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區塊鏈實驗室總監Nitin Gaur來臺分享區塊鏈落地應用狀況,並揭露IBM今年對於區塊鏈的6大方針。

圖片來源: 

攝影 / 李靜宜

Linux基金會在2015年底啟動開放原始碼專案Hyperledger(超級帳本),IBM作為Hyperledger專案的主要成員,除了共同開發之外,也採用了架構最完整的Hyperledger Fabric,推出區塊鏈服務平臺,讓企業能快速採用區塊鏈技術,盡快將區塊鏈應用落地。

IBM區塊鏈實驗室總監Nitin Gaur日前來臺分享,目前全球與IBM合作區塊鏈的概念性驗證(PoC)已超過400次,也有開始試點的案例。例如,全球最大貨櫃船運業者快桅(Maersk),採用區塊鏈追蹤貨物流向與狀態,減少大量貿易文件傳遞的時間與成本。零售業龍頭Walmart也採用IBM的方案,透過區塊鏈追蹤食品來源、生成、配送的過程,降低溯源的時間與人力成本。

Nitin Gaur也以農業舉例,像是酪梨等農產品,中間運送過程若有任何耽擱,很容易就會腐敗,透過區塊鏈可以溯源酪梨從農場、海關、港口到進口商的過程,當所有的節點都要負責時,就可以分散農夫的責任。他也提到,區塊鏈在金融業的應用,例如客戶在其中一間銀行辦理開戶時,做了KYC身分驗證流程,其結果就能分享給其它銀行,簡化銀行間重複的流程,進而降低成本。

區塊鏈真正落地所面臨的挑戰

不過,即便有400次PoC的經驗,Nitin Gaur提到,離真正落地還有一些挑戰需要面對。許多客戶完成概念驗證之後,卻發現沒有辦法繼續走下去,應用也無法上線,他點出,主要原因是企業根本沒有實際的商業模式,內部各單位的課責也難以定義。「區塊鏈落地最大的挑戰,根本不在技術,而是能運行的商業模式。」他說。

他也觀察到,與IBM合作區塊鏈PoC的專案中,基本上都是由企業的IT部門或是創新部門帶領主導,並沒有任何業務人員加入,等到要落實技術的時候,卻發現找不到商業模式,或是找不到資金來源。因此,當IBM發現這個問題之後,他們開始建議要做概念驗證客戶,能讓業務人員共同參與討論,為實際應用提供意見。

IBM區塊鏈實驗室6大方針,數位身分與數位法幣是關鍵

Nitin Gaur直言,目前區塊鏈技術有90%只採用分散式帳本的對帳功能,對於區塊鏈來說是大大的浪費,根本沒有發揮區塊鏈的潛能。他也同時揭露了IBM區塊鏈實驗室2018年6大發展方向,包括推動數位身分的應用、發展數位法幣、資產代碼化、確保區塊鏈系統資安無虞、找出合適的區塊鏈商業模式以促進發展,以及在區塊鏈聯盟中創造自治模式。

而數位身分與數位法幣是重中之重,Nitin Gaur指出,要先推動企業、個人數位身分的應用,建立起數位身分與數位資產的連結,確保數位資產所有權的認證與交易信任。他以金融業舉例,銀行間的交易要透過區塊鏈進行清算與結算過程時,企業或個人得先擁有數位身分,才能在共同基礎下進行交易流程。

除了數位身分,數位法幣也是推動區塊鏈生態系運行的重要關鍵,透過數位法幣可以加快金流,解決交易時間過長的問題。「數位法幣可以解決金融交易結算的最後一哩路。」Nitin Gaur堅定地說。但是,他也提到,數位法幣涉及各國法規與政策,所以要花10年才能實現,在這之前需要跟各國央行、主管機關合作推動。

另外,針對今年1月Maersk集團宣布與IBM將成立合資公司,要採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一個可供全球物流業者使用的數位貿易平臺,解決運輸業長期以來交易不透明、成本高昂且費時的問題。

Nitin Gaur也提及此間合資公司的起源,他說,若只有Maersk單獨成立,其它競爭對手就不會願意加入整個航運生態系,所以才聯手IBM成立合資公司作為中介機構,要建立起航運資訊的通道,讓更多航運物流商加入,擴大整個生態系發展。

對於合資公司的下一步,IBM表示,他們只是提供Maersk技術的夥伴,對於Maersk內部的計畫不方便透露,但建構在區塊鏈上的數位貿易平臺,目前還在開發中,今年下半年度會再有新的進展。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