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鴻科技董事長林育申表示,去年他大膽決定採用當時臺灣還沒企業採用的新一代SAP S/4HANA,即使身邊旁人都大力勸阻,但對他來說,為了要發展工業4.0、大數據,這是非做不可的事,才能撐起未來公司10年營運的發展。

圖片來源: 

攝影/余至浩

新的ERP系統能不能支撐未來10年營運的運作?」雙鴻科技董事長林育申去年這個時候,對著自家資訊長這麼問到。他去年大膽決定導入當時臺灣還沒企業採用的新一代SAP ERP系統,將舊版ERP,全面升級成SAP S/4HANA。從去年7月開始,動員超過300人,更動400支客製程式、導入119個流程,變動了3萬多個生產料號,在今年1月正式上線。對於雙鴻來說,這個IT改造大工程,是往數位轉型邁進了一大步

邁向智慧製造第一步,ERP系統全面大改版

以散熱模組起家的雙鴻科技,是國內第二大散熱模組製造商,在2016年時,它生產的筆電散熱模組,全球市占率達到13%,甚至目前全球智慧型手機大廠三星,每年出貨上億支的手機,裡面用來提供散熱的關鍵零組件,很多都是由雙鴻所生產的,甚至傳出今年它還拿下了另一家中國手機大廠華為的大筆訂單。

然而,隨著公司營收逐年增長,雙鴻近幾年不只積極設廠,目前在中國昆山、廣州、重慶與合肥皆設有生產工廠,甚至也不斷調整經營策略,除了原有NB市場外,更積極拓展其他散熱應用領域,包括電動汽車、資料中心伺服器等,這也意味著,這些工廠以後將有更龐大的資料產出,而且是來自不同產品線的資料,所要面對的產品生產管理的複雜度和挑戰也更大。但對於雙鴻過去這套已經用了10年的老舊SAP ERP系統來說,也面臨到了系統瓶頸,無法再撐起公司未來的營運成長,甚至是阻礙了雙鴻朝向數位轉型的發展。

雙鴻至今歷經三次IT大改造, 都跟ERP系統發展切身相關。第一次是在2007年,開始導入SAP R/3 ERP系統,來取代各廠的獨立ERP系統,以改善掌握營運資訊的效率,兩年後,雙鴻逐步朝向e化發展,將IT改造重心轉移,開始聚焦系統整合,以提升管理效率。雙鴻先是整合BPM流程管理、PLM生命周期管理,以及EDM行銷等系統,來提供往後做為供應鏈管理,以及更進一步BI商業智慧發展所用,之後更將研發、流程、營運系統的整合陸續完成。

但是,隨著雙鴻逐步擴大營運規模,更多新廠陸續啟用,需要整合的系統越多,系統變得更加龐大,需要處理更多的資料量,導致舊有的ERP系統執行效率變慢,無法快速回應,也帶給IT另一個難題,開始設法透過IT改造,來提升系統整合後的處理效能,避免因為系統間大量資料傳遞而造成處理的延遲。「這是IT面臨的一大挑戰。」雙鴻科技資訊室協理林伯勳表示。

系統整合也帶來資料爆增無法即時處理的挑戰

為了要提升系統效率,雙鴻早從幾年前就開始尋找解決方法,因此,在去年決定更新舊的ERP系統,當時SAP新一代ERP產品SAP S/4HANA才剛發表,林伯勳評估過後認為,這套新ERP系統才剛在臺灣推出,當時還沒有企業用過,導入風險較高,因此他決定先從技術已經成熟,導入風險較低的資料庫更新著手,先將原本舊有的ERP資料庫汰換,改採用處理速度更快的SAP HANA記憶體式(In-memory)資料庫來取代。

不過,就在最後拍板定案前,卻突然出現大轉彎,林伯勳在一次與董事長的會議中,林育申聽完他的考量之後,反問林伯勳:「用了新系統能不能支撐我們未來10年營運的運作,如果可以,就該做。」這一席話,將林伯勳徹底打醒,讓他開始重新省思資訊人員被賦予的角色,「應打破IT慣用的思維,不能只以系統穩定、安全為優先考量,在設計或規畫建置新系統時,更得將公司長期發展納入考量。」林伯勳坦言。

