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底,金管會宣布將來銀行、LINE Bank(連線商業銀行)、樂天國際商業銀行皆可設立純網銀後,這三家業者首度在臺北金融科技展同臺亮相,較勁意味濃厚,更是昭告天下,純網銀要進軍臺灣金融市場了。
首先,LINE Bank一反過往低調態度,由LINE Bank籌備處執行長黃以孟親自揭露下一步規畫,他提到,開業首波會推出的金融產品是存款、小額貸款、轉帳、匯款,以及發行Debit卡(簽帳金融卡)。並透過 Open API,讓用戶一次掌握所有存款、消費金融、保險、基金投資等整合服務。
LINE Bank籌備處執行長黃以孟揭露,LINE Bank開業首波會推出的金融產品是存款、小額貸款、轉帳、匯款,以及發行Debit卡,力拼2020年6月開業。(攝影/洪政偉)
而對於已經在日本推出的LINE Score信用評分機制,他透露,會在LINE Bank後面的階段在臺推出,來讓授信更精準,甚至普及。目前,正在研擬LINE Score計算的機制,因為牽涉到客戶各種指標的計算,所以,導入情況尚未完全定案。此外,黃以孟也強調,分數計算的最大前提,就是要基於客戶的同意的前提下,才可以去進行。
LINE展示了在日本已推出的LINE Score信用評分機制,未來,LINE Score也將在LINE Bank較為後面的階段在臺推出,來讓授信更精準,甚至普及。(攝影/李靜宜)
LINE Bank也首次對外宣布,上線開業時間表訂2020年第二季季底,黃以孟表示,目標最快6月開業,但明確的目標是打造全民銀行,以Bank 4.0的概念邁進,透過一個App整合消費者所有金融所需,獲客目標尚未訂出。LINE Bank初期將結合LINE生態圈,找到合適的金融場景,包括線上線下,也會透過Open API串接外部場景,將LINE Bank的金融服務延伸出去。
LINE Bank將導入AI技術,應用在行銷、客服、洗錢防制、資安、風控管理等五大面向。在智能客服(Chatbot)部分,LINE Bank將運用自然語意理解(NLU)技術,與銀行業務流程串接,比如說換匯,以新臺幣兌換美元就是一個流程,在流程中全程以機器人與客戶互動。黃以孟表示,LINE本身在AI投入了大量資源與開發了成熟的技術,LINE Bank也會與LINE合作。
此外,LINE Bank將導入eKYC技術,包括識別身分證件是真實而非偽造,且確保人與證件是同一人,最後是透過人臉辨識,黃以孟表示,這幾個程序都是eKYC要做的事,「而AI在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大幫助」。不管是駕照、健保卡、身分證、學生證,即便格式不一樣,但透過AI的學習,可以精準辨識身分,LINE Bank會大量引入eKYC技術,讓客戶申辦流程更順暢,體驗更好。
LINE在今年於日本啟動的LINE Brain計畫,整合LINE旗下所發展的幾個AI應用領域,包括人臉識別、光學字元辨識、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辨識、電腦視覺、影像辨識、資料分析等。LINE也實際把這些AI技術,應用在日本所提供的FinTech或Financial服務中。LINE Financial臺灣董事長暨總經理陳立人更補充,未來,也會將AI技術實際應用在LINE Bank當中。
為了因應明年的開業需求,LINE Bank大舉徵才,開出20種職缺,包含法遵、風控、科技、金融、資安、人工智慧、大數據、異業結盟等領域,其中以IT人才需求最大。
黃以孟表示,目前人力已有80人,開業前預估要達到200人左右。他也透露,主要主管大致都已經到位,且都為臺灣人,最晚年底前所有主管會全部到位。而LINE韓國、日本,都一直持續在支援LINE Bank ,包括技術、資安與一些基礎設施的資源。
樂天銀行2020年夏季開業,緊貼樂天生態圈是關鍵
樂天商業銀行設置了日本樂天銀行Viber、Facebook轉帳功能體驗區,以及透過AI智能應用在猜拳機器人。(攝影/李靜宜) |
樂天國際商業銀行則宣布,預計在2020年夏季正式開業。樂天國際商業銀行協理林鼎傑表示,初期會先推出基本的存、匯等金融服務,推出的服務會接近樂天生態圈,也會跟PChome進行策略聯盟。
樂天銀行表示,樂天生態圈在臺灣提供了EC電子商務、旅遊、信用卡等服務,且皆由單一的樂天會員ID制度串起,透過樂天銀行的加入,更能擴大樂天生態圈。
所以,開業初期,樂天銀行的目標是與樂天生態圈中各項服務連接,提供適當的數位服務,加深生態圈內消費者的黏著度。此外,樂天銀行也表示,會建立24小時交易監控中心、資訊安全與控管措施。
林鼎傑表示,樂天商銀總經理佐伯和彥底下的一級主管,都已有人選,重要的資訊長與資安長,也都是從日本樂天直派而來。所以,會把日本樂天的資安專利技術、防偽冒技術與經驗等,都帶進臺灣。
