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臺灣掀起一波「衛生紙之亂」的假新聞風波,不只社群平臺大傳特傳,連多家媒體都大肆報導,事後才發現,這其實是源自廠商的廣告行銷訊息,而不是事實。假新聞運作已經高度產業化,不只是選舉,甚至連民生訊息都可能受到操控,也因此,近2年,全球也興起一波打擊假新聞的浪潮,根據杜克大學記者實驗室網站統計,全球已有149個活躍的新聞查核機構(Fact-Checking),遍布全球5大洲,日本、中國、菲律賓、韓國都有,但臺灣連一家都沒有。
也因此,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和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今年4月,聯手發起了「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計畫,也發起募款,準備在今年7月正式上線,在臺灣提供假新聞查核服務。
擔任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的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正是臺灣適時查核中心(簡稱查核中心)的發起人之一。胡元輝早在2015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就注意到全球陸續出現了不少事實查核機制和機構,甚至在2016年中,事實查核組織越來越受到重視,還經常受邀到知名媒體上發表意見,甚至在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時,媒體還和查核組織聯手提供了線上事實查核。
胡元輝表示:「資訊生態的健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礎,當不實資訊氾濫時,事實查核機制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波假新聞和事實查核機制的出現,讓他原本對一般性資訊健全化研究議題的關注,轉而開始聚焦在事實查核機制。
後來,假新聞風波在臺擴大,優質新聞發展協會也開始關注事實查核機制,想要針對假訊息採取行動,去年年初開始籌備事實查核機構的設立。因為長年監督媒體運作的臺灣媒體觀察基金會(簡稱媒觀),也想要對傳統媒體發布的訊息進行查核,因此,雙方決定聯手推動臺灣事實查核中心的設立計畫,今年初開始合作,開始討論如查核作業方式、募資、人員訓練等籌備工作,於今年4月正式對外公開,也展開募資計畫。
先建立組織和查核方法,再與社群平臺合作
查核中心今年主要的工作有三大項,第一是先建立組織架構。由6名來自學界、法界和教育界組成的諮議委員會,作為最高決策機制,召集人是前教育部長鄭瑞城。另外,還成立了顧問團,邀請業界豐富經驗者,在日常作業諮詢上提供意見,目前已有3位,還在陸續增加中。第三則設立了一個實際執行的工作團隊,由公視節目部青春發言人新聞總編輯,同時也在臺灣大學新聞所擔任實務教師的黃兆徽,來擔任總編審。
第二項工作重點,就是建立查核作業的方法論,包括查核新聞的作業程序,完成查核中心網站,建立查核報告形式等。最後一項重點工作,則是要與社群媒體平臺建立合作關係,來擴大查核報告的傳播途徑。目前查核中心已經與臉書有共識,查核中心未來將申請取得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提出的事實查核規範,通過認證後,臉書就會將查核中心提供的查核報告,加入到臉書的相關文章機制中來提醒分享者。臉書為了打擊假新聞,在一篇文章下方會列出相關文章(Related Articles),作為比較佐證之用。而臉書粉絲專業管理員要分享一則訊息前,也會跳出這篇連結文章的事實查核提醒,來提供這篇文章在查核機構中的相關查核結果,讓轉播者可以在分享前,再度確認這則消息的正確性。
將申請國際事實查核聯盟的認證