雙鴻至今歷經三次IT大改造, 都跟ERP系統發展切身相關。為了朝向下一階段轉型,去年更決定採用新版SAP S/4HANA,從去年7月開始,動員超過300多人,更動400支客製程式、導入119個流程,以及變動3萬多個生產料號,在今年1月正式啟用上線。圖片來源/雙鴻科技

新版ERP系統今年1月上線

所以,林伯勳後來決定不只更新資料庫,就連關鍵核心的ERP系統也全面翻新,徹底汰換舊的ERP系統,改用最新版本。有了公司高層在背後給予全力後援,林伯勳更不用擔心會造成業務同仁的反彈,可以大膽推行。雙鴻從去年7月開始導入新版ERP,到今年1月正式啟用上線。

因為是臺灣新版導入首例,林育申回憶說,當時外界一面看衰聲音,甚至不少業界友人紛紛勸他不要做傻事,但林育申認為,要發展工業4.0、大數據,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運算處理能力,一切都是白談,所以,他最後還是大膽決定採用,「即使這個是新系統,沒人敢第一個用,我們還是得做。」他堅定的說。經過一年努力後,這套新ERP系統今年1月已經順利上線,林育申笑著說:「今天我站在這分享,就代表我們是成功的,我現在可以很驕傲的說,我們是全臺灣第一家。」雙鴻也是第一家將SAP ECC 6.0,全面升級成SAP S/4HANA的臺灣業者。

「新系統推出上線至今,最顯而易見的改變就是速度。」林伯勳以物料清單BOM表的輸入為例,以前要匯入整廠BOM表相關資料,來產生一分營業報表,最少要花半小時,升級新版ERP後,現在只須10秒就完成,而且系統負荷也大幅降低,從原來高達9成將近滿載的工作負載,降低至不到1成的使用率,這也意味著,未來可以同時處理更多的運算任務。當有了更強大的處理能力後,「即時報表讓公司決策者可以馬上看到分析結果,更快速下達決策,來提高公司營運效率。也讓IT開發人力,可以更專注在整合工廠生產與營運數據的應用上。」林伯勳表示。

從老闆高度來看,林育申認為,從半小時縮短到10秒的差距很大,「對於一家公司決策者來說,下達決策比競爭對手更快一步,就會更有成功的機會。」他說。

建置更強大ERP,是發展工業4.0、大數據的必備條件

雙鴻之所以決定將ERP全面大改版,背後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要全力發展數位轉型。林育申說:「企業唯有數位轉型,才能掌握OT (Operational Technology,操作技術)跟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系統)結合,創造出一個新的競爭利器,替企業找到新的商業機會。」

但林育申認為,傳統工廠數位化的作法並不正確,他解釋,即使將工廠生產流程數位化,但工廠系統與總公司營運系統之間並未整合,決策者沒辦法在第一時間掌握工廠運作,白白錯失先機。但是ERP升級後,他表示,可以更容易將營運管理、工廠流程、甚至是工業4.0、自動化生產的資料全部整合,能幫助公司高層即時了解工廠的運作情形,甚至他說:「以後人坐在辦公室,就能掌握各地工廠資訊,從全球工廠立即顯示的產能評估,就能下達正確的決策,連進廠都不用。」

數位轉型最重要的3件事

對於製造業發展數位轉型,林育申也有他自己的一套觀察,他認為數位轉型最重要的3件事,分別是連結(Connection )、立即反應(Immediately),以及整合(Integration)。他說明,未來要發展數位轉型,先決條件必須將所有生產裝置或設備全部連結,以取得更多的資料,而在資料處理上,必須具備有即時處理能力,才能夠馬上根據分析結果立即反應,同時還要完成跨系統之間的整合,才能發揮出資訊最大的力量。

目前雙鴻工廠和銷售據點,均導入新版SAP ERP,不過在這些據點全部都是採用自建,而非選擇部署公有雲版ERP, 林伯勳的主要考量,還是在於資訊安全與維運。因此,即便改用雲端版ERP,可以降低企業建置與維護成本,但他仍暫不考慮。

雙鴻下一步,更要透過IoT技術,蒐集工廠生產的巨量資料,結合營運數據來進行大數據分析,以實現智慧製造,例如,可從歷史資料中找出事件發生的周期,預測故障的發生,也能夠將IoT融入到每個工廠生產流程上,來提高產品的良率。這也將成為雙鴻IT未來的新挑戰。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