評價跟貢獻紀錄都會成為可信度指標,以確保最後推出的註腳,能對不同觀點的使用者都有幫助。

Birdwatch讓貢獻者能針對不實或不完整的推文撰寫註腳,讓使用者能有更完整且多元的資料來源參考。 圖片來源-Twitter

Birdwatch讓貢獻者能針對不實或不完整的推文撰寫註腳,讓使用者能有更完整且多元的資料來源參考。 圖片來源-Twitter

針對刻意散播特定觀點或訊息的帳號(或稱「網軍」),Roth也表示,Twitter會根據帳號歷史紀錄、一機多帳或多帳號同時推文特定議題等跡象,框列出可疑帳號。然而,因為難以證明這類帳號的操作者或背後主使,很少能直接針對主使的機構採取行動。

Twitter所有針對不實訊息採取行動的報告,都能在他們的資訊透明化網站找到。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