樂天銀行還設攤,展示了日本樂天銀行Viber、Facebook轉帳功能體驗區,以及透過AI智能應用在猜拳機器人。林鼎傑透露,未來,可能會將此AI技術,應用在樂天商銀在安全與KYC的部分。
將來銀行要靠ACD、BaaS和5G來發展金融服務
將來銀行產品長蔡隆裕表示,在5G的串連下,將來銀行要透過金流、資訊流來提供服務,給難以取得傳統銀行服務的人。(攝影/翁芊儒) |
將來銀行產品長蔡隆裕則在同場活動上表示,純網銀除了刺激傳統銀行轉型,本身也要把握三大機會來發展。其一,是透過另類信用資料(Alternative Credit Data,ACD)來擴大金融服務的客群;二是,以後端即服務(Backend as a Service,BaaS)的形式,來打造純網銀生態系;最後,要應用5G帶來的高頻寬、低延遲等特性,來優化金融服務的體驗。
在ACD方面,蔡隆裕以美國新創Tala為例,他們運用手機上的通話紀錄、GPS定位以及通訊軟體等另類信用資料,來評估借貸申請者的信用積分。比如說,一位只有微薄存款,且從來沒有在銀行申辦金融服務的借貸者,很難在傳統銀行中借到錢,但是透過手機的資料,能了解到該借貸者會規律與家人聯繫,平時大多在工作場所與家庭間移動,且有強健的社群互動基礎。根據這些資料與過往的統計數據,顯示出該名借貸者比他人有更高的還款機率。
不過,現行的傳統銀行大多以個人的銀行存款、資產、曾辦理過的金融服務等,來作為借款的依據,導致仍有特定族群無法向銀行借貸。「臺灣很多人當了一輩子家管,因為沒有固定收入,銀行連信用卡都很難發給他;或是年輕人想借一兩萬,因為銀行審核成本太高,也不可能借給他。」蔡隆裕表示,傳統銀行徵信方法限縮了客群。不過,未來運用ACD資料後,年輕人、小額借貸、或者不曾跟銀行往來的人,都可能成為客戶,「這也是將來銀行想做到的事。」
另一個機會,則是以BaaS的形式提供金融服務。蔡隆裕認為,銀行的服務像冰山,客戶看到前端的行動網銀、分行只是冰山一角,隱藏在海平面下還有90%,包括資料庫管理、雲端儲存、用戶身分驗證、發送交易通知等後端系統的任務。因此,將底下的冰山轉成服務,透過開放API與其他平臺串連,讓客戶在其他平臺交易的時候,就能直接呼叫API來驗證客戶資訊並完成交易,就是BaaS服務的應用。
蔡隆裕表示,對客戶來說,BaaS可以讓金融服務發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且不用侷限在銀行,客戶也不會意識到銀行存在;而對銀行來說,客戶存在於任何地方,並不侷限在銀行裡,「這是雙贏」。且透過API串連,銀行也將建立起生態系,「銀行可以透過生態系來找到客人。」
最後,則是隨著5G釋照,將帶來更高頻寬、低延遲、大量連網、高可靠性的IT基礎建設,驅動了AI、雲端、大數據分析、IoT、LBS定位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的應用,也影響了金融服務的改變。
比如說,由於大多服務都可以透過網路完成,App將會更輕量、能更快速的下載,且透過AI,也能進行更精準的防治詐欺,還能即時進行線上聲音、視訊的客服服務,來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且讓金融服務無所不在。
「未來銀行的服務,不管是M2M、AI、IoT、VR、AR都會變成可能,將來銀行的服務不再是Digital Bank,而是Digital Banking。」蔡隆裕說,將來銀行想經營的客群,除了一般傳統銀行的客戶,還有千禧世代、新移民、學生、自由工作者、較少使用銀行服務的中小企業等,「在5G的串連下,我們要透過金流、資訊流來提供服務,給難以取得傳統銀行服務的人。」
此外,將來銀行資訊長兼技術長周旺暾提到,為了防止駭客勒索,將來銀行架構上設計了2座資料中心,且可完全獨立運作,平時,由其中1座提供主要服務,並在加密情況下,即時抄寫所有交易到另一座,即便有駭客劫持其中一座資料中心,只要把整個交易全部轉到另一座,並把遭駭的資料中心全部鎖起來,透過此方式讓駭客的破壞,不會蔓延到另一座。
周旺暾解釋,主要是兩座資料中心的權限完全不一樣,其中一個只能抄寫資料而不能遠端控制,讓駭客無法將攻擊蔓延過去另一座資料中心,這也是將來銀行開業第一天,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他也透露,將來銀行開業之後,會再建置第3座資料中心,做到更完整的保全。文⊙李靜宜、翁芊儒
熱門新聞
2024-12-10
2024-12-08
2024-12-10
2024-12-10
2024-11-29
2024-12-11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