國際事實查核聯盟是波音特學院旗下的非營利組織,該學院也擁有知名的坦帕灣時報(Tampa Bay Times)。臉書因為假新聞事件爆發後的輿論壓力,也委託國際事實查核聯盟來對事實查核組織提供驗證,一旦取得驗證者,就可以成為臉書上事實查核資訊的來源。截至6月底,全球已有53家事實查核機構獲得這項規範的認證,但沒有一家是中文世界的機構,也因此,目前在臉書上還無法看到中文版查核報告。
IFCN對事實查核組織和作業規範的要求相當嚴謹,例如在公開化和透明化的要求上,就規範查核組織成員身分要公開,連工作人員身分都要上網公開。而查核方法也必須公開,連查核結果都要附上查核時所依據的資料,讓其它人也可根據這些查核資料,來進行複查。另外還要提供申訴管道,若查核報告有疏漏,獲得通報確認後,還要進行更正。
想要取得國際事實查核聯盟的驗證,不只有書面審查,IFCN還會實際確認查核作業的情況,通過後會頒發標籤,可放在網站上來識別。也因此,胡元輝解釋,得等到查核中心網站上線後,累積一些新聞查核實例後,國際事實查核聯盟才會展開審查,確認臺灣事實查核中心的作業,是否真的符合IFCN的規範,才會頒發認證。因此,最快也要等到下半年,臺灣事實查核中心的查核報告,才有機會將發布到臉書上。他透露,查核中心未來也希望能跟Google、以及Line合作,讓查核報告傳播到這兩大平臺上,來增加更多的傳播管道。
3道查核關卡,優先查核公共事務相關訊息
受限於人力和資源,臺灣事實查核中心目前主要查核對象是與公共事物高度相關的訊息。查核來源主要有三,一是來自網路平臺檢舉或申訴,會根據提報的頻率、重要性來決定查核的優先順序。第二個來源是合作平臺或媒體,例如臉書日後也會把他們得到的假新聞檢舉,通報給查核中心,同樣會依據檢舉頻率和內容來挑選優先查核的標的。第三個來源是,查核中心會主動發覺網路世界或媒體上的疑似假新聞,「尤其涉及重大公共事務或政策者,就會主動出擊來查核。」胡元輝強調。
在查核作業程序上,胡元輝表示:「每一份查核報告,都要經過三層關卡」,包括了查核初稿審查、複核以及最後一關的總編審核定,目前還在研究是否增設第四關,來確保查核結果的正確性和查核作業的完整性。另外,在查核過程中,查核人員也會詢問議題相關的學者和專家,甚至會向訊息涉及的當事人查證,作為查核結果的依據。
不過,層層把關查核之下,事實查核的速度成了另一個挑戰。胡元輝認為,儘管根據不少研究指出,假訊息的傳播速度非常快,但不意味著事實查核機制沒有效力,或無法發揮作用。
據胡元輝觀察,國外知名的查核機構在累積足夠經驗後,可以在一定速度內完成查核,快者一天內就能回覆查核結果,而訊息複雜的查核標的,也可在幾天內產出查核報告。他也坦言,的確有些訊息無法在短時間內查核,但這不能全仰賴查核組織,甚至得依靠經年累月的調查才能有結果。
以去年10月1日拉斯維加斯飯店槍擊事件為例,這起事件造成59人死亡,5百多人受傷,涉案兇手只有一人,也當場引彈自盡。不過,案發之時,謠言四起,例如兇手不只一人,或者背後有若干幕後組織等。
胡元輝追蹤三家事實查核組織的查核結果,平均一周內可以針對相關傳聞,完成4~5則查核,甚至有一家完成10多則傳聞的查核,也反映出他們經驗豐富速度就可以很快。光是槍手人數,就有多種傳聞,例如網路流傳當時飯店有其他房間窗戶出現疑似開槍的閃光,查核組織立即找來2位專家解讀照片,判定只是光影效果而非槍擊,另外也查核警方辦案錄音,聆聽在民間錄音系統中該次事件中的警方未加密內部通訊,斷定兇手的確只有一人而非多人。除了速度,查核結果的呈現也會是另一個重要議題,例如有查核組織就將查核結果,製作成短影片,以利真相在網路上可以傳播的更快。
臺灣事實查核中心第一階段的任務是先建立一套查核作業機制和組織,胡元輝透露,未來網站上線後,除了提供申訴或檢舉的專區外,也會開放公眾提供對假新聞的見解或資料。第二階段還會設立專家志工團,讓對事實查核有興趣的專家志工,形成一個虛擬組織來協助查核。不過,他認為,儘管群眾查核確有其效果,但也需要訓練有素的專職人員進行系統性的查核,兩者缺一不可。
熱門新聞
2024-09-10
2024-09-09
2024-09-06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10
2024-09-10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